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玲
摘要: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有重要意義,種植活動能夠讓幼兒在接近自然中提升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本文針對種植活動課程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提供了一些策略,希望對有關幼教教學設計給予參考。
關鍵詞:幼兒;種植活動;自主探究能力
一、引言
大自然是幼兒觀察生活,探究奧秘的天然場所,幼兒園在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時,應當注重鼓勵幼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通過踏青,觀察小動物,種樹等一系列活動來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感悟與喜愛,從而讓幼兒從小培養豐富的感性經驗,在實踐與動手操作過程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習與觀察的興趣。
二、種植活動在培養幼兒自主探究能力中的意義
隨著幼兒教育理念的不斷升級與改變,越來越多的幼兒園紛紛采取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種植活動對于場所以及時間、操作難度的要求適中,故而在幼兒園的教學開展過程中受到了歡迎。專業的幼兒種植活動與傳統的種植活動不同,對于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我園開展了“娃娃農莊”、“室內種植實驗”等系列活動,每一塊菜地都需要由幼兒自行種植,并負責后期的除草、施肥、收獲、延伸等工作,老師們給予幼兒充分的觀察與思考空間,鼓勵幼兒主動觀察菜苗的生長情況,提出相關問題,共同討論查找資料,認真做各項觀察記錄,而教師本身也需要對所種植的植物十分熟悉,能夠解答幼兒的疑問。
三、種植活動中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策略
(一)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興趣
為了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探究,首先需要培養幼兒對于自主探究行為的興趣。通過親近自然,逐步培養幼兒從小熱愛自然,關心集體的品質,能夠初步萌發自主探究的意識。教師應當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來鼓勵幼兒親近自然,如每天清晨固定時間帶領孩子們去植物園照顧植物,施肥除草;鼓勵幼兒親手種植簡單易成活的蔬菜,如大蒜,土豆等;通過卡通的農具模型引導孩子自主參與種植勞動,自行播種,鋤地。從而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了解蔬菜等植物的生產種植過程[1]。
另一方面,教師應當鼓勵幼兒參與到觀察過程中來,在觀察植物的種植與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許多的想法,萌發探索性意識,除了引導幼兒通過文字與圖畫記錄下觀察的結果之外,還應當指引幼兒在觀察時積極提出問題,注意觀察對象與周邊事物的關系,并維持一段時間的興趣。如《哪家的小綠豆長得高》種植實驗活動中,將綠豆種在土、沙、石中,幼兒每天觀察綠豆的發芽情況并記錄下來,提出心中的疑問:“為什么綠豆在土中長得快?”通過眼睛觀察與動手操作,讓幼兒對綠豆的生長過程有具體的理解與感知。除此之外,家長也應該參與到種植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親自參與種植項目,帶領幼兒完成難度更高的任務,如種樹,榨菜籽油等,積極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感知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
(二)提升幼兒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自主探究能力,首先要提高幼兒發現問題的能力,當幼兒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會帶有好奇心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如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幼兒可能會提問,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蔬菜的葉子被凍軟了?有什么辦法能夠幫助蔬菜度過寒冷的冬天呢?教師在此時應當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幼兒之間開展主動的交流,交換各自的意見,同時家長也可以與幼兒一起通過網絡渠道查找相應的問題答案,增加幼兒的知識素養。
其次,針對種植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未知現象,教師應當鼓勵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測,就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可能的原因以及后續可能發生的情況。如在3月的春天,教師帶領幼兒在花園里埋下了西紅柿種子,但是很長一段時間種子都沒有動靜,幼兒可能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西紅柿種子不發芽呢?而相應的原因也有很多,如種子未成熟,天氣不適宜,土壤不肥沃等等,對土壤施肥后種子依舊沒有發芽,隨著天氣日益暖和,幼兒終于發現西紅柿種子長出了綠芽,驗證了之前提出的原因。通過這樣的案例,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還能夠鼓勵它們積極探索生活中的未知事物[2]。
最后,教師也需要努力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種植方案,提高方案成功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提高對大自然的興趣。如在綠豆的發芽過程中,幼兒只需要將綠豆種在土、沙、石中,就完成了種植過程,在隨后的時間里,可以利用尺子,畫筆等工具,記錄綠豆的成長過程,逐漸養成積極主動,樂觀專注,勇于探索的品質。
(三)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在幼兒種植活動進行過程中,幼教老師往往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幼兒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離不開老師的指引與家長的鼓勵。增加幼教老師對于自主研究意識的認知,轉變傳統的授課式教學觀念,主動為幼兒的學習過程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案,結合身邊的物品,在活動中提高幼兒自主研究的體驗與感受。良好的幼教老師不僅能夠引導幼兒在種植教學中主動思考,也能夠為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提供科學有趣的解答,因此,幼教老師自身也應該加強對于常用科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加強與不同專業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斷深入學習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相關理論,并積極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中來[3]。
四、結論
游戲活動教學能夠為幼兒的成長發展提供獨特的價值,自然環境能夠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索能力的背景支持,在大自然中進行種植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中常用的形式之一,通過有效的種植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品格。傳統的種植活動往往流于形式,幼兒只需要完成“種”的操作,而無法對后期的植物成長過程進行觀察。本文提出,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幼兒在完成“播種種子”的操作后保持對植物的持續觀察與記錄,從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領悟自然的奧妙,并提出心中的疑問,從而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凌靜.大班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在種植活動系列課程開發中的發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8):53-53.
[2]周麗.在種植活動系列課程開發中發展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2):160-160.
[3]蔣玲.大班幼兒探究能力在自然角種植活動中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8):1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