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芳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35-02
一、教材分析
《荷花》這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把滿池荷花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案例描述
《荷花》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被如詩如畫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聯翩,贊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麗。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fā)達的特點,這篇課文的教學要著力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想象力,不能用約定俗成的方法約束學生的思維。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保護了學生童心和童趣。
師:剛才我們學了描寫荷葉的句子,那我們再找一找描寫荷花的句子。把你最喜歡的一句劃下來。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課件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師:“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中,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
生:“冒”字用得好。
師:你能換個其他的詞嗎?
生:長
生:鉆
生:露
……
師:作者為什么只用了一個“冒”字?
生:寫出荷花非常的有生命力。
師:你能在“冒出來”的前面再加一個形容詞嗎?(課件出示:“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_______冒出來。”)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使勁地冒出來。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生機勃勃地冒出來。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爭先恐后地冒出來。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高興地冒出來。
……
師:大家看,這就是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爭先恐后地冒出來的白荷花。(課件播放荷花)請你們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將會怎么樣呢?可以把它們當做人來說一說。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看到了一池美麗的荷花。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她看到了一個個綠色的蓮蓬。
生: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聞到了撲鼻而來的香氣,忍不住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
師:描繪了一幅多么愜意的畫面呀!
生:老師,我覺得荷花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
(當這位學生說完后,我非常的吃驚,備課的時候,我根本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只好充滿好奇地問。)
師:請你說說你的想法?
生:她看到了池塘里有很多的垃圾,并且很多塑料袋都遮住了她同伴漂亮的衣裳。因為有一次我和媽媽去池塘欣賞荷花,就看見很多人亂扔垃圾。
(在這名學生的啟發(fā)下,很多學生有舉起了他們稚嫩的小手。)
生:她看到池塘里很多垃圾,還聞到了刺鼻的臭味。
生:她看到很多蓮蓬已經被游客摘走了,成了游客的美食。
(當時,我真的有些束手無策,但知道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回歸文本。)
師:那么我們能不能用什么好辦法讓池塘變的干凈,使人們不再破壞池塘的環(huán)境呢?
(學生想了一會兒,都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生:我們應該先從自身做起,然后告訴人們應該保護環(huán)境,不能亂扔垃圾。
生:我們可以寫個標語,掛在醒目的地方。
生:我們應該多做宣傳,告訴更多的人應該保護環(huán)境。
……
師:同學們說得太棒了!只要我們大家共同保護環(huán)境,加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就會還池塘一片干凈,荷花就會盡情的展示他們的美麗。
三、案例反思
有人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過程。這節(jié)課我為學生的想象力感到驚訝,也為在課堂上沒有約束學生的思維而感到慶幸。在案例中,我并沒有單純地去走教案,限定學生的思維,而是肯定了學生的見解,并且使孩子們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給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空間。這樣的課堂,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滿足,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得到了體現,使我由衷的感到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因語文而精彩。
1.尊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本案例中,我本來想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說出這些白荷花冒出來后,看到了怎樣美麗的景色,結果學生的回答卻令我出乎意料。有一位同學說:“我覺得荷花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的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這時,我并沒有去約束學生的思維,而是因利勢導,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從他的回答中,了解到他之所以這樣說,這是來自他的生活經驗,因為他和媽媽也去池塘觀賞過荷花,看到過類似的景象。更沒想到的是,他的回答,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學生也談到了環(huán)境被破壞的景象。我想,學生有這樣的回答,是生活給予學生的體驗,是真實存在的情況。所以在課堂上,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思考。
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生活的積累就會觸碰靈感的迸發(fā)。案例中,正是學生有對生活的體驗,才有了“我覺得荷花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的靈感。這些意想不到的新問題,也考察了教師對課堂的隨機應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循循善誘,才能呈現課堂異樣的精彩。案例中,我面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課堂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學生、教師與文本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彼此之間在交流中相互啟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回歸生活,體驗生活
語文來源于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只有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話可說。在案例中,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找準教育學生的契機,提出“我們能不能用什么好辦法讓池塘變的干凈,使人們不再破壞池塘的環(huán)境呢?”這一問題的拋出,從而使學生明確,人類與自然界應該和諧相處,如果一味的去破壞環(huán)境,人類必定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身邊每一個人,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
在教學中,我們提倡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的教學設計相違背時,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真正體現課堂因生活而精彩,課堂因創(chuàng)新而充滿激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