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永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懂得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階段。一個人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關鍵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低年級階段的教育。我針對低年級學生特點,積極開展了以自主教育為主線、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系列教育活動,收到了顯著成效。
一、全面造就,讓學生自律生活
我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課堂生活為主體,以常規訓練為主線,著重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加強對學生進行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
一是入學之初,我會以順口溜的形式教會學生上課怎樣坐,寫字怎樣寫,課間怎樣玩……學生通過這些順口溜很快就了解了學校的一日生活,明白了在學校要遵守哪些規定,并能很快適應了學校生活。
二是為了使學生盡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從守紀律、愛發言、認真完成作業、作業書寫工整等多方面進行獎勵,只要學生做得好、達到要求了就隨時表揚并發小獎票,并以10張獎票換一張喜報,10張喜報換一張獎狀的方式來吸引、督促學生。針對個別生我注重因材施教,多關注,多表揚,及時鼓勵,發特別獎等辦法,使其自信心大大提高,從而形成了自我約束的能力,養成好習慣。
三是為了讓孩子們的表現得以展示,我在班上特意設立了“明星榜”,針對學生得到的喜報數量,在班內定期評選出各類標兵,及時獎勵并將展示照片貼在班級明星榜上??粗粡垙堈故緦W生風采的照片,我由衷地感受到了孩子們在快樂地成長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培養訓練,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級能很快進入狀態,形成良好的班風,學生養成了良好習慣,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就會輕松許多,學生們也能體會到在自律中生活的快樂。
二、言傳身教,讓學生自我管理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作為低年級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不管如何辛苦,我始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從而使他們健康成長。
第一,我在學生中處處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出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不讓學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如在培養學生認真寫作業習慣時,要求學生從寫好每一筆做起,我在黑板書寫時,每個字從起筆到收筆都一絲不茍,寫好后仔細檢查,哪一筆寫得不夠規范,都要重新寫好,畫線時我都會用尺子,決不草率。老師的一舉一動,無疑對學生是一個積極的影響,學生寫作業時也會模仿老師的樣子認真寫好每一筆。
第二,在培養學生認真做值日、保護環境衛生習慣時,我首先帶頭值日,手把手教學生怎樣灑水、掃地、擦黑板、收拾講臺、收拾作業架等,并帶頭把掉在地上的廢棄物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老師的行動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教育力量,學生們學著老師的樣子灑水、掃地、打掃教室衛生。學生們親自參加了勞動,懂得了珍惜勞動成果,自覺保持環境衛生,養成了講衛生、認真做值日的好習慣。
第三,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時,我除了身先士卒、帶頭做到主動與人問好、上下樓梯靠右行、不亂扔垃圾等等,還特意為學生設計了每日自評表,將各項文明禮儀要求列在表中,讓學生每天根據自己的表現按好、一般、待達標三個等級進行自我評價,每周還有家長和老師的評價,每周都會將自評表進行總結,表彰優秀學生和進步學生。自評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了自我評價,學會了自我管理,學會了自我成長。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復現象。這樣,教師平時的督促就顯得更為重要,要通過經常性的督促檢查,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三、因勢利導,讓學生自覺學習
我在日常學習中,抓住每一件小事慢慢引導,于無意中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語言提醒,動作提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每當我發現有學生不認真書寫作業時,我會問:“缺少了小紅花的作業本好看嗎?是不是應該認真寫呢!”每當我發現有學生寫作業邊寫邊玩時,我就會輕輕地走到身邊,摸摸頭,指指作業本,學生在我的提示下,馬上就能心領神會,抓緊時間低著頭認真地寫作業。針對有學生放學到家玩不夠的現象,我就每天放學前都會提醒一句:“到家以后先讀書寫作業,然后再做其他事哦!”久而久之,先做作業然后再玩的觀念孩子們不但知道了,而且還養成了自覺的習慣。
2.設專欄,搞評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講習慣
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上課時摸摸這兒、看看那兒,不愛動腦、不愛發言。為了讓這些孩子改變聽講效果不好的現狀,專門在班上設立“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評比專欄,通過貼獎勵貼畫,來展現每個孩子的課堂表現情況,讓孩子有比一比的意識,從而也能更好地約束自己。久而久之,整個班級的聽講狀態有了很大改觀,個別學生的聽講習慣也有了很大進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玩微信,發語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我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讓孩子們每天發讀書語音,我聽完學生的語音后會及時給出評價,對朗讀好的提出表揚,并建議大家都來聽聽和模仿。慢慢地,孩子們讀課文越來越積極,朗讀水平也越來越高。班級微信群里有許多老師和家長們的教育經驗,也有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大家提供的解決方法,這些資源得到共享,從而更好地讓孩子們愛上學習、自覺學習。
這種自覺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無論對老師、家長還是學生本身來說,都是很好的事情,這除了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外,更是每一個學生成長所必需的,真正的成長路上,還得靠孩子自己。
通過自主教育系列活動,我發現學生能很快投入到自律生活、自我管理、自覺學習當中,整個班級能很快進入狀態,形成良好和諧的班風。實踐也證明,自主教育活動不僅使每一個學生快樂成長,而且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也變得輕松。自主教育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了生活的小主人,學習的小主人,班級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