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珍蘭
一、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現狀
(一)教師對班級自主管理的忽視
面向許多小學班級的班級管理,許多教師都是憑借著自己的意愿去進行班級管理,學生根本上沒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由于長期在專制和獨斷的班級管理模式下成長,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薄弱,對自身管理能力,以及獨立的能力較差,小學班級管理嚴重偏離“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二)班級自主管理受到傳統班級管理模式的影響
許多教師都是在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下學習成長。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以教師的管理為主導,在班級自主管理中教師難免會用傳統的方式去管理班級。教師只有多了解有關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方面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
二、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現狀的成因分析
(一)家長未能支持孩子參與班級自主管理
家長也未能認識到孩子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的作用。許多家長也認為孩子參與班級自主管理是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家長對孩子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不支持,使得教師不能在班級自主管理中放手給學生管理,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進行阻力重重。
(二)教師對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認識不到位
教師對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認識不深,未能認識到學生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思想是成績至上,并時常限制學生的獨立時間,學生許多自由的時間都被用來學習,班級管理的進行全由教師決定,大部分學生未能認識到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重要性,更無法參與到班級自主管理中。
三、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意義
(一)學生為班級管理注入活力
學生參與到自主班級管理中培養了學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從小樹立自立的人生觀。學生是獨立的人,具有自己的思想意識,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式,學生看的最清楚,感受最深刻,給學生一個管理的機會,為班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二)班級自主管理對學生的發展作用
讓學生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覺悟主人翁的意識,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充分發揮學學生生的內在潛能。從班級管理中提高自身的解決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新課改對班級自主管理的要求
(一)學生自我發展的主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決定學生學習的效率,學校的一切教育要發揮學生內因的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所提倡的班級自主管理,實際就是為學生創造一種寬松和民主的環境,體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新課改的提倡下,學生要變成學習的主體,主動尋求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由被動灌輸,變成主動學習,由無意識學習變成有意識學習。
(二)教師以全面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 教師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實際順應了新課改的新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下,學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發展,責任心的加強、意志力的培養。全面評價學生既順應了改革,又促進了改革。以全面的評價方式去評價學生,給班級自主管理的發展預留了很大的空間。
五、小學班級自主管理的策略
(一)創建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氛圍
1.提高小學生對班級自主管理的認識
在小學時期,小學生慢慢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以及思想意識,這種意識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慢慢的加強。小學生處于這個思想意識培養的的關鍵時期,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有關自主班級管理方面的思想引導,讓學生意識到自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積極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力,為他們以后適應社會的競爭壓力鋪上平整的道路。
2.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自主參與班級管理思想教育
教師在平時要多組織并且多創造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環境,在平時也要做好班級自主管理的幕后監督,發現班級自主管理進行存在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獨自去解決。在班級管理進行時,教師要大膽并放手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并且要以客觀的方式去評價管理的運行效率。
3.學生要積極樹立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意識
學生樹立自主管班級的思想順應改革的時代要求,把班級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身心得到發展,個性得到凸顯,也讓他們從班級自主管理中實現自己內心的需要。學生樹立班級自主管理的意識,從小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提高他們自身的應變能力,解決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適用的人才。
4.家校合作共同支持學生參與自主管理
家長對孩子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態度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家長的配合認可,只有家長深刻地認識到孩子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獲得的發展,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班級自主的管理。家長時常給孩子多一些精神以及話語的鼓勵,給他們更大的動力實踐并參與班級自主管理中。
(二)加強班級各方面的建設
1.建立班級自主管理的制度要求
建立合理的班級自主管理制度可以規范學生的行為。班級自主管理制度以學生的想法來草擬。當面對一些較為冒險的,合理的管理班級自主管理的行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學生起到了約束的作用。班級自主管理制度的的建立是實行班級自主管理的基礎,一切班級自主管理的行為沒有絕對的自由,要產生自主管理的成效,必須要有規范其行為的制度。
2.加強班級自主管理的監督
班主任與學生可以進行搭檔合作,共同討論管理班級的策略,教師從學生的接觸中得知學生班級管理的思想,一旦發現不合理或思想走偏及時進行糾正。一切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由大部分學生來決定,所以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的作用是巨大的。
(三)建立合理的班級自主管理的評價體系
合理的班級自主管理評價體系是班級管理進行的有力動力。參與,組員的自主管理能力有沒有提高,評價的時間是一個月一次小評價,學期結束后再進行一次學期總結評價。在評價中,組員發表管理心得,從管理中學習到了什么,自身什么方面得到了提高。對于班級自主管理的部分,一個月時間為期限進行分工以及組員的調整,給予學生各方面管理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