任大章
摘要:政治作為高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在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意義重大。通過加強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就能有助于實際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有效適應當前教學發展需求,將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就比較關鍵,有效性教學策略的實施,對實際教學發展就能起到保障作用。
關鍵詞:教學氛圍;聯系實際;結合媒體
高中政治教學內容主要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哲學四個板塊組成,每個板塊與生活都有密切的聯系,如果在教學中將這種聯系體現出來,就能幫助學生有效認知,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有效鍛煉政治思維。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在于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構建課堂教學,借以達到其課堂的有效性是我們作為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新視野下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學提出下面幾點建議。
一、改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要改善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果。為此,教師應當善于結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不同教學方式的優勢。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比如教師在講“生活與消費”單元時,讓學生舉例論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消費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學生最感興趣、最好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提升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打破傳統的學科本位理念,有機結合“以學生為本”和“素質教育”,轉變自身在課堂上的地位,適當放權給學生,由學生的“管理者”和“信息源”轉變為“引導者”和“信息平臺”。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學生觀,構建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要做到三點: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發揚民主教學,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通常教師借助課余時間了解學生的心理,深入學生的生活,始終堅持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構建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由發揮,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等教學進行高中政治教學
素質教育的推行充分體現了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素質教育教育體制下,現行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多媒體已經得到普遍使用,這為高中政治教學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能夠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政治學習。例如,在政治晚輔時我會在多媒體上為學生整理近一周的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讓學生通過觀看新聞視頻,了解國內外大事,這樣會很好地提高學生記憶力,并且觀看完畢后,都會讓學生來討論心得,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樣學習時事政治,學生很贊同,每逢周六政治晚輔,學生們就非常期待,懷著期待的心理來學習時事,學習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再有就是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課本外的政治知識,例如在學習“我國悠久歷史文化”時,我便為學生搜集了關于我國歷史文化的史料、具體的實例,還有關于我國歷史文化的時事新聞,學生們看的津津有味,覺得可知、可感。的確這些視頻是政治教材的具體體現和政治知識的再延伸,學生觀看之后的認知和理解遠遠要好于只肯課本,并且本來政治學科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流動、活躍起來。由此學生們就更加喜歡政治課堂,喜歡政治學科。另外政治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時事政治知識競賽等活動,有意識地調動學生學習時事政治的積極性,讓學生用政治知識來理解和闡釋對時事政治的認識和理解。
四、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高中政治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其知識內容相對抽象,只有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該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深入社會生活探尋新穎與典型的事例,將其適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便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通常新穎事例是指具有一定的新意和新奇的例子,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新聞、新信息、新知識等,確保課堂教學與社會和生活更為貼近,增加說服力與吸引力。以《信用工具和外匯》為例,教師可以結合“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影響和各國應對危機的策略進行分析,闡明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積極作用,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經濟知識的興趣。此外,典型事例則指的是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對原理或觀點進行深刻說明,將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具體。如講解《哲學與生活》的相關知識時,要想讓學生準確理解哲學原理,可以運用常見的詩詞或俗語對抽象的道理進行闡明,如用“拔苗助長”說明按客觀規律辦事的道理,用“入鄉隨俗”“看菜吃飯”等說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等,從而加深學生對抽象原理的理解,激發學習哲學的興趣。
五、改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需要重新給自己進行定位,把自己從知識占有者、傳授者轉向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建立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平臺。教師對于提升教學有效性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要想提升教學有效性,就要改善自身的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對于新課標提出的理念,要認真學習并且嚴格執行,在實際教學中積極總結。在創新探索中推進政治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科的興趣,提高教學成果。同時跟緊時代步伐,豐富專業知識,提升政治教學水平,自身做好帶頭作用,整體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從而促使政治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高中政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們形成正確人生價值和完善自己的關鍵時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作為高中政治老師如何提高政治教學有效性是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大難題。作為老師要將這挑戰轉化為機遇,積極地引導學生認識政治,掌握政治,運用政治,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真正地提高教學的一有效性,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芬.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2] 龐玉蘭.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困境及其應對策略[D].江蘇:蘇州大學,2014
[3] 張彥培.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