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翠媚
一、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含義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過“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一般來說,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在已有的教學目標及教育方針的引領下,通過教學主體的共同參與,讓教學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從而達到教學和生活的良性互動和結合,進而達到用生活來促進教學,用教學來影響生活的目的。
中學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不但要滿足中學生的學習需要,還要幫助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養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因此,中學政治教學也要逐步走向生活化教學。課堂生活化就是指根據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從現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在中學政治的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生活講政治、學政治,把生活經驗政治化。這樣,充分體現出“政治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要實現中學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拓寬教學內容。
二、中學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需要
教學論中有一個重要指導原則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中學政治的教學內容本應緊密結合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不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中學政治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離嚴重,極難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新課改實行后,要求改變教學模式,切實提升教學工作的有效性。政治教學只有和學生生活結合在一起,回到生活中去,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這些知識。尤其是政治理論知識,更要注重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系,真正讓其面向學生、社會、生活。學生才能掌握這些理論,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對社會及生活的分析、思考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學政治教學生活化就是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根據他們學習成長的不同特征以及他們的實際需求,認真分析并滿足這些合理要求的條件,使教學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真正實現把書本知識和中學生的生活世界聯系起來,從而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正確看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人和事,幫助其全面健康發展。
三、中學政治課堂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讓學生從感受生活做起
要實現生活化教學,那么中學政治課堂就一定要以現實生活為切入點,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作為教學導向。感知生活就要求結合自身四周的生活世界,從中挖掘真實有效的素材,同時,把這些資源作為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中,極大豐富了課堂內容。這里,挑選生活素材要注意三方面,才能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1.精簡濃縮生活中的有用素材
政治教學的理論知識要和日常生活主題緊密結合,確保課堂分析能詳細到位,順利得出結論。
2.要進一步深化生活素材
選取的生活素材要滿足在深度上具備一定的可挖性,在廣度上具備一定的延展性,保證把主題雙向推進。
3.生活素材要求更貼近學生生活
新課改要求,教學工作要以生為本,確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我們看到,學生生活素材也是豐富的課程資源。選取的素材越貼近學生生活,就越能調動他們的參與興趣。這樣,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就會更熱烈、更活躍,得出的理論觀點也更自然。相反,如果素材離學生生活甚遠,即便是再經典的事例,產生的效果也不會明顯。因此,課堂上選取的材料應盡量運用我們本地的事例,發生在大家身邊的事,以現身說法的方式,讓學生感到真實,明白知識源于生活,政治課堂就在自己的身邊。這樣,政治課堂才會更加具有生活化。
(二)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達到教學目的
對于政治中的部分深奧的理論知識,最好通過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來讓學生明白這些抽象的知識。這樣,學生就不必浪費時間和精力自行思考。
目前,探究式教學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以課堂教學為主體,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生實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提出的問題要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然后,學生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自主探究學習,形成主動學習的局面。在探究知識中,他們會體驗到獲得知識的快樂,提高學習興趣。教材中,也包括很多“探究活動”,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通過探究性學習,才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生活的認識。
(三)讓學生運用到生活中,這是中學政治教學的歸宿
1.讓教學回歸生活,增強對知識的理解
中學政治教學內容包括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經濟、文化等。正因為這些都是源于生活,那么,課堂教學就應回歸生活。這樣,強化教學和生活的融合,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去做,在社會生活中去發現素材,然后把它們帶到課堂上。這樣,不但能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更能讓課堂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也可從中感知到生活的生動。比如,在講解信用卡和存款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到銀行去實地考察,帶著問題去咨詢銀行工作人員,然后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這些知識。
回歸現實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理解、接受相關的知識要點,能把抽象的理論轉變為具體、形象的事例,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這些理論知識。讓教學回歸生活,不但能促進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現實中的問題,還能幫助他們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這樣做,才能真正體現出中學政治教學具有的獨特價值與魅力。
2.回歸生活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中學政治課的總目標之一。因此,政治教學要回歸生活,挑選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把它們納入課堂,把問題延伸到課外,進一步拓展教學空間。這樣,真正做到讓教學工作“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才能深刻地體會到人際關系的復雜性,認識到真、善、美。通過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其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