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心
漫畫以其形象、幽默的特點,受到小學生的喜歡。小學高年級,開始嘗試進行寫漫畫作文的訓練了,而且不只是要求單純地把漫畫的故事情節(jié)編得具體,而是重在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展開自己的議論。小學語文教材中漫畫作文的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對于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文章體裁的小學生來說,要寫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筆者談談指導小學生寫好漫畫作文的教學四部曲。
一、知特點——初識廬山真面目
漫畫與看圖寫話都同屬于材料作文,但兩者有著很大的區(qū)別:看圖作文是發(fā)揮想象力把圖意完整地寫下來,而漫畫卻要在寫圖意的基礎上闡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寫好一篇漫畫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認識漫畫的特點,作文前教師可讓學生欣賞多幅漫畫,并讓學生比較漫畫和故事性圖畫的異同。然后可出示漫畫的定義,讓學生明白漫畫同故事性圖畫的不同之處。豐之愷先生說:漫畫不同于一般的故事性圖畫或連環(huán)畫,它是介于文學與繪畫之間的一種藝術,重在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看了之后引人深思,讓人有所啟發(fā)。豐之愷先生一語道破漫畫的真諦。可見,我們先指導學生區(qū)分漫畫與故事性圖畫的異同,認識漫畫的特點,學生寫起作文來才有的放矢,不至于張冠李戴。
二、悟寓意——能探畫意無窮盡
1.看畫面
讓學生觀察一幅漫畫,要引導他們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進行觀察??磮D的順序可以這樣:先大致瀏覽,了解畫的大概內(nèi)容。漫畫畫面的主體往往是人物。要從畫面中人物的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huán)境,弄清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其次是抓重點,所謂“重點”就是這幅漫畫畫面最可笑、最出彩的部分,這部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是這幅畫的精華所在,它對表達漫畫的寓意起到關鍵作用。
2.抓標題
漫畫的標題是漫畫的眼睛,漫畫的靈魂,它能補充畫面所不便給出而又十分重要的信息。透過這個“眼睛”,可以洞察整幅漫畫的主題。標題對理解漫畫寓意起導向和引領功能,特別是對一幅漫畫可能表達多種意思的更是有著提示和畫龍點睛的功效。漫畫《假文盲》單從畫面上看,我們不太容易看出漫畫的寓意,只是簡單的以為那幾個大漢是文盲,不識字而已。然而,標題《假文盲》,對社會上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進行了尖刻的諷刺和有力的鞭撻,提醒人們要做一個講文明講公德的人。所以說,從漫畫標題入手,是我們把握漫畫寓意的一個捷徑。
3.品文字
品文字就是要品味漫畫的語言文字。漫畫常配有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文字,這些文字或是畫中人物的語言或是人物的“心靈獨白”等,往往字數(shù)簡約但意味深長,對正確領會漫畫寓意很有幫助。要思考這些文字中隱含的作者的觀點。如“這段木頭一定有蟲”,只要我們細細品味這八個文字便不難發(fā)現(xiàn):這段“木頭”并非普通的木頭,而是我們?nèi)祟悺@個高智能生物大腦!“一定有蟲” 這個蟲指的是一種思想上的蟲,是貪婪蟲、是無知蟲、是自私蟲…… 透過漫畫中的文字,一個個自私自利的人物便躍然紙上,作者的意圖也呼之欲出。
4.定主題
不同的人對同一幅漫畫有不同的解讀,或者一幅漫畫會有多個寓意,在指導學生看圖時理解的角度固然越多越好,以便打開思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不至于千篇一律。如《這段木頭一定有蟲》這幅畫既批評那些利益熏心的人,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贊揚了像啄木鳥那樣的人敢于站出來指正不正之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漫畫有豐富的內(nèi)涵,在解讀時應注重從不同角度切入,這樣才能充分感受漫畫蘊涵的獨特魅力和深邃智慧。但在確定寫作內(nèi)容的時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抓住一“點”,引發(fā)開去,文章才能做到具體、深刻。否則,文章內(nèi)容駁雜,頭緒眾多,表達的中心不突出。
三、想開去—— 一石激起千層浪
漫畫家方成指出:“漫畫是有趣逗笑的畫,也是用來發(fā)表意見的評議性的畫……”運用漫畫的幽默讓人發(fā)笑,使讀畫的人在笑中領會含義。因此,當讀者“笑”的時候,肯定并非“笑”漫畫本身,而是要想開去,聯(lián)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事。例如從《假文盲》我們要引導學生想到社會上那些自私自利,一點兒都不為別人著想的“假文盲”。如:在畫展時,圖畫旁明明掛著“禁止照相”的牌子,可仍有的人依然我行我素在拍照。 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影響了對畫的保護。引導學生想開去時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既可以是身邊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是雜志、報刊、電視上看到的,只要緊扣主題即可。
四、授寫法——妙筆生花添文味
漫畫與現(xiàn)實進行了對接之后,就要考慮如何組織文章也就是布局謀篇的問題了。漫畫作文要緣畫而起,逐漸放開,大肆渲染,而結(jié)局又要收得緊,要始于畫,終于畫,又高于畫。這樣的文章架構(gòu)并不難,但漫畫作文其實是夾敘夾議的議論文,在談自己感受時需引入一些例子、數(shù)據(jù)來充實自己的觀點。在行文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已積累的知識運用到作文中。這樣既能豐富文章的語言又能吸引讀者,也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這段木頭里一定有蟲!”》這幅漫畫出自六年級語文第四單元,這個單元中《只有一個地球》使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等各種說明方法來闡述“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作文中也運用這些方法,使自己的論述更具體,更生動。另外這單元的日積月累編排了6句與環(huán)保有關的名言警句,我們也可以提醒學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學生把已學過的寫作方法、已積累的佳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文章就能變得具體、生動,有說服力,文章也變得飽滿起來,充滿文味。
綜上所述,我們在指導學生寫漫畫作文要做好識漫畫、悟寓意、想開去、授方法這四部曲,這樣學生能把漫畫看懂了,寓意悟準了,舉例、引言都斟酌好了,結(jié)構(gòu)布局也胸有成竹,寫作時就“文思泉涌,妙筆生花”,所謂下筆千言,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