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摘 要:學習游泳,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多掌握一項技能,因此,被越來越多的院校重視,為學生提供學習游泳的場地、設施以及師資力量。學生學習游泳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游泳專項技術的學習以及體能恢復,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鍛煉身體素質。該文就游泳技能學習過程中的負荷強度對游泳專項技能和體能恢復的影響展開討論,希望對各大院校及相關機構的游泳教學以及學生和個人的游泳學習實際情況有所幫助。
關鍵詞:負荷強度 游泳 專項技能 體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G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23-02
培養高水平的專項體育人才,是我國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和促進運動員健康成長這項重要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專項體育人才的培養,游泳就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專項體育技能。在游泳訓練和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作為教學的一方,還是作為學習的一方,都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從事游泳訓練活動。在游泳專項訓練中,負荷和體能訓練和評定是最常見的訓練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以及身體素質。負荷和體能訓練的強度與游泳專項技能的培養以及學生體能的恢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訓練中教練員要對負荷和體能訓練的強度嚴格把握,以免負荷強度超過或未達到學生的體能極限,影響學生游泳專項技能的學習成果。
1 負荷強度訓練對體能恢復的影響
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的游泳專項技能水平,教練員要對學生的游泳專項技能學習進行了詳細的數據搜集和分析。其中平均心率可以精準反應出學生的體能情況,所以游泳教練員在訓練學生的游泳技能時,可以通過測試學生的平均心率,來分析學生的體能,并根據分析結果來安排訓練運動量和負荷強度。針對學生體能情況的差異,因材施教,制定針對學生個體的訓練計劃,可以更加精準訓練學生的游泳專項技能,更加有效提高學生的游泳技能,達到訓練目標。
對平均心率的把握,需要依據一定的標準。一般來說,在游泳專項技能的學習訓練過程中,以150次/min的平均心率數值,作為游泳測試的標準值,根據這一標準,對平均心率的強度做出規定:超出12~36次/min的平均心率為上中強度,小于126~150次/min的平均心率為下中強度。劃出平均心率的強度標準后,根據平均心率的不同,教練員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平均心率值,分析不同的運動訓練負荷量對學生個體的身體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游泳教練員要掌握訓練負荷量與平均心率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就能夠在游泳訓練中,有效控制和把握訓練節奏,精準把握學生的運動量和訓練負荷強度,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游泳專項技能訓練成果。
2 游泳技能同負荷強度之間的聯系
為了最大程度提高學習的游泳技能,在游泳訓練過程中,一般在正式開始游泳訓練的測試之前,都要先進行負荷強度訓練。負荷強度訓練與游泳技能訓練測試之間的比例一般為5∶1,也就是每進行5次負荷強度訓練后,進行一次游泳技能訓練測試。在不同的運動負荷下,游泳技能的成績也會不同,兩者之間具體的關系和變化規律,可以通過表1來表達。
3 負荷強度和心率恢復率之間的關系
在進行游泳訓練時,負荷強度會對學生的平均心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對學生的平均心率有著直接影響。在進行負荷強度訓練時,學生的心率會加快,而在訓練過后,學生需要進行體能恢復,此時心率會逐漸降低,直至恢復到與訓練前相同的心率為止。通過心率的一系列變化,可以計算出學生體能的恢復率,反映出學生體能的具體情況。
所謂的體能恢復,就是指單位時間內,訓練后的心率恢復到與訓練前心率相同的強度。在游泳訓練結束后,通過測試和分析學生的體能恢復情況,能夠間接通過學生的身體機能情況,推測出負荷強度對學生機體的影響。學生的體能恢復程度通過恢復率來判斷,恢復率的計算方法是:訓練前的心率-單位時間中降低的心率/訓練完成前的心率-訓練前安靜心率×100%,恢復率能夠較為直觀反能出學生的體能恢復情況,也可以間接表現出學生的身體機能狀況,是教練員對學生的身體機能進行判斷的重要依據數據,對學生進行游泳訓練和提高游泳專項技能成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訓練過程中平均心率和恢復期之間的聯系分析
不管是進行游泳教學活動的教練員,還是學習游泳訓練的學生,都非常重視在游泳訓練過程中對訓練負荷的評定。這是因為訓練負荷的評定結果,能夠較為直觀反應出學生的體能、游泳專項技能和身體素質等綜合情況,而對這些實際情況的掌握,能夠幫助教練員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對學生的游泳訓練給予科學合理的指導。因此,對訓練負荷的評定,對學生的游泳技能訓練和對游泳專項技能的掌握及提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學生在進行游泳技能訓練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訓練數據。
在進行訓練負荷的評定時,學生的平均心率對評定結果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對訓練負荷評定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因為平均心率是最基本的生理指標,將學生進行大量的運動訓練時,身體上的生理機能就會發生相應變化,直接表現在心率上。因此,心率是訓練負荷評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和數據。在進行訓練負荷評定時,一般采用平均心率這一數據來進行評定。平均心率的強度,與學生的運動量相關,平均心率的強弱,是學生運動量最直接的表現,也是學生負荷訓練作用于身體后引起生理機能上的直觀反應。
由于在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無法很好監測心率的變化情況,使教練員無法根據學生的心率反映來監測學生的身體情況,從而無法安排有效訓練計劃。因此,為了方便教練員更好了解學生的身體機能,以便根據學生的身體機能的實際情況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就要掌握訓練過程中,平均心率與恢復期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兩之間的關系可以分析,有效找出學生的身體情況,并有針對性指導其進行游泳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游泳專項技能的學習成績。
5 結語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改革逐步進行,近年來對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等因素,各大院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尤其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已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游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起著積極作用。為了保證學生通過訓練,得到更好的游泳成績,要在培養學生進行游泳訓練的過程中重注安全培養、科學培養。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運用知識和技術,通過科學分析,影響游泳訓練和游泳成績的相關因素,合理安排學生的游泳訓練計劃。而影響游泳訓練和游泳成績的相關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生理指標,這是有效控制游泳訓練過程,提升游泳訓練成績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楊勝梅.負荷強度對游泳專項技能和體能恢復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6):141-142.
[2] 黃輝.表象訓練理論在高校游泳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5):117-119.
[3] 向吉鵬.淺析游泳教學中提高學員游泳技能的對策[J].才智,2013(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