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澤蘭
內容摘要:課堂上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常常是讓優等生吃飽吃好了,而無暇顧及部分學困生。而要真正實現“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就必須把這部分孩子“扶”起來,讓學困生也閃耀。對這部分孩子我們除了付出更多的愛和信任外,還應找到他們困難產生的原因,并對其“對癥下藥”,讓他們也發出耀眼的光芒。
關鍵詞:愛心;自信心;傾斜政策;對癥下藥
正文: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一個班級學習吃力的學生大約占四分之一,對這么龐大的一個群體,我們當然應該盡全力去把他們扶起來,真正實現“數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我作為長期戰斗在一線的數學教師,對學困生的轉化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下面就是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 讓愛心點燃學生自信心
這是實現學困生轉化的前提。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俗話說: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教師的愛是教育成功的關鍵,育人不愛人,無以談育人。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他們更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愛護與關懷,特別是老師的愛! 我們更應該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們。如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思想動態,和他們聊他們關心的事情,消除他們對老師的恐懼感。用熱心關懷的態度,親切溫和的語氣,去創造尊重理解的氛圍,讓自己成為他們的親人和朋友。讓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中,點燃進步的火花,增強必勝的信心!
二、對學困生采取“傾斜”政策
課堂是轉化學困生的主要陣地,能在課堂上解決的問題千萬別留在課后。在課堂上要堅持學困生優先的原則。如:發言優先,板演優先,質疑優先,作業批改優先等。在課堂上,我經常有意無意把比較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一旦他們回答正確,就及時表揚,有時還會送上一些小禮物。反饋練習時,我常常出兩種題,要求大部分的學生做完所有的題目,而“學困生”只要做一組就可以了。使“學困生”能接受并且基本上能跟上班級的節奏。在我巡視學生做題時,主要是關注“學困生”,并及時給予輔導,幫助解決做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還常常請學困生板演,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輔導時機,可以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另外,我還特別注意在學生練習期間勤走動,加強課間巡視,利用這個時機進行個別輔導,防止差生的產生。批改作業時,學困生的作業我盡量做到面批,并在他們的作業后面寫上充滿愛心和激勵性的批語,每次作業一發下來,他們都迫不及待地翻開自己的本子,對老師給自己寫的批語充滿了期待。
三、找尋困難根源
每個學困生產生的原因都是不相同的,我們只有找到了他們之所以差的原因,才能把工作做到點子上。在長期的觀察中,我發現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有的是學習習慣差;有的是腦子不好用;有的是學習態度不端正;有的是家庭環境的問題;有的是數學知識的缺漏,有的甚至是老師教學方法的不得當。
四、對癥下藥
對于不同原因產生的學困生,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下面就是我轉化學困生的幾個案例:
我班的張鑫同學,平時看起挺聰明的,可是學習成績卻很差,通過我的觀察是因為他學習習慣不好。上課是半聽半耍,從不發言,作業馬虎,字跡潦草。我決定對他的轉化主要就是糾正他的學習習慣。我首先從他的書寫抓起,要求他不管對錯,必須書寫工整,沒寫好就重來,直到書寫好了,我才批改看對錯。有時重寫一遍,有時重寫兩遍三遍,堅持一段時間后,他知道不認真是行不通的,因此書寫就認真了很多。書寫認真以后,他作業中的錯誤明顯的減少了,有時甚至作為優秀作業的范例在全班表揚。另外在課堂上,只要發現他沒聽講了,我就立即請他起來回答問題,幾次起來答不出,他也挺難為情的。因此,注意力就比較集中了,成績也就跟上來了。
王陽同學,他的語文成績很好,就是數學成績差,費力也就考個五六十分。我找他談心之后了解到,他很不喜歡以前的數學老師,每次那個數學老師的課他都打瞌睡,因此知識上欠下了很多帳,現在想學也很吃力了。我為他感到非常惋惜,并告訴他老師愿意幫他把欠下的知識補上,他也爽快的答應了。于是,我們一起制定了補習計劃,決定從三年級的知識點開始,一樣一樣的過關。這樣堅持到六年級的上期期末,他的成績就提高到了九十分。當他得知自己的成績后,高興得跳了起來,并緊緊地抱住了我。
還有張強同學,最近學習成績下滑很快,我很納悶,這孩子是怎么啦?后來在課堂上我發現一奇怪的現象,他怎么老是盯著我們班的一位女同學發呆呀!于是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了解到了背后的故事。原來他非常喜歡那位女孩子,說她什么都好。于是,我就問他:“你說這么優秀的女孩子她會喜歡什么樣的男孩呢”?他羞答答地回答“成績好的、優秀的”,我為他的單純可愛笑了笑,并沒有批評他,只對他承諾說:如果這單元你考上80分,我就把那位女孩子調到你身邊,和你同桌。于是,他開始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成績提高很快,單元檢測時居然考了90分。我也信守承諾把他調到了那個女孩的身邊,后來張強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成績一直穩定在90分以上。
李文靜同學,她每天的回家作業都做得很差,字跡潦草,錯誤多,有時甚至不做完,與課堂作業質量相差很遠。于是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詢問之后才知道:原來,她家里是開麻將館的,每天回家看見的都是一群賭鬼,家里煙霧繚繞,喧鬧不斷,她就在這間屋的一個角落里做作業。我了解這個情況后,沒有埋怨孩子,而是找到孩子的家長,告訴她環境的重要性和對孩子的影響,要求家長必須給孩子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做作業,家長同意了。從此孩子的作業就徹底改變了。
五、課后用愛心補課。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教學水平再高,面對情況各異的學生,課上是很難做到:既讓優等生“吃飽”,又讓“學困生”消化得好的。怎么辦呢?還得給他們課后補課。補課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補課是教師的職責,補課是教師對學生愛心的奉獻!補課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在學生愿意配合、明白老師苦心的情況下進行,要孩子明白老師這是愛他的表現,這樣的補課才有效。
當然,學困生的轉化并非一日之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堅信:璞玉需雕琢,鐵杵可磨針。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學困生也會發出耀眼的光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