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梅
提起閱讀教學,我曾經和很多老師一樣,首先想到的就是拓展、煽情,讓課堂出彩出高潮,立足大語文觀,發掘語文學科濃濃的人文價值,這樣的閱讀課堂本沒有錯。但是近幾年來的閱讀教學實踐中,我漸漸發現,過于注重內容與情感的升華,忽略了語言文字的學習與運用的閱讀課堂,尤其是這樣的低年級閱讀課堂,是空洞的,低效的。
那么,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怎樣進行會更有實效。
一、隨文識字,扎實語言文字訓練
從事低段語文教學,在傳授知識方面不需要花費太大力
氣,但是孩子年齡小,沒有形成良好的語感與閱讀習慣,所以在孩子心理和學習方法的研究上要下功夫。結合教學要盡快縮短孩子的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距離,高度重視識字、寫字、學詞、學句的教學。低段語文主體課文的教學主要有兩類——歸類識字和閱讀課文,不管我們進行哪一類課文的學習,都要緊緊扣住識字寫字,培養語感,積累語言這一重點,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簡簡單單上好語文課。
閱讀教學中落實識字任務,我比較喜歡的途徑是隨文識字。下面是我在執教教科版一年級下冊《送陽光》一課中的隨文識字的幾個教學片段:
在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后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送”字?學生想到編兒歌、熟字加偏旁等方法。交流后讓學生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個字,隨著課題就解決了本課要求會認寫的生字。
在學習句子“她的奶奶腿壞了,不能出屋……”時,引導:“她”指的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引導學生根據不同偏旁區分:她、他、它的用法。
認識“腿”字是這么處理的:
師:瞧瞧這個腿字是什么旁?
生:月字旁。
師:猜猜看月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關系?
生:月亮。
生:人。
師:不對,和肉有關系。因為在象形文字中,月和肉字特別像,所以做偏旁時肉就寫成了月(課件演示)。象腿這樣和身體有關的字大多是月字旁。隨即拓展認識:臉、腳、腰等字。
低段閱讀教學中不但要落實識字,更要讓學生隨文理解詞語,并學習運用。在《送陽光》一課中,我重點帶領學生理解了“燦爛、沐浴、直奔”這三個詞語,方法如下:
師:當朝陽照耀著大地的時候,你敢看陽光嗎?
生:不敢,因為陽光太晃眼了。
師:是啊,此時的陽光很強烈,很耀眼,所以我們可以說是燦爛的陽光。(出示詞語:燦爛)除了說燦爛的陽光,還可以說燦爛的什么呢?
出示圖片:星光、燈光、笑臉
生:看圖練說詞語——燦爛的燈光、燦爛的星光、燦爛的笑容。
師:(播放金色陽光照耀大地的動畫)想一想當燦爛的陽光從上面射下來時,就好像我們洗澡時水從上面流下來一樣,這時,我們可以用沐浴來形容。學習并理解詞語——沐浴。
對于詞語“直奔”的理解,我則讓學生從門口做一個直奔老師的動作,直觀感受。
總之,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低段閱讀就要抓準這一教學重點,在閱讀教學中扎扎實實地進行好語言文字的訓練。
二、以讀為本,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閱讀興趣是課標中閱讀目標的首要任務,可見其重要性。低段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求不能過高,不能讓學生由于害怕就不敢讀。要采取多種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都能主動去讀,把閱讀當作樂趣和享受。因此每次閱讀之前我都設置導入情景,或者質疑激發興趣。
例如《送陽光》一課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閱讀的:板書課題后,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這樣安排不是追求一種形式,而是本課題目很有質疑空間,很能調起學生讀書的興趣。生活中送鮮花、送水果、送祝福,為什么要送陽光呢?怎么送陽光呀?送到了嗎?這確實是孩子們讀過課題在他們頭腦中所浮現出的問題,借助這些質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而且全課教學就是圍繞課前學生們所提出的問題而展開,對于誰送?給誰?為什么送?這樣學生能自己弄懂的問題,讓孩子們通過自己讀文找到答案,我在課上就沒有過多講解。而對于怎么送?送到了嗎?這兩個關乎到文本內涵的問題,則帶領學生進行重點感悟。學生會的不講,課文該講的不放,這是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更是尊重學生學習的表現。
有了讀書的愿望,教學中安排多次讀,以讀為主,在讀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因為一年級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語感,所以我經常采用跟讀方式來指導孩子朗讀,就是我大聲讀,孩子小聲讀,跟著體會句子的停頓、語氣,幫助學生克服唱讀,以及破詞、破句的不良現象。對于文中的重點句子進行指導,如疑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讀法。有時我還會結合課文,讓學生進行補白想象,像《小壁虎借尾巴》《小馬過河》等課文角色較多,情節生動,我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之后進行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教學的樂趣。在指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朗讀中,讓學生有所知,有所感,體會作者蘊涵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對于文本意義的理解,以學生的自主閱讀、整體感悟為主,輔助以教師點撥、補充。
三、走出課本,豐富閱讀教學內容
“樹立開放意識”是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之一。生活處處皆語文,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合理開發課外學習資源,這也是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如教學《風》一課時,我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操場上、生活中去觀察,尋找風的足跡。并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發現按照課文的語言格式,進行詩歌仿寫。這些活動可以說是閱讀教學的延伸,是課內與課外學習的有機融合。這樣的安排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總之,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它的宗旨是扎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效途徑是隨文識字,最佳手段是以讀為本。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語感,在情境中閱讀,在閱讀中扎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把聽、說、讀、演等相機結合,為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他們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