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純安
在計算機發展與普及過程中,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以文字、圖片和音頻等形式將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此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教師要合理采取教學方法,保證充分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運用的優勢
信息技術有著多種優勢,可以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能夠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很多不足之處,讓每個學生都有認知的材料與途徑,避免出現“重共性輕個性”的問題。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和多變化的呈現出數學知識,讓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具體。這樣學生不僅學起來輕松,教師也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整個數學課堂教學氛圍變得非常生動、有趣,能夠將學生的目光吸引進來,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思考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運用的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這樣學生才有學習的動力,這點對小學生而言特別重要[1]。教師要營造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和諧與愉快,能夠快樂、輕松學習知識,并積極主動開動腦筋,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同時敢于將自己的疑惑提出來,積極進行創新。通過提高對信息技術的利用率,能夠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獲得提升,為情境創設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起來,對平行四邊形向長方形轉換的過程進行演示,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到裁剪、平移和拼貼等過程中,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并有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平行四邊形的底為拼成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為拼成長方形的寬。教師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生由于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為長×寬,因而能夠將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來,即底×高。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信息技術直觀優勢發揮出來,確保滿足學生的思維特征,將學生帶入到熟悉的生活情節中,增強他們的體驗。這樣既能夠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出來,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二)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探究
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懷疑,勇于將自己的猜想提出來,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應該滲透對學生質疑與反思等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并及時將不懂的問題提出來。這樣學生將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創造力也將獲得長遠的發展。為實現這個目標,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制作生動、形象的數學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學材料,營造生活化的情況,通過直觀、形象的演示,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看法提出來。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談論,共同得出答案,自己動手解決問題。例如:在“植樹問題”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如下課件:“一條道路長為30m,兩旁都要植樹,間距為3m,一共可以植樹多少棵?”學生看到這個題目以后,一般會計算得出10棵,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想象這個答案是否正確,并讓學生觀看大屏幕,再現了當時的情境。學生在直觀觀察了以后,知道了錯誤的所在,對植樹問題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思維處在快速發展的時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過于復雜抽象,學生學習起來難度很大[2]。為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并對學生的各個感官產生強烈刺激,有利于順利完成重難點教學任務。例如,教師在講解“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要想每個學生都牢固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利用信息將圓畫好,之后將圓分為兩個相同部分,每部分由16個小份構成,借助動畫,讓這兩部分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在反復播放視頻以后,學生可以了解到拼成的圖形和之前圓面積相等。此時教師要再次讓學生細心觀察,并將觀察到說出來。提問:“該近似長方形的長、寬與圓有怎樣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逐步將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來,從而順利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也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運用信息技術,實現鞏固提升
為解決學生思維上的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全身心投入教學活動中,自主思考問題,解決疑惑,這樣能夠有效掌握到知識,不再感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自身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例如,在“角的認識”教學過程中,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畫角。教師若是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則學生容易出現走神的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起來,為學生演示畫角的步驟與主要方法。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新穎,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放在課堂上,對數學知識也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教師應要求學生獨立畫角,學生由于有了直觀的認識與感受,因而都能夠掌握畫角的方法與需要注意地方,通過實踐操作,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也達到了提升的目的。可見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輕松學習知識,是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
三、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了極其關鍵作用,可以通過形象的畫面展示數學知識,讓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有效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同時教師還要從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除非,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與措施,從而保證將信息技術最大化教學功能體現出來,從而逐步完善小學數學的信息技術體教學,實現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