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云英
一、案例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理念之一就是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語法是組詞造句的規則,是把合適的詞放進合適位置的語言(句子)規則。語法課向來被認為是枯燥的句式操練。如何體現語法課的精髓---掌握語言的使用,成為一個難題。
筆者認為創設恰當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先感受而后用語言表達,或邊感受邊促使內部語言的積極活動。感受時,掌管形象思維的大腦右半球興奮;表達時,掌管抽象思維的大腦左半球興奮。這樣,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抑制或同時興奮,協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腦的潛在能量,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因此,創設情境可以使語法復習課給學生體驗、探究、合作的機會,給學生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二、案例主題
本課作為一節復習課,目的在于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信息,創設恰當的被動語態語言情景,激發學生使用語言的熱情,讓學生在一定的體驗、實踐、參與中,使用語言去做事。
三、案例細節
(一)導入
利用表格形式,呈現本單元功能、語法和情景任務----“在Joyce的發明博物館里做最好的導游”。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學生要首先了解博物館里有什么。博物館里創設了“古代發明展覽區”、“現代發明展覽區”和“未來發明展覽區”。
(二)復習
首先,通過創設“古代發明展覽區”,學生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圖片和關鍵詞為線索,自主發言表述自己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認識,了解Joyce博物館“古代發明展覽區”。熟知的四大發明,激發了學生的語言表述熱情。
其次,通過創設“現代發明展覽區”,讓學生通過提供的本單元出現的汽車、電視、電話、土豆片、籃球等發明圖片和關鍵詞,引導學生采用兩人對話形式,進行現代發明的討論。
然后,通過創設“未來發明展覽區”,筆者以文中有趣的發明---高跟鞋、黑夜照明鞋等為線索,以英漢互譯形式,引導學生打開思維,暢談自己的未來發明。
接著,通過筆者縮寫的籃球發明短文,引導學生總結被動語態在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中的結構和使用情景。然后,通過“直擊中考”,總結被動語態在中考時態中的判定。
最后,通過創設情景“爭做Joyce博物館里最佳的導演”這個活動,整理前期信息,豐富內容,進行合作、交流、展示。
四、案例結果
本課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了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起了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學生在了解了一些發明的時間及用途后,激發了自己熱愛發明的情感。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面對難題,采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發揮想象力,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學生在通過本課寓教于樂的情景創設活動后,對于被動語態的使用有了深刻的感受,擴展了自己的視野,最重要的是能熟練的使用被動語態表述自己的觀點,去完成一項任務。
五、案例評析
本節課結束后,我認為創設情境進行語法復習給學生體驗、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理性的頓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通過本課案例的實踐,我認為情景創設的語法復習課應當關注以下幾點。
1.外語教師要有情感意識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動機和態度等對英語學習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
2.外語教師要有發展意識
外語教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持續不斷的語言知識,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初中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學生語言學習的持久興趣性。外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尊重學生,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給學生創設語言情景,使學生喜愛外語教師和外語課,從而提高外語課堂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