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林
一、案例背景
(一)語文素養對培養語文思維的要求
語文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實踐性課程,思維品質是語文素養強調的語文能力之一,《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要使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就應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之一是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語文老師在語文識字教學中,靈活應用思維導圖,會產生多枝關聯,帶來多重聯想,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及作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抽象思維形象化、由一個節點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鏈接由中心發散出成千上萬節點的代表字字詞、想法等所有關聯項的圖解方式。
語文學科雖以情感性、整體性和實踐性為主要特點,但也有其學科思維的個性特征,即“語文思維”,尤其小學階段對字、詞、句的學習和運用,它們是由小到大、由內向外、相互關聯的發散性的鏈接體,與人腦感覺、學習、記憶、思考等自然放射性思維圖景和方式是一致的。從學習單個字到與字相關聯的不計其數的詞,再到無限關聯語境中由詞創造出來的無窮無盡的句子,這樣的對無數字詞句的學習、記憶和運用就是一個龐大的放射性思維圖解(如圖1)。因此,思維導圖可以說是學習字、詞、句的強力助攻。
二、案例經過和分析
(一)前測撒網
“前測撒網”顧名思義是遵循《新學業課程標準》所滲透的“新課之前知學情,新學之前明目標”的要求。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定點(“點”指教學重點)撒網,學生有了網就可以順水摸魚。有了思考的方向、探究的時間、努力的目標,對學生,尤其對學困生是極大的牽引,有意識地、有方向地引導他們對新課的預習和設疑,激發學習興趣。
前測時,圍繞關鍵字“車”派生四個分支:車的種類,車的構成部件,車相關的人員,車相關的言語行為。之后,分別設計第二分支——車站有哪幾種;不同的車又有什么部件組成;不同的車又有哪些小種類;不同的車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用途;開車相關的交通安全規則;行車或道路標志……這樣的一份思維導圖使教師更為細致地為學生導學。
具體做法是提前一周給定學生一個中心字“車”,并結合四個分支圖,讓家長輔助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車,按照孩子的分類原封記錄孩子觀察所學與車相關的詞語。這樣,一份關聯密切、詞量每天增加、分類不斷調整的思維導圖就成了學生們生活中識字的簡單有序之法。
(二)合作織網
思維導圖是小學生學習字詞句學習的拉手,在學生思維斷點處拉一拉,在學生思維阻塞處拉一拉。老師利用思維導圖可預設了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或疑問,教學設計時在可能出現斷、阻的節點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鏈接或打通思維結點,一步一步搭建字、詞、句的漢語言文字庫。
孩子學習字、詞、句是有步驟、有層次的,心理學研究表明,感覺最先抵達的往往是最直接相關的顯現刺激性物質。因此,思維導圖第一節點的詞語孩子最容易掌握,次節點的詞語需要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鍛煉。
前測中,學生上交的記錄圖大都是斷點或短節的。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兒童的思維、認知發展有一個過程,一年級孩子抽象思維發展還不健全,形象思維模式讓他們能很好地識記無邏輯的內容,而成人成熟的邏輯思維卻能更好地認知事物間的關聯,順藤摸瓜。因此,思維導圖剛好起著橋梁、紐帶作用,將學生不健全的形象思維導向邏輯的抽象思維,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工具。
帶著學生的疑問和興趣,我們開始本課的授課,先分組有學生針對各自的記錄圖進行討論,然后匯報。再由老師帶領學生看視頻,聯系觀察生活的場景,引導學生完善分支。同時,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補加分支。隨后學生會根據老師的提示模仿其中的一支找規律,不斷細化分支,有的添加了新的分支,有的對已有分支在分解。而且隨著學生知識的增加這個圖可以一支完細分,無限開放。
(三)探究收網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老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發展思維,激發潛能的自己,更深刻地理解周圍世界和他們自己。我們交給學生的不可能是每個知識本身,而是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字詞的學習是語文大廈的基石,而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就有了拾級而上的登高杖。因此,在《車的世界》課程評價環節,主要測試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理解和運用情況,給學生設定了一個關鍵字“我”。部分學生已經能夠圖文并茂地利用思維導圖聯系生活,自主學習生字詞,獨立完成撒網、織網到收網的過程。
三、總結反思
本節課嘗試利用思維導圖教授新課程是一次簡單的嘗試,題設上比較籠統,部分學生沒能明白老師出題意圖,在課堂組織上也容易出現混亂狀態,出現討論偏離主題的情況,因此,這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做研究。但總體來說思維導圖用于學生學習字詞句是有效的,對于低年級學生雖有難度,但可針對字詞進行訓練,到高年級再自然實現句的過渡。
低年級學生的具象思維占主導,認知和生理發育決定他們打點式記憶,因此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適當介入使抽象思維圖像化,將這些雜亂的點連接起來,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設定教學目標,羅列教材重點、難點,提前做好預習,知曉學情。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導圖可以圖文并茂地呈現各字詞之間的聯系,將隱形關聯圖像化,讓枯燥的字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這樣以思維導圖促進知識學習,以知識學習發展學生思維,最終在學習中形成自己的思維品質。思維導圖還可以用在教學評價中,讓學生圍繞教學重點整合本課所學,在評價檢測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完成課后自主復習。
總之,思維導圖在小學生學習字詞等開放性實踐課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書本延伸到生活,再由生活關聯書本,形成一個多向立體發散思維鏈條,有效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自主學習,發展學生思維,促進思維品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