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國增
摘 要:散打運動有著極強的對抗性,屬于徒手格斗的項目之一。隨著散打運動的不斷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出現了較多運動損傷現象。運動損傷不僅會對運動訓練的系統性產生影響,同時也會給運動員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壓力。該文針對散打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措施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散打訓練 運動損 傷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37-02
隨著散打運動的不斷普及與發展,其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由于散打運動有著一定的對抗性,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運動損傷。散打運動是兩個人在一定條件下,按照相關的規則借助踢、打、摔等手段來進行對抗的一種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性競技體育項目。由于運動損傷時常發生,所以就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正常訓練和比賽。
1 運動損傷的原因
1.1 心理與思想上的因素
首先,由于運動員自身對運動損傷的認識不足,這樣也就很容易在訓練中出現重視不夠以及麻痹大意等現象。抱著僥幸的心理,對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認識不足,沒有做好預防工作,造成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發生。其次,在日常的訓練中,由于教練員等方面原因,沒有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得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與比賽中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預防,從而難以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在日常訓練中沒有及時提醒運動員造成運動損傷的一些注意問題。在出現運動損傷后,也沒有針對原因進行準確的分析,造成了經驗上的匱乏,從而使得運動損傷不斷出現。最后,由于運動員自身注意力等方面的影響,在訓練中很容易出現情緒低落以及焦躁不安等現象,這樣也就降低了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從而出現了損傷[1]。
1.2 準備活動上的不足
對于散打運動來說,無論是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有著極強的強度,要求運動員動作上的迅速,力量上的充足,幅度也要足夠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損傷。準備活動可以幫助運動員保證自身中樞神經系統上的興奮性,提高器官系統上的活動功能,保證人體可以從靜止狀態快速地進入到緊張的狀態中去,從而提高身體上的各方面能力。如果準備活動效果不理想,就會難以調動其他系統上的功能,使得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等功能出現差異,加大了損傷的出現。尤其是在氣溫相對較低的環境下,也就增加了運動員受傷的幾率,所以,在日常訓練中要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準備活動的有效性。
1.3 運動員自身訓練水平上的不足
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主要是針對身體素質、動作規范以及戰術心理等方面。其特點就是要求運動員自身具備良好的協調性、柔韌性、對抗性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如果在柔韌性、協調性、身體素質的訓練上存在不足,就會造成運動員出現動作遲緩、僵硬、不協調等現象,這樣就直接影響了運動員技術水平上的發揮,加大了損傷的出現。其次,運動員自身如果沒有掌握準確的技術動作,就會有多余的或是錯誤動作的出現,這樣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如在用拳擊打的過程中誤用大拇指擊中目標,就會造成自身拇指出現扭傷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骨折[2]。
1.4 實戰中防守意識不足
散打運動是一項對抗比較激烈的運動項目,如果運動員在實戰和對練中防守意識差,很容易被對方重拳、重腿擊中,從而嚴重影響實戰狀態,容易造成反應能力下降以及臨場應變能力的降低,難以實現有效的自我保護,造成身體出現受傷等現象。
2 散打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
2.1 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工作
在日常教育中要做好預防運動損傷的教育工作,并且在比賽或是訓練中還要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的理念。及時對運動的場地與設備等方面進行有效檢查,從而保證訓練的效果,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對于運動員來說,要及時掌握好相關知識,明確預防損傷的理論知識,在日常訓練中要做好防護工作,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對于教練員來說,要及時地觀察運動員的實際情況,當發現運動員出現不良心理時,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開導,調節好運動員的心態。最后,還要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工作,提高體育道德風尚,在出現運動損傷以后,要及時找出存在的原因,總結好經驗,避免下一次出現同樣的損傷[3]。
2.2 做好準備活動
對于訓練中的準備活動環節,其中包含了一般性與專門性準備活動兩種。還要保證準備活動的時間與強度,這樣才能提高準備活動的生理效應,如在訓練中準備活動要占據整堂課的1/3左右,其強度則要以心率達到每分鐘100~120次為宜,如果強度較小就難以滿足熱身的目標,如果強度過大,就會造成運動員出現疲勞感,從而直接對后期的訓練產生影響。在冬季,想要活動好關節與肌肉,要適當延長活動的時間與強度。
2.3 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訓練計劃的科學性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運動效果,也直接關系到運動損傷的產生。在散打訓練過程中,要嚴格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保證訓練從簡到繁,同時還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采取與時俱進的訓練手段。如果所采取的訓練方式過于單一與枯燥,很容易造成運動員出現局部負擔過大等現象,同時也會降低運動員自身的訓練積極性,出現身體上的傷害。其次,因為運動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如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采取區別對待的原則,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滿足訓練的要求[4]。
2.4 提高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與技術動作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同時也是避免出現運動損傷的重點環節。因此,在實際訓練過程中通過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提高,可以引起不同的生理生化變化,實現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進一步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同時,要在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做好專項素質的訓練工作。其次,在散打訓練過程中需要運動員具備一定的速度、力量以及協調性,加之散打技法的十分多樣,所以,在實戰中就會出現多種變化,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掌握扎實的基本技術動作。只有真正掌握好正確的技術動作要領,才能保證動作上的規范性,從而在實戰中達到自由發揮,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
2.5 做好實戰對抗訓練的安排工作
在開展實戰對抗訓練的過程中,要將技術相近與體重相近的人組合在一起,如果技術水平之間差距較大,就會造成反擊機會不足,甚至不能實現有效的防守,這樣就容易使技術相對較差一方出現運動損傷。如果體重上存在懸殊,就會出現力量差距較大以及抗擊打能力差距較大等問題,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5]。
2.6 做好易損傷環節的練習
通過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做好易損傷環節的訓練工作,不僅可以提高易受傷部位的功能以及抗擊打能力,同時也可以實現預防運動損傷的目標。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運動損傷主要部位有腕、膝、腰等部位。比如:在避免腰肌勞損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好腰背肌上的訓練工作,同時還要做好腹肌上的訓練。運動員不僅要做好易損傷部位的訓練,同時還要盡可能地提高自身的肌肉力量,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柔韌性、靈活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抗擊打能力,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散打運動中,想要避免出現運動損傷,就要做好預防工作,認識到這一環節在訓練中的重要性,找出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總結經驗,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手段及預防方案,幫助運動員擺脫運動損傷的影響,提高訓練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科.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與預防[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27-130.
[2] 李昌錦.青海省普通高校武術散打教學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體育時空,2016(1):138-139.
[3] 孫強.武術散打運動員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J].搏擊·武術科學,2009(2):55-56.
[4] 李強.李華.武術散打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潛在原因分析及對策[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7(26):99-101.
[5] 宋宜清.武術散打專項學生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以贛南師范學院為例[J].體育時空,2015(1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