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紅
“未來的學前教育將積極倡導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組成的‘金三角,全面地、積極地影響兒童的發展?!币恢Ц咚刭|的師資隊伍和一支高素質的家長隊伍以及由他們共同努力創造的、幼兒教育環境組合成的“三角形”教育板塊,給幼兒園帶來現代教育的生機和活力。具有特色的家園合作教育的大教育觀,是幼兒園職工們和家長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其合作模式,深受家長的高度評價。
一、創造家園家園教育一致性的教育環境
如今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倍受龐愛,很容易滿足孩子在物質環境上的需求缺忽視精神環境的營造,與此同時,又普遍存在“望子成龍”的心態,送孩子進幼兒園的初衷就是依賴該幼兒園,很省心地讓孩子得到好的照料,多學點知識,使孩子有一個好的起點,天天想著孩子的學習與發展,但不太注意自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配合,是家長們的共同心態。針對新入園幼兒家長的這種心態,及時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變重幼兒園教育,輕家庭教育的觀念為家園共育,變重知識技能的傳播,輕全面發展教育的觀念,為培養“完整”兒童;變重上課,輕游戲的觀念為“玩中學、學中玩”。她們深知,教育觀念的轉變既要靠社會大教育觀念的轉變,又要靠幼兒家長觀念的轉變,我們以家長學校、家長座談會等形式,請專家、請歷屆學生的家長講理論、敘經歷、幫助家長正確樹立兒童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家庭教育納入幼兒教育的整體之中,形成“幼兒園-家庭-社會”一體化教育的格局。在大教育觀念的啟蒙下,家長們都會感到自己原有的、觀念上某些誤區,萌發出與園方教育方針日趨一致的、對孩子未來發展的新的期盼,這種強烈的期盼,為家長們主動地、積極地甚至迫切地參與家園共育活動提供著無窮的動力。
二、促進家園共育環境的重要作用
(一) 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積極“參政、議政”
開學前,家長可以到幼兒園詢問本學期幼兒園、年級及班組計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意見一和意見,是計劃的內容具有豐富的家園共育成分,使家園共育真正成為幼兒園管理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每學期末我們都會召開家長委員會的會議,向家長總結上半年的工作,并通過總結會,對幼兒園的家委會工作做一個全面的評價,看到優點,找出問題。并報告下半年度的開展工作計劃,并讓家長委員會成員參與到工作中。
(二) 家園共育,互相涵蓋、互為補充,卻又相對獨立
家長清楚自己在共育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積極配合幼兒園、年級組、班級工作,而不是盲目地、被動地、浮面地、蜻蜓點水似的參與;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家園共育活動,卻又不是替代幼兒園和老師們的工作和作用。使家園共育活動配合得更加默契,使得家庭教育成為幼兒園的繼續和延伸。
(三) 為幼兒園開展共育活動
幼兒園的家長來自社會各個階層,不乏的社會關系及基礎,這些家長以開拓孩子的視野,增加孩子對大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培養孩子的探索,求知意識為目的,積極策劃園外的共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家委會搭建家園的合作橋梁
廣大幼教工作者都探討各種增強家園溝通和合作的方法及途徑,以期使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保持和諧。幼兒園的家長工作能夠健康、積極發張的動力和原因是家長們希望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活動實踐中來,并成為家園共育活動中的一個主體,這是幼兒園家委會存在的必要性和家委會具有旺盛生命力,這需要幼兒園因勢利和有意識的協調,更使每一屆家委會工作都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為幼兒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織。家委會都需要明確其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和要求;協助幼兒園工作,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幼兒園組織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為此,幼兒園相應制定了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章程,使家委會自工作之始就向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幼兒園的家長委員會分為三級委員會,即園部家長委員會,年級家長委員和班級委員會,人員的產生均來自自薦和推選兩種方法。
(一)家長委員會參與幼兒園的管理,促進幼兒園整體水平的提高
家長委員會參與幼兒園管理主要體現在:對幼兒園每學期園務計劃的審議,提出建設性意見。
(二)協調家長、教師、幼兒園三者的關系,使他們成為合作的伙伴
雖然教育孩子的共同責任把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緊密地聯系起來,但在實際工作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分歧,如有的家長對收班費問題有意見;有的家長覺的老師可能對自己孩子要求“太嚴”,總是反映孩子的不足,卻很少表揚自己的孩子等。這類問題直接向教師提及甚不方便,不說又感到困惑,他們可以把這些問題給到本班家委會成員,再由家委會成員向老師提出,減少了家長直接對老師提出問題的困惑。
(三)做好學期末的家長評議總工作,及時反饋家長的意見
幼兒園的整體工作水平,以及班組保教工作的質量水準,家長最有體會,也最有發言權,因此,在學期末家長評議幼兒園的,評議班內教師的工作是必不可少。評議的內容包括幼兒園的管理、保健、伙食、教育等各項工作,并對本班保教人員的工作,為人師表,對幼兒的生活照顧、教育工作及對家長的態度等進行全面評議。家委會成員負責收集這些方面的意見,匯總分析,并向幼兒園轉達,真正起到了家長與幼兒園、與教師在信息的收集、評價、反饋、調節方面的紐帶作用。
形成家園共育的氛圍,幼兒園和家長雙方都應轉變觀念。一方面,幼兒園要轉變主要依靠自己完成保教任務的觀念,教育的封閉性為開放性,要主動采取措施,調動全體家長的積極性,形成關心幼兒園教育的、代代相傳的風氣。另一方面,家長要對傳統觀念中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進行現代性反思,切實生“親”和“師”,養和教育的責任全方位地承擔起來,只有家園雙方達成上述共識,家長和教師才能共同將教育的視角瞄準當代教育思想和現實社會,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上保持主動的、密切的聯系,“家”“教”關系才能變成魚水關系。讓我們和家長們不斷地譜寫家園共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