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晨曦
摘要: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下,各個城市也在相應的進行改革和建設,針對路橋建設而言,我國對于路橋的建設也在迅速增加,但是,由于時間和自然災害等因素,路橋損壞的問題也越來嚴重,尤其是路橋的防水路基面所導致的路面損壞。因此,在路橋施工建設過程中,路橋施工技術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關鍵詞:路橋損壞;防水路基面;技術分析
為了緩解交通的壓力,滿足人們出行的需求,我國的各個城市都在不斷地建設道路和橋梁,但是在路橋建設的同時,一些相應的安全性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比如路面裂縫甚至路面坍塌等。調查表明,近年來路橋建設中出現問題的主要因素是防水路基面的不完善,因此,在未來的路橋施工建設中,應加強對防水路基面的改革、完善以及監督等,從根本上保證人們的需求以及未來的建設。
一、路橋防水路基面的產生損壞的原因
(一)材料
眾所周知,路橋建設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瀝青,利用混凝土與瀝青經過拌制而形成的混合材料,能夠使路面在平整的同時達到經久耐用的效果,能有效地抵抗行車的壓力。[1]但是,瀝青和混泥土同時也有著較強的滲水性、潮濕性,以及時間較長后會存在裂縫等的情況,從而提高了路橋防水路基面的損壞。
(二)缺少監督,維護
在路橋的使用過程中,對橋梁和道路不及時進行監督和維護,因天氣和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道路橋梁在較長的時間下會導致防水路基面的損壞,造成路面坍塌、大面積積水等現象發生,如果道路長期積水,瀝青和混泥土中間的防水層就會被嚴重腐蝕,從而提高了瀝青與混泥土的滲水性和潮濕性的缺點,縮短道路和橋梁的壽命。
(三)施工的規范性
在路橋施工建設中,需要車輛來運輸施工材料,在此過程中對來往運輸車輛的行駛路線不加強管理,運輸車輛在以施工完成的道路上行駛會導致運送的材料灑落在路面上,從而對路面的防水性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針對施工材料而言,混泥土和瀝青材料本身也存在著質量好壞的差距,在路橋建設中,對施工材料沒有嚴格的合格標準,或為了偷工減料在道路建設中夾雜其他材料進行施工[2],使其大大降低了道路防水性能的同時還忽略了道路建設的質量,從而導致后期一系列的問題出現。
二、路橋防水路基面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施工前期的要求
在路橋施工建設中,對施工路段地質結構的考察和周圍環境因素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在施工前期時,應該針對施工路段和環境因素進行全面的研究,從而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因外界因素導致的施工停滯和質量問題等。根據對環境地考察以及對施工路段地質的研究,可以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另外,在施工前期應制定詳細的執行計劃,并嚴格落實,每一個不同的人員監督管理不同的環節,人員之間還應該加強溝通,在后期道路施工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進行監督。
(二)施工中期的要求
針對施工材料、設備也應有嚴格的審核標準,尤其是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在路橋施工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水,如果路橋的防水材料質量達不到要求,雨天道路積水時就會進行滲漏,防水材料就無法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使其造成因路面防水系統的損壞發生的安全隱患,因此,在路橋施工過程中,要做到對施工材料嚴格要求和嚴要把控。另外,在對混泥土材料和瀝青材料的使用時,要完全根據檢驗合格標準的材料作為基本要求,在每次運輸過程中應當及時檢查施工材料的合格性,另外,要嚴格杜絕偷工減料,從根本保證道路建設的質量。
(三)施工后期的要求
在路橋施工后期時,反復的檢查施工道路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路面不平,粗糙,部分路段積水等。及時修補、改進,使其保證道路開放后在短時間內路面上就形成問題出現。在施工道路開放后,有關部門需不定時的監督施工路段的質量和防水系統等問題,達到及時改進及時完善的效果,其次還可以安排市政人員及時清理積水,打掃衛生等,以此來提高道路的使用時間,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三、路橋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更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路橋建設施工過程中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來解決目前路橋建設中因防水路基面所導致的問題,利用與科技技術相結合,有效地提高了路橋建設質量的同時還可以使防水路基面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從而增強道路和橋梁的穩定性,安全性。
(一)拉毛技術
拉毛處理技術目前在我國道路和橋梁建設施工中的使用較為廣泛,拉毛處理技術利用機械設備對道路基面進行拉毛處理,[1]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還能增加混凝土的粘合性。這種處理技術可以根據防水材料的不同對混凝土進行多樣化的處理打毛作業。但是拉毛技術針對不同的防水材料對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不能盲目地使用拉毛技術,否則會對道路的質量和防水系統提供不到有利的幫助,達不到路面防水的要求。因此,在使用拉毛技術之前,應該合理地學習技術的規范性,了解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使防水系統和工程質量得到保證。
(二)防水層噴涂技術
路面的防水層是在混凝土層和瀝青混凝土層之間,其作用就是防水和防滲透,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利用防水材料可以有效地加強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的粘合度,在防水路基面施工中利用噴涂技術可以進一步地解決防水路基面的排水系統。另外,這種噴涂還有較強的穿透性,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對防水路基面進行反復噴涂,可以有效地進行延伸,從而優化路面的防水性能和排水系統,而且噴涂成型時間較快,短時間內就可以進行踩踏。
(三)拋丸技術
該技術也是我國路橋建設施工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技術手段,此項技術的原理是用電動機發動葉輪體旋轉,靠離心力的作用,將鋼丸拋向施工道路地面,利用一定的壓力開始轉動,有效地提升道路的強度和混凝土的粗糙程度,從而加強路面的防水防滲透功能。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各個城市的快速發展和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情況下,路橋的建設已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路橋建設中,想要加強對防水路基面的處理,提高路橋的質量和路橋的使用時間,應當更加規范路橋建設的施工技術和更加嚴格的去要求,在利用科技技術的同時,要不斷地改進,形成高效化、合理化的路橋施工技術,提高路橋建設的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因防水路基面所導致的路面損壞問題。
參考文獻:
[1]祝斐.市政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4(34).
[2]春榮.探析市政路橋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J].智能城市, 2016(6).
(作者單位:山東魯橋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