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階段的音樂課程也有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課程中應體現創新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競爭能力。高中音樂課程教育的審美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音樂素養的提升,學生的智力與審美能力均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其創造力也隨之增強,并陶冶了情操,有助于個性的和諧發展。音樂的鑒賞能力是學生人文素質水平高低的一個標志之一,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養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的鑒賞能力來做一個簡要的分析,尋找出對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音樂;創新思路;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階段的音樂課程也有了更高的目標,要求在課程中應體現創新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競爭能力。高中音樂課程教育的審美功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音樂素養的提升,學生的智力與審美能力均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其創造力也隨之增強,并陶冶了情操,有助于個性的和諧發展。所以,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應密切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通過創新與變革,發揮其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音樂教學的創新思路。
一、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原則
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有些必須遵循的原則,闡述如下:
1.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在音樂課堂上,只有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均與學生的具體特征相結合,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應該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興趣觸發,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進行學習和探究,培養音樂興趣,增強藝術素養。
2.強調藝術的創新性
音樂是神奇的藝術,正是由于音樂作品中的個性表達,才使其具有十足的魅力。在音樂課堂引入創新元素,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使其在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創造意識。
3.強調藝術的審美性
音樂藝術的審美屬性,是音樂教學的基礎和出發點。通過審美特征,引領學生去體會和把握音樂作品中的豐富內涵,從而實現對作品的深入理解,是音樂課堂上的重要內容之一。
4.授課內容的綜合性
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是息息相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戲劇影視等聯系起來,通過多種媒體的展現,使學生沉浸在藝術氛圍中,增強對作品的理解和體會。
二、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思路
本文以人教版的高中音樂教材為例,從4個方面闡述教學的創新思路。
1.充分發動學生
高中生個性活潑,活躍的課堂氛圍很容易調動其積極性,因此教師不應將課堂看做自己的“一言堂”,而應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進程中來。通過學生的參與,增強其對作品的理解,也增加其對音樂藝術的興趣。舉例來講,筆者在講授“非洲歌舞”課程的時候,充分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非洲鼓,并引入大量的多媒體資料,使學生充分了解鼓在非洲音樂中的表現力和地位,隨后請學生通過自己制作的鼓來演奏不同節奏的非洲音樂,并邀請學生給非洲作品“達姆·達姆”的鼓點做出伴奏,效果很好。
2.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音樂對于聽者的力量是驚人的,音樂中暗含的情感能夠對聽者起到明顯的影響作用。筆者結合音樂作品的實際情感風格,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去發現與體會日常忽略的音樂魅力,增強課堂趣味。舉例來講,在“影視音樂”的講授中,為了能夠使學生體會到音樂對于影片的氣氛烘托和情感喚起的巨大作用,筆者首先放映了一個被抽走音樂的影片片段,隨后重新將音樂元素加入進來,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到音樂對于影片本身的巨大作用。
3.引導學生領悟
經典的音樂作品中具有豐富的內涵,也承載著深刻的思想。教師應該通過引導和激發,使學生領悟到其中的韻味,實現教學效果的升華。此處以歐洲古典音樂的教學過程為例,因為不少學生對于古典歐洲背景是比較生疏的,而其音樂作品的復雜技巧也使入門者感覺到許多疑惑,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深入感受歐洲古典作品的魅力,是筆者經常思索的一個問題。例如在講授莫扎特的時候,筆者摒棄了不少傳統教學對其“神童”的關注,首先為學生提供給若干的音符片段,這些片段就來自莫扎特,待學生跟著哼唱起這些熟悉音符的時候,筆者自然地說:“這個就是莫扎特的作品?!苯又P者開始介紹莫扎特的性格中純真的一面,并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感受其作品,這樣的方式更容易將其音樂的內涵傳遞給學生。
4.鼓勵學生學以致用
高中學生的音樂教育,其主要目的之一是通過了解音樂寶庫中的經典作品,能夠初步了解音樂的年代與流派,并能夠對不同題材的作品進行簡要的分析和鑒賞。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使其能夠初步建立起音樂以及其他藝術和生活的聯系,為其終身的藝術素養形成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對于普通高中的音樂課程而言,其審美的特征超越了專業的特征。其主要目標應該定位于弘揚我國的文化,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結合學生的個性和需求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教師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并運用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進行持續的總結和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