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芬
摘 要:在學習中,學習錯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但只要將這些錯誤資源做到巧妙利用,錯題就會成為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文章以小學數學為例,從錯題錄入、錯題分類、錯題共享三方面闡述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引導學生在反思中進行有效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自主管理;有效利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6-0059-01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說過,失敗是有教導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從失敗和成功中學得一樣多。在學習中,學習的錯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但只要將這些“錯誤”資源做到巧妙利用,那么錯題也會變廢為寶,幫助學生在錯題中體驗和反思,成為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電子錯題文檔進行及時的收集和自主管理,及時對這些錯題進行分析、交流與分享,才能幫助學生彌補知識缺陷,提升思維品質。
一、錯題錄入,實現有效收集、整理與建檔
錯題電子文檔錄入過程并不難,學習過計算機基本操作的中高年級學生都能做到隨心所欲地錄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弱點和自己認為具有保存價值的錯題,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掃描儀或專業的照相機做到簡單、方便、快捷地錄入和上傳,并打上標簽,將線下的具有典型性的錯誤習題進行有序收集、整理和建檔。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一單元后,讓學生把在這一單元的習題練習中出現的錯題予以整理,在課后以“XX在線錯題本”的形式上傳至網絡電子錯題中,并從中選擇一至二個自己認為最具借鑒與啟發的錯題發送至老師指定的電子郵箱中。之后,再根據學生匯總的題型以改錯題、判斷題的形式編印發給學生,使錯題成為一種學習資源。錯題電子文檔的錄入,可以由學生在課后自己動手完成,還可發動“全家總動員”一起錄入。電子錯題本強大的儲存和提取功能,節約教師尋找錯題的時間,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養成錯題的收集習慣,借鑒防錯。
二、錯題分類,實現有效的更正、反思與歸類
錯題的成因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是因為粗心,有的是因為對數學概念、性質、定理掌握不夠牢固。在更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這些題錯根據不同的錯因進行有序分類,并將錯題歸入電子錯題文檔的不同文件夾中,方便學生對同一類錯題有一種整體感,從而找出并及時糾正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例如,可以指導學生將試卷、作業中同一知識點的題目以“知識點歸類”的形式進行分析整理,也可以將解決問題中使用同一解題方法、技巧的題型以“解題方法歸類”的形式進行整理,還可以按照對數學概念理解不透、思維定式造成的負遷移等現象將錯題予以不同的歸類。如果學生對“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錯題進行分類后,那么只需在錯題文檔中輸入“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即可出現這個文件夾,然后再進行比較分析,方便學生掌握知識盲點,找出共性與差異,避免錯誤的再犯。錯題文檔就像一面鏡子,進行模塊分類后,方便學生在復習時可以由一題引出一類題,對自己的學習不足一目了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積極的自我反思,同時也能方便教師及時做出教學調整,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錯題也是一種學習的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利用“錯誤”資源,合理有效地利用錯題,引導學生對電子錯題文檔進行及時收集和自主管理,使學生在歸類中完善自己的思維,抓住時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數學本質,變“錯”為寶,真正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參考文獻:
[1]湯春燕.典型錯題庫:小學數學教學新資源[J].上海教育科研,2015(05).
[2]徐錫標.小學數學作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