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摘要:今天的青少年學生,就是明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寄希望于青少年。青少年法律素質的提高是全民族素質提高的關鍵,必須把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的教育與培養,放在事關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基礎性地位,擺上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成為當前一項緊迫任務。
關鍵詞:加強;學生;法制;教育
一、中小學法制教育的現狀及分析
目前,中小學法制教育已成為社會、家庭、學校較為關注的問題,但由于受地域文化、經濟發展、教育觀念等諸多方面的影響,中小學法制教育不容樂觀。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和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要加強中小學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使之成為懂法、知法、守法的新一代的綜合型人才。
1、中學生法制教育尚需深化
“法制教育專題課”是一門針對在校學生進行的有計劃的、較系統的法制教育課程,但在我國,大部分中學并沒有如實有效地開展法制教育專題課。有些學校只在初中二年級進行法制課的教育,但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隨意性強,缺乏計劃性和系統性。有些學校用思想品德課替代了法制教育專題課,沒有形成漸進、科學、合理的法制教育體系,法制教育僅僅局限在校園之中和課堂之內。同時,學校開展的法制教育課主要由政治課教師、班主任或學校領導兼任,由于專業的局限性,難以對學生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作出正確、全面的闡述,導致很多教師只能照本宣科,進行填鴨式教學,致使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存在很大空白,學生的行為準則也還處于道德意識的水準上,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犯了法還不知道為什么犯法。如一個初二學生放學路上向一個小個子學生要錢上網玩游戲,別人不給,他就用手卡住別人的脖子,差點使小個子學生窒息,事后小個子學生家長找到學校反映情況,要求追究,這個學生還滿不在乎地說:“我又沒從他那里拿到錢,根本就沒犯錯嘛!”案例中的初二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侵害了他人的身體,犯了法,這就是嚴重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
2、學生家長法制教育還需加強
家長是孩子法制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不懂事的時候,家長的垂范,對孩子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懂事后,家長的行為更將起到示范作用。一些家長,自身不良的道德行為將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有這樣一位母親,帶孩子買菜時就教孩子怎樣從菜堆里偷拿,到超市購物時就給孩子示范自己怎樣“機智勇敢”蒙混過關。上初中一年級,孩子竟偷偷拿了母親幾百元工資,這位家長才著了慌,跑到班主任面前要班主任幫他追回“贓款”。教師分析責任,這位家長才深深意識到是自己多年的反面示范釀造了如今的惡果。還有一些家長酷愛“砌長城”,不管孩子是否在場,都玩得不亦樂乎,久而久之,學生也愛上了賭博,上下課賭、校內外賭,有的還能熟練地利用臺球、撲克、網上游戲等方式參賭,最終造成的學生因賭博引起的打架、盜竊等違法犯罪行為屢見不鮮。另外,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有時候甚至過于偏袒放任子女,造成孩子驕縱任性的性格的;家庭經濟條件差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平日里嚴重缺乏家長的管教,造成了許多孩子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的局面??傊?,現實的社會環境使這些可塑性很大的中小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的腐蝕,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埋下了違法犯罪的“種子”,在一定外部條件作用下,就有可能使之違法或犯罪。
二、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的措施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抓起,要大膽地改革現行的教材體系,增設法律基礎知識課程,或者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中增加相關法律法規內容。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亟待加強較系統、基礎的法律知識的教育,使其行為準則不光停留在道德意識的層面上,還要上升到一定法律高度,能分清合法與非法,違法與犯罪。另外,還要與當地公安部門緊密配合,聘請有經驗的民警到學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法制宣傳、法制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開辟小學法制教育的新天地。
1、抓好課堂教育,注重明理導行
課堂教學是進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法制教育專題課、思想政治課要采用形象化手段,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進行法律常識教育,尤其是法律法規中直接涉及青少年、兒童利益的內容。如:在小學法制教育的基礎上,了解法律是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了解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了解我國法律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增強自我防范意識等。同時,采用必要的專題教育形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認識,法制專題教育要與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生命教育緊密結合,與安全、禁毒、預防艾滋病、交通安全等專項教育有機整合,使之融為一體。發揮好法律常識考核和學生操行評定的診斷、激勵、導向功能,強化學生的法律知識和依法辦事的習慣,指導學生言行。
2、進行學科滲透,強化法制教育
語文、生物、體育等學科蘊涵著豐富的與法制教育相聯系的內容。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法制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法治文明、公平正義、恪守規則等方面的教育。例如,語文課通過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滲透崇尚公平正義、違法要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光榮等教育;生物課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熱愛生命、尊重人權的教育;體育課對學生進行遵守規則、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各相關學科對學生滲透法制教育,要充分運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例,學科史上的有趣材料作為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開展法制教育活動。
3、開展課外活動,促進有效實踐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習法律、踐行法律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活動,增強學生依法律己、依法辦事的自覺性,促進法律教育活動的有效實踐。
總之,法制教育是時代的要求,教育發展的必然,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識,刻不容緩。當然,法制教育不是一時風一時雨,而是要堅持不懈,長期開展,做到持之以恒,這樣我們的中小學法制教育才會有生氣、有動力、有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