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
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為“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或小蕾初綻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那花的海洋中有幾棵“無精打彩”或“半萎半枯”的小花。是任其自然,還是多費心思去探究如何讓他們融入花海中呢?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要認真仔細的揣摩學生心理,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有學生無精打彩,是認為體育課總是跑啊、跳啊、投啊等讓學生機械的反復練習,枯燥乏味而又厭煩;而“半萎半枯”則主要由于有的學全身體素質較差,對體育課有害怕恐懼心理,從而缺乏動力。問題的癥結找到了,就要對癥下藥,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要消除體育課的枯燥、乏味,就要在課中多注重培養學生的課中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有滋有味,動起來生龍活虎。為此我做了多方面的嘗試:
一、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人對外界環境一定的現象與事物在認識或實踐中,產生的心理傾向。興趣,表現出具有的積極情緒,導致了行為上愛好某項活動,從而形成行為習慣。堅持終生體育,我們強調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和養成從事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意義。體育課,要提倡多組練習的組織形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教師在加強個別指導的同時,要有計劃地培養體育骨干。
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在體育課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能夠很快地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特長等,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信地抬起頭來說話。這樣使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的更近。不能因為他們存在運動技能、身體素質方面的差異而另眼相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老師的眼神里看到鼓勵與期望。讓那些膽小內向和運動技能、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能在體育課中實現從怕做——想做——能做——會做的轉變過程。讓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通過體育課多樣化的學習后,達到累而想練、疲而不厭,更大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女生鍛煉的興趣沒有男生強烈。有的不主動做練習,躲躲閃閃,沒有太多興趣。要激發她們上體育課的興趣,就要根據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安排一些節奏韻律感強,能表現柔韌、美感的項目。例如踢毽子,可以變換形式,改為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在生理負荷允許下,學生就會情緒振奮,不感疲勞,興趣盎然。
三、形象的語言表達與優美的示范動作更能制造濃厚的學習興趣
語言是思想交流的途徑,是教師與學生直接溝通的方式。在體育課教學中,知識技術、技能的教學、思想品德的培養、意志品質的形成、課堂任務的完成、以及學生鍛煉積極性的形式等,都與教師語言藝術有著密切關系。
在教學中我以主教材為主體,各教學內容相互聯系,由單一運動形式變成全面多樣的運動會,讓每個小朋友以小動物身份來進行練習比賽,使他們克服膽怯心理,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在輕松榆快的氛圍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只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和練習興趣。因為興趣的培養和形成要一個過程,教師要耐心引導,反復強化,這樣下去才會培養出濃厚、穩定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們步入體育的殿堂,成為體育的終身受益者。
四、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
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能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自我鍛煉能力如何與常規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體育教學中認為應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能力,將自我鍛煉能力始終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能在獨立鍛煉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的鍛煉,從而使學生自我鍛煉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這對以后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
學生是學習和認識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我們要求新的課堂組織形式“圍繞學生轉”,以學生實踐為主,師生互動。上課前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本節課的預期目標、活動注意事項,然后與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活動。關注不同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走向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域,培養學生由“自我興趣”向“自我志趣”發展。新的教學理念中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樂中鍛煉,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實現了培養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適應社會的三維目標。
五、教師素質的自我提高
學生各有各的興趣和愛好,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多種多樣地。所以,學生不懂體育方面的知識自然而然地找體育老師來幫助。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我的知識面,才不會出現尷尬的場面,教學過程也得心應手,也贏得學生們的信任、歡迎。體育教師還要跟隨時代的不斷發展,隨著多媒體、網絡信息化進入課堂,體育教師應不斷地自我進修,開拓信息方面的知識,才能不落后于時代。要有創新能力,對自己的創造有清醒的認識,并加以開發,在體育教學中應表現出創造的天賦和好奇心,使體育教學常教常新,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能把最新的體育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樣,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將起到潛移默化地作用。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和學習的主體積極性,是讓學生在學生時代學會有“一技之長”,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體育,體育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所以,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是潛移默化地,它不僅是為學生終生體育打好體質基礎,更重要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