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剛
摘 要:業余摔跤運動由于其本身的激烈對抗性以及觀賞性而廣受關注,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與商業價值。隨著業余摔跤運動整體競技水平的提升,如何通過有效的訓練計劃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降低因運動所帶來的傷病,延長運動員的運動時間,需要教練員的格外關注。該文通過對業余摔跤運動過程中的古典式摔跤以及自由式摔跤所遭受的損傷種類以及部位展開分析,對目前業余摔跤運動引起傷病的原因展開探討,繼而針對如何避免業余摔跤運動造成的運動損傷提出建議。
關鍵詞:業余摔跤運動 運動損傷 損傷部位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16-02
摔跤運動作為古老的運動項目,在民間流傳上千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擁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在摔跤比賽中,運動員運用力量、技術、戰術等手段,摔倒對方并有效控制后獲得比賽的勝利。對于運動員來說,由于業余摔跤運動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對抗性,運動損傷呈現出積累性、長期性的特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則會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業余摔跤運動需要在訓練過程中提升訓練計劃的科學性,降低傷病的發生幾率,促進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
1 業余摔跤運動中的損傷種類及部位
1.1 業余摔跤運動的損傷種類
按照運動損傷可以將運動損傷分為皮膚損傷、肌肉與肌腱損傷、滑囊損傷、神經損傷、關節損傷、血管和內臟損傷等。按照傷情的輕重可以將其分為輕傷與重傷,在古典式摔跤與自由式摔跤中損傷的特點以及部位都是不同的。例如,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在挫傷、扭傷等方面的損傷較大,與其技戰術本身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同時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肌肉拉傷、韌帶撕裂以及半月板損傷。而在自由式摔跤中挫傷所占比重較大,其次為肌肉拉傷以及勞傷,同時呈現出不同程度上的韌帶撕裂以及關節脫位甚至骨折。
1.2 業余摔跤運動的損傷部位
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出現的損傷部位較為復雜全面,這與摔跤本身的運動特性相關,摔跤需要調動全身力量并充分運用技巧制勝。古典式摔跤對腰背、胸肋、肘關節、膝關節等部位損傷程度較大;而在自由式摔跤過程中,損傷主要發生在膝、腰、大腿,其次為骶骼、手部以及踝部等。兩者的損傷部位與其技術動作要求密不可分,例如自由式摔跤要求膝關節經常處于屈伸扭轉狀態,腰椎則時常處于過伸狀態。
2 業余摔跤運動損傷的原因分析
2.1 帶傷訓練以及比賽中所造成的損傷
在遠動員的傷情未恢復時,為獲得比賽機會或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相當一部分運動員會選擇帶傷訓練以及帶傷比賽,因此帶來二次運動損傷。從業余摔跤運動的特點角度出發,摔跤運動需要運動員直接通過身體上的接觸對抗,在平時的訓練以及教學賽中受傷幾率較大,帶傷訓練則會加重傷情,帶來永久性損傷。帶傷訓練的運動員由于處于受傷狀態,身體會不自覺使用未恢復的肢體,協調性受到影響,導致訓練動作不到位,引起技術變形,出現不科學的技術動作,加重傷情。
2.2 技術動作缺乏指導性與針對性所造成的損傷
摔跤運動講究力學原理的應用,用最小的力獲取最大的制衡力以便控制對方。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技術動作細節處理不到位,技術動作不達標將會引發引發關節等部位的疲勞積累,造成拉傷、損傷等現象。
2.3 缺乏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所造成的損傷
在訓練過程中,由于持續性的身體機能消耗大,兩個運動員在身體接觸時,身體恢復放松狀態不一致,在疲勞程度不同的情況下,一方的猛然發力較易造成損傷。同時,在訓練強度過大時,運動員注意力不集中,難度較大、要求較高的技術動作則會引發損傷。另外,教練員未對運動員的身體狀況詳細、科學評判,訓練計劃使得運動員長期處于疲勞狀態,運動過程中的勞累增加了傷病發生率。
2.4 運動員心理素質影響所造成的損傷
業余摔跤運動員需要在訓練以及比賽中承受較高的心理壓力,在面對對手的攻擊時,更需要在頭腦中快速思考以形成有效的技戰術策略,因此對于運動員的心理抗壓能力也要求較高。而心理方面一旦受到外界影響,較易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引發損傷。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持續的高壓環境易導致運動員不能很好地執行訓練計劃,造成更大程度上的心理負擔,影響訓練質量。
3 業余摔跤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3.1 科學、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制定系統性訓練計劃
教練員需要依據運動員的年齡、水平、競技狀態等指標,科學、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在運動強度上做到差異化對待,循序漸進,做好恢復性訓練,綜合考慮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身體的局部負擔,避免運動員在不同部位的損傷。例如,在分組對抗中,科學設定時間間隔,采用適當的放松練習緩解疲勞。同時,保障科學的訓練計劃更需要對個別技術動作有特殊要求,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合理安排運動量,加強基礎技術的訓練,改進訓練方法,提升動作的準確性。另外,在訓練開始前,做好必要的訓練準備,保證運動員符合訓練的基本要求,避免運動員帶傷訓練,以有效保障訓練質量。準備活動中,以跑步、關節操、拉韌帶等運動為主,使訓練由輕到重,由小及大,以達到訓練要求。
3.2 強化抗擊打訓練,做好運動員生化數據監控
業余摔跤運動中所具有的高強度對抗性特點,要求在訓練過程中保持較高的訓練強度,在訓練過程中加入必要的抗擊打訓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具有較高水平的技戰術水平與抗擊打能力,才能有效為摔跤運動員獲取較好的比賽成績做支持。同時,在訓練過程中,無論是體能訓練還是技戰術訓練,都需要做好相關的生化監控,了解運動員的生化指數變化,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以有效避免過大的訓練強度所造成的運動員疲勞,降低損傷幾率。
3.3 加強運動員思想教育以及醫療保障
業余摔跤運動員需要高度關注運動損傷,其運動壽命的長短將取決于年齡、競技狀態、受傷狀況等因素,加強運動員對運動損傷的預防意識教育,能夠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運動損傷。同時,運動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自律,對飲食加強管理,避免吸煙酗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做好身體機能保養,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適應環境,提升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3.4 加強運動員傷后恢復研究與必要措施干預
在運動員受傷后采取必要措施,對運動員傷情及時干預,延緩傷情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練員需要做好相關的應急措施,保障運動員在受傷后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救治,提升損傷恢復效果。同時,教練員需要依據運動員傷情,系統、科學做好傷后恢復研究,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提升運動員傷后恢復質量。同時,結合營養師給出的膳食結構,保證運動員的營養供應,加快運動員的傷情恢復,促進其早日重返訓練場。
4 結語
業余摔跤運動本身具有較高的對抗性,要求教練員依據現有的資源,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保證運動員能夠在體能訓練、技戰術訓練中獲得運動保障。同時,運動員需要加強自我防傷意識,嚴格自律,保障自身在飲食、作息方面的科學性,為保持良好的運動競技狀態提供身體素質上的支持。業余摔跤運動所具有的高度觀賞性在未來受眾面會更加廣泛,需要業余摔跤運動從業者共同努力,以促進業余摔跤運動整體競技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伯坤.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其處理措施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1):15.
[2] 王康.摔跤運動中損傷的有效預防及處理措施研究[J].體育時空,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