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靜
所謂朗讀,就是用富有感情的聲音將文字展現出來,在反復朗讀的同時用心感受與體會,體會到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小學生身心發展程度低,在閱讀時難以集中注意力、注意持續時間短,通過朗讀則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口、耳、眼、腦各器官,維持注意力,從而對文章加深記憶。因為不同的學生,其心理特征、審美情趣、生活基礎等都是不同的,其在朗讀時所產生的理解與感悟也是不同的,因此個性化朗讀必然會融入學生的個性化差異,讓朗讀行為更具有思想性、創造性與審美性。
一、個性化朗讀概述
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文章語言中存在的情感共鳴與形式美感。因為它不只是單純的將文字用聲音表示出來,還需要學生用語言表達出文字所蘊含的意境與情感,所以朗讀更具有美學意義。個性化朗讀是朗讀的高級形式,它立足學生的獨特體驗與個性化思維,個性化表達文章,達到披文入境的效果。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個性化朗讀,不僅能提高學生主體意識以及學習積極性,將閱讀與感悟統一起來,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還能滿足學生個性化與社會化的需求,保證學生身心健康。不僅如此,它還能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綜合審美、理性思維與口語表達等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其一,不同的學生對同一課文內容因情感體驗與生活積累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但教師基于應試教育影響,對課文內容意義制定了機械化、統一化的標準,這不利于個性化朗讀的推行。其二,個性化朗讀對學生朗讀后的個性化體驗非常重視,然而讓部分教師片面注重文章思想、文章主題以及字詞句的講解,忽略了個性化朗讀的重要性,對朗讀僅采用跟讀、帶讀以及統一讀等形式,這對培養學生朗讀興趣與提高語文素質非常不利。其三,部分教師雖然為學生提供了朗讀的時間,但缺乏對學生朗讀方式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朗讀效果進行評價。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落實個性化朗讀的策略
首先,選擇適宜個性化朗讀的材料。學生在教學中發揮著主體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根據教學需求以及學生實際來展開教學。在朗讀教學時,是否要進行個性化朗讀不取決于教師自己,而是由教學內容與學習實際情況來決定的。其一,一般而言,要按照文本內容來決定采用何種朗讀形式,不是所有課文都可以進行感情朗讀,當課文語言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開放性較強且存在深層意義,方可進行個性化朗讀。其二,要按照文本形式來決定是否進行個性化朗讀,詩歌不僅文質兼美,而且行文流暢,具有形象性、節奏性與層次性的美感,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重音、停頓、緩急與語調等方面的訓練。散文與小說具有清新、含蓄等方面的特點,可以對學生進行慢讀與快讀等訓練方式,通過朗讀來感受語言內涵以及作者內心世界。其三,要選擇簡潔明了、意味深長、結構優美的段落,例如對話、優美句、哲理性較強的句子。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朗讀文本會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自身情感與知識積累滲透進去,不同的學生會在相同的語言信息中產生不同的體驗與感悟,因此個性化朗讀存在著多元并存的特點。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朗讀的個性化,只要學生與文本實現了情感互動,并全身心投入其中,無論學生采用了何種朗讀方式,教師就應該給予支持與指導,不得用參考書上的標準模式去限制他們。例如在朗讀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和自己長時間分隔的異地朋友,學生在朗讀時自然會將自身感情融入文本中,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內心感受,并達到較高的教學質量。
再次,要以學生把握與理解課文為朗讀基礎。每篇課文都會有固定的情感與主題,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對學生加強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與體會文本的整體情感與意義,體會到文章的節奏起伏與整體意義,之后方可進行個性化朗讀以深化理解。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充分反映了人的精神與現實生活,能對學生情感、氣質與個性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小學生身心發展階段較低,難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情感,因此教師在課文教學時要對分析講解課文情感予以重視,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情感,并保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能傾注自身感情,與作者實現情感共鳴。例如,《她是我的朋友》,該文章贊頌了友情,教師可讓學生在朗讀時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
最后,要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朗讀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與感染力,能充分展現文章的語言藝術魅力。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讓學生能夠在朗讀中發揮出更好的效果,例如重詞輕讀、顫音讀法等,并讓學生對聲音高低變化、重音字加強重視。除此之外,還應采用多種創新方式來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例如,競賽朗讀法、表演朗讀法、教師范讀法,保證學生能夠對課文朗讀具有充分的把握。例如,在教學《西門豹》時,該文章以對話居多,教師可以抽選出幾名學生上臺表演,分別擔任西門豹、老大爺、巫婆、鄉紳等不同的角色,教師負責獨白部分。不僅如此,教師要實時跟蹤評價朗讀效果,并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當學生完成個性化朗讀后,教師應給予鼓勵與贊揚,并有針對性的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給予具體評價。
個性化朗讀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加強理解與感悟,促進學生的多素質與多能力綜合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學習主體性,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朗讀的情境與平臺,選擇適宜的朗讀材料,并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在激發學生朗讀熱情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