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杰
摘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是每一位教師都應思考并為之而努力的重要課題。新課程改革追求的是“有效”,即有效地教,有效地學。要達到有效,進而達到高效,關鍵在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師是新課程的具體實施者,解決課程改革的實踐問題只能依靠教師,而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那就必須改革課堂教學,以生為本,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精心設計、優化和組織實施教學內容和結構。筆者認為,要達到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就應該抓住課前預習、目標設定、課堂教學、效果反饋四個教學環節。下面,筆者就這四個層面談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一、抓好課前預習,提出具體要求
按照規定,物理課一星期只有三節,時間確實太緊,要講的東西又實在太多,要想課上講的快,而且又有效果,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就很有必要。布置預習后,自覺性好的同學,能很好地預習,并能提出疑問,而自覺性差得同學,只局限于把書翻一遍,連書上講的是什么內容可能都不知道。所以布置有效地預習作業就很有必要,要對布置的預習作業提出具體的可操作的要求。針對與班級學生的發展參差不齊的現實狀況,可以分層次布置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二、制定確切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指南針。教學目標具有指向性,每一堂課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教學的目的、任務展開。只有目標明確,組織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學生學時才能任務明了,方向正確;這樣才能做到有效地教、有效地學。作為教師,就必須鉆研教材,熟悉《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直至各個知識點,確切的把握住區分度,把握學生的學情,提出具體要求: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等。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要適度,不能過多,要求過高,也不能過少,要求過低;二是要清晰,指向要明確;三是要兼顧,要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同時也要注意情感興趣方面的培養;四是教學目標不能僅僅成為老師教學的指南,還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南,也就是在一節課的一開始,我們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亮標”,使教學目標真正成為學習的引路人。
三、精心策劃課堂教學
新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地發展,精彩的教學和成功的教育,就應該是喚起學生學習的需求,只有那些喚起學生學習探究欲、驚訝感的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因此教師要放開手腳,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善于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去發現、去探索知識的奧秘;用心去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充分培植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以活躍、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去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物理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因此,我在教學中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重視實驗教學,將生活引入課堂,鼓勵學生多制作、多發明。
物理是一門很講究直觀性的學科,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直觀具體可感的模具、清晰動感的演示等,能讓學生跳出書本的框框,走進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更直接地去觸摸書本知識,積累生活的經驗,然后再以獲得的生活經驗回到書本,那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就會更加印象深入、深刻、牢固。如在學習《歐姆定律》時,雖難前輩已得出了歐姆定律,但我仍然讓孩子們自己去做實驗,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得出結論。教學前,我為學生準備了幾組實驗器材,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合作嘗試、設計、演示、板演等,使一堂抽象、單一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立體起來,靈動起來。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既使學生感知了前輩的艱辛,又激發了興趣,體驗了過程,增長了知識。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學生把所學的遺忘后所留下。確實,只有通過實踐感知,才能牢牢地掌握知識,更為主要的是,通過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比如教學中,我設計“用易拉罐自制漏斗”、“塑料吸管、膠卷盒自制溫度計測水溫”、“高橙瓶自制氣體膨脹對外做功”等小實驗,師生共同互動,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挖掘實驗的有效因素,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動腦以及實踐能力。既沒有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好奇的心情下,學到并掌握了物理知識。
所以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就是為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發展自己的彈跳力,自己跳過橫桿,而不是把學生托過橫桿。教師的責任不是“教師講,學生聽”,這樣只是學生在教師那塊土地上采掘。“把舞臺讓給學生”,一個個學生的慷慨激昂,造成的是“學生之間的聰明才智的相互傳染,這不是教師一個人在那塊瘠薄的土地所能比擬的”,說得明了一點,教師的責任就是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使教育的意義和學生的發展更好地得到實現。
四、抓好效果反饋
首先是作業,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作業必須做到:先看書和筆記本,將老師所講的內容都弄懂、記住后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盡量不去翻書和筆記本。切不可抄襲別人的作業。
其次是復習,復習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同時還要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復習要做到:當天的功課當天復習,并且要同時復習頭一天學習和復習過的內容,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對老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更應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熟讀牢記,對基本要領和定律等能準確闡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對基本公式應會靈活運用,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后之間的聯系,注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既是素質教育對教學活動提出的要求,更是飛速發展的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樹立科學的效益觀,并以之不斷指導教學實踐,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益,提升教學質量。以生為本,讓學生在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最大程度的得到發展,是我們不懈努力的方向和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