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軍輝+賁顯明+王曉明
一、自然狀況和優勢
三江平原是由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三條大江匯流、沖積而成的沃土平原,境內有52個國營農場和8個森工林業局,總面積約10.89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00萬畝左右,約占我省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均糧食產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倍以上。這里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全國第一。三江平原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當選為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佳木斯市處于三江平原腹地,下轄四區三縣兩市,是國家的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
二、存在問題及主要原因
一是化肥施用過量。全國年化肥施用量占全球使用總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平均每畝26.7公斤,遠遠超過發達國家所規定的每畝15公斤的標準上線。佳木斯市化肥使用量在25-30公斤,有的甚至達到35公斤。據測算,這些化肥中,只有35%得到有效利用,65%被白白浪費掉,大部分化肥通過滲透進入河流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而在發達國家,化肥利用率達70-80%。在能源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下,無異于巨大浪費。過量使用的化肥作物吸收不完,會滲入到地下或通過生活污水流入水體產生二次污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二是耕地投入產出嚴重失衡。全市1680萬畝耕地每年產出糧食及秸稈量為105億公斤,而每年向耕地投入量:化肥量為3.5億公斤,農家肥、根茬、秸稈等有機物為24億公斤,總和為27.5億公斤。作物吸收和固定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約為45億公斤。全市耕地土壤每年虧空32.5億公斤。這是造成耕地土壤有機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是耕地物理性狀變壞。由于長期施用化肥、農藥和人為機械的破壞,造成土壤PH值下降、土壤容重降低、空隙度變小,耕地蓄水保水能力下降,也造成了部分高產田變成了低產田。這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的次要原因。四是耕地土壤耕層變薄。由于風蝕和水蝕的作用,造成土壤耕層變薄,由聯產承包前的35厘米,下降到現在的30厘米,下降了5厘米。
三、建議
1、充分發揮利用三江平原天然地理優勢,抑制耕地質量下降,發揮機械化程度高在優勢,合理耕喧。通過深翻、深松,打破犁底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不良的物理性狀。采用合理在耕作方式,建立合理在耕作制度,保護好土壤耕層和結構,為在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在三江平原打造現代農業航母打下堅實基礎。
2、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給予特殊政策,特別是農田水利建設。提高完善配套目前灌溉設施的同時,還要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使用地下水資源,更多地用江水灌溉。采取合理耕作方式及種植防風固土植物等方式,減少水土流失和徑流。
3、加大黑土保護力度,面對當前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的情況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一方面,政府應加大投入力度,對實行秸稈還田和使用有機肥的種植者給于適當的經濟補貼。另方面要制定政策法規引導約束農民向土地增加有機肥投入。制定耕地培肥法規,使土地使用者向土地增加有機投入,對不按規定向土地投入有機肥的收回承包地。
4、增加有機物的投入量。改變目前只重化肥輕視農家肥現狀,向耕地土壤多投入有機物,使我市耕地土壤投入和產出量達到平衡,是解決我市耕地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措施。向土壤投入的有機物主要有秸稈、農家肥、人畜糞便、泥炭、綠肥等有機物。
5、農牧結合,種植綠肥,大力發展養畜,秸稈實行過腹還田。草木樨是牲畜的優良飼料,玉米間種草木樨既培肥地力又可使玉米增產,又可喂畜,是一舉多得的培肥地力措施。玉米青儲、黃儲喂畜,可促進畜牧業的發展,為農業提供大量優質肥料。
6、實行秸稈還田。目前我市根茬實現了全部還田,但秸稈還只是部分還田,大部分秸稈被浪費。應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引進大型秸稈粉碎還田機械,研究引進能使秸稈快速分解的菌劑,加快我市秸稈還田的速度。
7、使用生物農藥。生物農藥無毒、無殘留、無藥害,并且對土壤無害。通過推廣使用生物農藥,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量,減輕對土壤的危害。
8、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減少肥料用量降低生產成本,還是未來降低農業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通過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項目實施,實現科學合理施肥,精準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投入量,保護黑土地。
(作者單位:154002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農業委員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