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蓮
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生活方式和個人的發展。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最佳時期是幼兒時期,除了家庭對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有重要影響外,學校也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場所,也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園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文明行為和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效配合。
一、杜絕溺愛,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古人云:“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就說明從古至今,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應該從小抓起。幼兒園老師經常會發現幼兒在家庭和在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現象,在幼兒園里,往往表現得比較聽話,能積極的做自己的事情;而在家里家長反映孩子任性、依賴性強。還有許多家長溺愛孩子,把養育當做教育,使得幼兒只知索取,不知給予;只知獨占,不知分享;只知被愛,不知愛人。所以,為了養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杜絕溺愛。
二、利用幼兒的“閃光點”,正面鼓勵,幫助改掉不良習慣
人無完人,每個幼兒都有他們值得表揚的地方,有自己閃光的一面,有些人兒雖然沒有養成良好常規習慣,讓人格外費心,而且還會對其它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對這部分幼兒過多地用批評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辦法是運用正面鼓勵,積極引導。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叫黃家和,他很乖巧,每次上課特別認真,就是膽子特別小,每次第一個來幼兒園看見老師在,都不敢進教室,要等好多幼兒來了才趕進來。我沒有批評他 ,在每次上課的時候,對他每一次認真的表現,我都積極表揚,他聽到表揚后非常的開心,然后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我就會悄悄地跑去和他交流,夸他在活動課上表現的真棒!在每次離園時間,我都會當著他家人的面夸他今天上課的表現,不但認真聽講,而且還積極回答提問。我看到黃家和得到表揚后特別開心。幾天之后,我發現他的自信心增加了不少,一個人也樂意進教室了。所以,及時地對幼兒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好表現的欲望。
三、如何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呢?
教育對于3~6 歲的幼兒來講,他們的自控力差,知道該怎樣去做,但往往搞不清為什么要這樣做,常常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好的行為習慣得不到鞏固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老師們常常要根據班上實際情況,有目的地設計一些活動,強化幼兒的行為。
我利用音樂活動《人人叫我好兒童》《客人來了》,通過有感情地歌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語言課上,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意義,根據不同節日的名稱和含義,我分別創設相應的活動進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婦女節培養幼兒尊敬媽媽、關心媽媽、懂得感恩的品行.
充分利用游戲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期可塑性大。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為此,我們要求各班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如:“小超市”、“寶寶商店”、“小醫院”、“小巧手”等,讓幼兒隨時都有機會在活動區參加活動,使他們在與同伴的相互交往中逐漸鞏固禮貌用語,學會熱情地接待客人這樣。幼兒的良好行為經過多次重復,自然而然地、習以為常地形成與習得。
寓養成教育的內容于一日生活之中幼兒養成教育的培養有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深化的過程,要長期細致反復地進行。如在文明禮貌習慣養成教育中要求幼兒早上入園向老師問好,離園時要說再見,這個習慣的培養就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反復練習,促使幼兒的認知結構不斷重組與建構才得以培養起來的。
教師言傳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幼兒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習得社會行為。教師的言談舉止給幼兒以耳濡目染的影響,在教師的潛移默化長期熏陶下,幼兒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并以此來檢驗和調整自己的行為。
家園密切合作,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目前,學前兒童養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家庭對兒童養成教育的忽視。
開展教科研活動,有效保障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健康成長?我深刻認識到要以教科研帶動教育教學。教師是教科研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專長,對養成教育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探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四、組織
幼兒園應該多組織活動,增加與家長見面交流的機會。家長參加的幼兒園的活動是家園合作最面對面的方式。這不僅可以是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保育和教育幼兒的能力,配合幼兒園對幼兒進行良好育和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還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增加孩子的感情。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可以有多種類型:
1.幼兒匯報表演
家長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幼兒匯報演出,讓家長在看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感受孩子成長中的歡樂與收獲
2.公開課
家長參與到教師的課堂中,充當評委,了解教師教育幼兒的方方法,并能學習到很好的育兒知識。也可以提出意見,教師與家長互相學習為教育好幼兒共同努力。
3.開展親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可以讓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親眼睹幼兒在園的表現,了解自己孩子與其他幼兒之間的差距,同時也增加了父與孩子之間的親情,增添了樂趣。
4.家長見面會
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會,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家長的需要,向家長系統講授科學育兒的知識,根據家長對教育子女的難題進行咨詢,切實提家長的育兒水平,密切家園聯系,共同教育好幼兒。 總之,家園合作活動的開展密切了家園之間的聯系,加深了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能使家園溝通順利開展,并能優化家長的教育能力結構,使家長真正成為新時代幼兒教育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