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勇
有資料顯示,在我國有20%左右的未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品格行為問題,如厭學、說謊、獨立能力差等各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問題,這些品格行為問題嚴重影響著兒童自身的健康發展。父母是兒童發展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品格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擬對家庭教育對孩子不良品格的成因及對策展開討論。
一、當前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錯誤的家庭教育觀念
1.家庭教育態度不一致
家庭教育態度不一致,主要表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一致,也就出現了所謂的慈母與嚴父或者是慈父嚴母,這樣的情況皆隨處可見。 在這樣矛盾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孩子接受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自己的行為舉止常常同時得到肯定與否定的評價,而孩子為了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適應下來,孩子就必須要不斷的將自己的認知行動進行心理調整,而最終結果易使孩子養成兩面性的人格,成為缺乏責任感的人。
2.父母過分的溺愛或者是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
在中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不少家庭孩子對于父母永遠是排在第一位,不顧要求合不合理只是一味給予滿足,導致他們養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感,形成諸如蠻橫無理、不思進取等性格和不良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品格發展。還有些父母自己外出打工,留下孩子與爺爺奶奶同住,讓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而爺爺奶奶年紀較大,想管心有余而力不足,長此以往孩子因無人指引,會變得不懂禮貌,行為舉止不端正,養成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
3.父母教育態度專制,對子女期望過高
自古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占用孩子周末時間,讓孩子參加各類培訓班,但從未問過孩子是否對這些感興趣。這種獨斷專行的方式不僅無形中給孩子產生了巨大的壓力,還讓孩子們失去了學習和參加課外活動的興趣。甚至還有些家長認為體罰也是孩子走向成功道路的必備品,致使孩子在“絕對服從”的高壓環境中形成自卑、畏縮等不良心理品質。
4.錯誤的教育時間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起始階段,在這一時期內,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都將對幼兒日后健康品格形成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一些家長往往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怎么做,由得他吧,從長大以后,他們會懂得怎么做的。其實,當孩子形成品格習慣的時候,以后想要改正,是很難的。所以,不要出現問題才教育,不要孩子大了才教育,教育要從小抓起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
(二)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
1.不良的家庭氛圍
家和萬事興!相反,不良的家庭關系是直接影響孩子品格健康的重要病因。父母的不和、互相之間打罵,容易讓孩子處于缺乏安全感,對孩子的品格健康成長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見了父母之間永不休止的“戰爭”,心里會感到十分害怕,慢慢地就會變得非常膽小,自卑、孤僻、內向。所以,孩子身上發現的品格心理問題,做家長的首先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2.不好的示范作用
對兒童來說,家長的形象是高大的,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的行為榜樣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兒童的品格發展。如果父母做事優柔寡斷、好吃懶做等等,那么家庭氛圍的種種缺點就會傳染給孩子;父母愛讀書看報,那孩子也會效仿父母努力學習;父母熱心、鄰里關系處理和諧,那孩子也就心胸開闊……其實,父母的言行舉止在無形之中直接影孩子的一言一行,我們經常說言傳身教,也許就是如此。
3.不當的溝通方式
家庭教育是家長與孩子有雙向互動的過程。但是,在我國,許多家長由于文化知識淺薄,加之受傳統觀念影響,始終認為自己真的就是一家之主,孩子只是自己發號施令的對象,而所謂的家庭教育也無非就是展示自我的舞臺。長期如此,無疑導致了家庭教育中的多個問題:缺乏溝通,出現兩代人嚴重的代溝;缺乏關愛,淡化情感……長期如此,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淡疏,必然會影響今后健康品格的成長。
二、改進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品格成長的對策
1.端正教育意識,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
家庭里父母的教育觀念必須要取得一致性,才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至于如何取得一致性?這就要求家長們仔細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怎樣教孩子才會接受,哪里有需要改正之處。為了教育觀念的一致性,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學習,可以同其他家庭成員進行交流,彼此之間交換互相的想法,有異同想法,可以進行討論,最后達成共識。
2.減輕孩子身上過多的壓力、負擔
現今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經常會對孩子提出了不切實際的期望和要求,雖然對孩子是賦予全部的愛,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沉重。家長要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在此基礎正確地教育他們。對于孩子而言,獎賞是他們的最愛,每一個好孩子都是被夸出來的。在美國的家庭里,家長會同意孩子隨意拆下家中的電器,來搞明白自己心中無法理解地謎題,甚至會鼓勵他們和信任他們能夠解決問題。可見,父母和老師的鼓勵與信任對孩子的重要性。
3.創建優良的、溫馨的家庭環境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孩子們需要在無心理壓力的情況下,才能夠最好地發揮最大潛能。故此家長要與孩子親近,創建溫馨、民主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見解。父母就要把孩子當成平等的朋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將心里話向家長傾述,家長可以從中知道孩子的想法,當中發現有什么不對的,及時引導,指引他們向好的方向發展。
4.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家長要善于努力學習,這樣才能引導孩子的學習,同時也是為孩子作出學習的榜樣。平時家長在學習過程中要是遇到困難,要自己獨立思考,實在解決不了時,也能夠虛心求教,這樣的學習態度在無形中慢慢的影響這孩子,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三、結束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解決孩子家庭教育問題任重而道遠。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上,要從早抓起,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創建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以促進孩子健康品格成長,使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