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恩鑫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都在努力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在教學中,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課前的充分準備是有效的前提,課堂教學的探索是教學效率的基礎,課后作業是有效的必要保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探究
1.備課精細化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教師只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更好準確地預設課堂教學,使教學設計做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有不同的收獲,使這節課的教學有效性得到最大的提高。二是要善于整合教學資源,包括使用各種現有的教學條件,包括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自制的課件、學生的現有資源等方面。很多教師卻以制作課件太麻煩,太費時為由,而放棄使用這一使教學中的有力教學資源,這是非??上У摹S袝r候教師充分使用發揮學生的能力,優化教學資源也是對教學極為有利的。其實很多教學資源就在身邊,關鍵看教師有沒有心去"整合"。比如在六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搭一搭》中,由于學校現有的教學用具缺乏,我布置學生預習時,每人制作4個棱長3厘米的小正方體。第二天教學時,我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充分利用小組中的12個小正方體,按要求在小組中搭一搭,并且從不同的角度對圖形進行觀察后,再動手把自己從不同面觀察到的形狀畫下來。讓學生親身體會到觀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圖形形狀也是不同的。然后合理使用多媒體,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播放,讓學生更多更具體地學習各種不同的圖形及其看到的特點。這節課,學生反映良好,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等。在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還講解了練習題,課堂容量大大增加了,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效果。所以在教學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合理地優化教學資源,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前提。
2.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我在教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的《數字的用處》時,由于這一節課的內容比較枯燥,我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課前"猜一猜"的教學情境。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天天跟老師在一起,你們了解老師嗎?想知道老師今年有多少歲嗎?"讓學生猜一猜我的年齡,學生興趣很高,紛紛舉手告訴老師他心中的答案。然后我出示了一組數字,也就是我的身份證號碼,自然地引入了新課的學習。告訴學生可以從這串數字中找到想要的答案。讓學生去找。再問學生還能從中發現其它的信息嗎?這下,舉手的學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豐富了。大家都暢所欲言,把自己在生活中收集到的信息全面地進行回答,幾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舉手了,把身份證里該了解的知識在相互補充中都學習完了。這個情境的設計,讓學生的學代替了老師的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不但了解了學生,把握了教學起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積極地參與學習,
又如我在教學《比的認識》時,為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多媒體進行導入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上課開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幾張長寬不同的同一人物照片,讓學生先觀察比較,找出哪幾張照片的人物樣子是相同的?這樣,同學們便被不一樣的照片所吸引,都能認真地進行比對照片,爭著回答自己的看法。教師緊接著又問:"你為什么認為它們是相同的呢?"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欲言不能,教師再因勢利導,揭示課題。這樣就達到了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有趣地引入課題,喚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為學習新知識做好了鋪墊。
3.以鼓勵尊重為主,和諧教學激發學習潛能
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其意思就是說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不論學生在課堂,還是課后的哪方面付出了努力,克服了困難,取得了進步或是取得了良好成績時,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進步或成功,也要及時對學生豎起大拇指,投以贊許的目光,對他們給予及時的表揚、適時的贊賞。
教師對學生說的話無非是:“你是最認真聽課的一個同學?!薄澳愕淖鳂I做得真好”、“你回答得真棒”、“你的解法真妙”、“你這次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你這種解法真巧,思維不一般!讓老師大開眼界!”、“你真行啊,這種解法與眾不同,老師都沒有想到”等等,但卻能讓學生覺得倍受老師的重視,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能力擁有充分的信心,產生建立自信心的強大動力。往往教師一個表示鼓勵的動作、一個表示肯定的表情、一句溫暖學生心靈的話語,都足以使學生興奮不已、信心百倍,讓學生在整節課中都擁有積極而亢奮的情緒,對學習產生無限的動力。
4.課堂作業,精心設置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主陣地,但也不能完全依靠課堂教學,課堂練習、課后作業布置也很關鍵,也是鞏固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有力措施。
在布置課后練習和作業時,一是準確把握作業的難度和梯度。讓學生根據實際,自編相關的習題,作為課外作業。即教師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把握"精",布置的作業如果多了,學生往往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就會亂做一通,或者抄襲作業。作業的布置,要看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有時可以布置必須完成的作業,有時可以布置一些選做題,讓學生選擇性地完成,這樣就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一分鐘的學習都創造價值。有時還可以要求學生作業當堂完成,教師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業,有利于面對面地指出學生在作業中的問題,使教學目標更好地得以實現。對于作業的有效性而言,就是讓學生練習達到預期目標的程度。要使作業有效,就必須得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和授課內容進行合理設計。二是作業內容要立足教材知識要點和學生發展空間。 即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選擇課本上一定量的練習題作為家庭作業,留給學生自主創新、發現問題的余地,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數學信息,拓寬學生思維,從而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解題策略。
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是永遠追求完美的。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始終追求的最理想境界。我們只有不懈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真正全面的提高教學質量,把教學這門藝術落到實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