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卿
摘要:為了打造高效課堂,切實使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善用有效的課堂評價”四方面闡述在教學中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以期能為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淺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個性。要學會欣賞差異,因材施教,發展個性,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去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平等地與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不以自己的認識去支配學生的思維,不以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學生的活動。教師通過營建民主、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借助教材的豐富性,大膽拓展課堂的時空,實現師生間的互動,激活課堂的活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數學是一門有很強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激發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所以,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活力,能使教學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1、精心創設問題情境。
課堂中教師有意識地將“疑”設在學生學習新舊知識的矛盾沖突之中,能使學生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把學生引入與所學內容有關的情境中,觸發學生產生弄清問題的迫切心情,使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學習就有了主動性、積極性。
2、創設條件,讓學生體驗成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不斷獲取樂趣,才能促進不斷學習的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便會激起無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當學生回顧探究新知過程,尋找自己的發現,欣賞自己的成果時,臉上都表現出喜悅的神情。
三、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在課堂上有效地開展學習,教師的組織尤其重要。在課堂中要體現“以生為本、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幾個環節。具體做法如下:
1.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生為本”就是要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探索、發現、總結,確立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那種“灌輸式”和“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新課改要求老師僅僅是作為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課堂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以發現、探索、創造的空間,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讓學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
2.靈活采用學習形式
學習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自愿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采用一種形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采用,使學習活動更加深入充分。利用多種學習形式啟發學生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3.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這一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方式多種多樣,要探究出適合學生年級特點的策略,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嘗試、摸索。
4.注重有效的拓展延伸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后知識聯系密切。課后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布置合理適宜的作業,有利于鞏固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要注意留有價值的題目;要留課堂中核心訓練的題目;要把握好學生高效寫作業的時間,更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系統化。
四、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
合理巧妙地運用評價技能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助于師生間的交流、溝通,促進師生間民主、和諧的關系。
1. 掌握好激勵性評價的“度”
在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管學生回答的問題是簡單還是有難度的,是正確還是不全面的,常常能聽到教師的表揚語言,如一節觀摩課上,一位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后,教師說:“講得真好!表揚他!”其余學生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上,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其實,過多外在的獎勵并不利于培養學生內在的持久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評價確實要以鼓勵為主,但更要注意方法。贊賞太多太濫就會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和意義。如果這些學生確實提出了有創見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或者有明顯的進步,這樣的表揚是適當的。但有些學生僅僅是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或者重復別人的發言,那么這樣的表揚就有違發展性評價的初衷了,更有些教師對一些學生的錯誤回答也不敢馬上加以糾正,長期以往就會造成學生對表揚的“迷失”,就會造成評價的失真。
2. 評價方式力求全面、科學
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可是以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與生生互評、小組互評相結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使用這些評價,力求全面、科學而又具有激勵性。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善待學生出現的錯誤,一旦發現學生的解題結果與標準答案不符,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然后才能作相關評價;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涵創新思維與不滿足常規的解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充分鼓勵,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創新的火花。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讓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得到迸發、閃爍。
總之,課堂教學是我們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每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的。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