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菁+孫大偉
俯視當今社會,到處流淌著綠色的聲音,彌漫著綠色的理念。我們要通過準確得體,生動豐富,機智巧妙的評價,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身進行“光合作用”,自主提高價值判斷能力和語文素養,自覺完成學習任務,最終成功構建充滿生命靈動的課堂。要想使評價沁入學生的心靈深處,使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構建充滿生命靈動的課堂,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評價語言要富有針對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對學生多角度、多創意的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每個學生表達的獨特性和個性化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如我在教學《東方之珠》一課中,評價學生“朗讀”時,是這樣說的:“你讀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讀準就更好了!”,“你讀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會能更好的表達!”,“你讀得很好,若是聲音能再洪亮點,效果會比現在好很多!”,“你讀得很認真,如果能在課間用這樣的態度多練幾遍,相信你會讀得非常流利……”正是這些準確得體的評價語言,使學生知道了朗讀要做到聲音洪亮,快慢適度,讀音準確,語言流暢,同時也明白了只有多練習,朗讀水平才會提高,也是準確得體的評價語言使學生對自己的朗讀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一次又一次練習中揚長避短,所以有很快的進步。
二、評價語言要具有生成性
“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新課程,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以超越預設的目標和程序。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生成性資源;要善于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個契機,用自己的評價語言去引領課堂中的精彩生成。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聽寫詞語,其中幾位發展水平不一的學生被我請到講臺前寫在黑板上。聽寫結束,大家對照課文找錯誤,一個女生在黑板上把“一戶人家”寫成了“一尸人家”,把“鳥兒”寫成了“烏兒”。我沒有批評女孩兒,而是笑著對大家說:“今天的聽寫完成得很好,有的同學寫錯了能自己發現、自己改正。有趣的是這些寫錯的字,它變成了另外一個字。你們看這‘一戶人家的‘戶,頭上少了個點不是‘戶了,而叫做‘尸,‘死尸的‘尸。這個點就像腦袋一樣,一個人腦袋掉了還能活嗎?不就成‘死尸了?(孩子們開心地笑了。)再看這個‘鳥字少了一點,就不是‘鳥,而變成‘烏,是‘烏黑的‘烏。這一點就像是鳥的眼睛,鳥兒眼睛沒了,不是就烏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孩子們笑得更歡。)小朋友,你們看我們的漢字多么有趣啊!”
三、評價語言要有適度的激勵性
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學生學習信心的催化劑。教師評價語言中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和鼓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有被認可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為了讓學生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不吝言詞地給予熱情的鼓勵。
如“誰敢說我是班上朗讀最好的?”“好,大膽地站起來讀吧!”“老師相信你一定是我們班讀書最棒的同學!”這些激勵性的話語我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學生們也正是在這些語言中體會到自信的快樂,他們大聲地讀,快樂地讀,向老師展示著“我能行。”老師的一句句激勵的話語,喚起了學生心中的憧憬,點燃了學生自信的火花。如“目前為止,他是我們班上讀得最好的,誰能超過他?比他讀得還要好?”“你現在暫時沒他讀得好,但是只要努力,你一定會讀得比他更好!”“你來讀吧,你一定可以讀得很好,不用緊張,展示一下自己。”“瞧,你不是讀得很好嗎?要有信心。”
但是,教師評價語言的激勵性也要適而有度。現在有些教師上公開課,不論學生回答的好壞,總是按照預先設計好的激勵性評價語言表揚:“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老師很喜歡你!”弄得聽課老師和學生心里都不是滋味。獎賞要與學生實際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們無愧于接受這個獎賞。如果對他們解決了一些過分容易的任務而大大贊揚,尤其在中高年級,則不僅難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反而會增加他們的自卑,因為這會被同學認為是無能的標志。所以,贊揚要適而有度,只有客觀的、恰到好處的表揚鼓勵才顯得可貴,才能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學習內在的、長久不竭的動力。
教師精彩的評價語言,雖然不是磁鐵,但可以牢牢吸引學生;雖然不是蜜糖,但能讓學生感覺到甜蜜;雖然不是礦產,但能開發出無窮的資源;它能讓我們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體悟到學生飛揚的個性,感受到學生快樂地成長。
總之,綠色的課堂評價,尊重天性,激發靈性,調動悟性,最大限度地開發每個學生學習語言的潛智、潛質、潛能,讓學生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悠然會心。綠色的課堂評價,在學生的心靈上播種陽光,讓學生的心智之花燦爛開放,讓學生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綠色的課堂評價,幫助學生勇往直前,盡心竭力,樂此不疲,好學不倦,領舞他們學習語文的激情,讓課堂充滿生命的靈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