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昌瓊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它以其信息量大、直觀生動等其他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正廣泛地應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但是,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反思問題:如使用隨意、過分依賴等。很少有教師會在一學期開始前就進行規劃:哪些章節有必要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的那種功效?使用多長時間?在教學過程中的哪個時段使用……一般來說,不少教師往往是在備課時,想到了這部分內容使用多媒體效果可能較好,才臨時去準備。還有部分教師為了省事,在課堂中大量使用多媒體,一節課40分鐘,可能有20-30分鐘都在播放圖片、視頻。有些必要的講解省掉了,取而代之的一段視頻或打在幻燈片上的話語。甚至一堂課下來,黑板上也是干干凈凈,一個字未寫。這樣做往往導致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目的未能完成,甚至是喧賓奪主,從而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讓多媒體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提出運用多媒體輔助初中生物教學時應關注的幾個要點。
1.呈現時間力求“適”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的記憶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時記憶只能在人腦中保留幾秒鐘,轉瞬即逝。只有經過重復之后,才能轉化為短時記憶,之后才談得上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因此,在使用多媒體時,如果時間過短,呈現的信息量又過大的話,只能讓學生走馬觀花地過一遍,不容易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記憶痕跡。如果呈現時間過長,對學生各個感官的刺激過大的話,又容易造成學生疲勞和分心。筆者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也曾有意識地嘗試在每節課中使用一定時間:如5分鐘/節、10分鐘/節、20分鐘/節……。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如果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單純的圖片內容,一次呈現的圖片最好不要超過5~6張。超過5~6張時,馬上請學生回答與之后呈現圖片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就不能很好回答了。并不是學生知識點沒過關,而是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限,記不下來了。但是,如果把需要呈現的圖片進行分塊,一次只呈現5~6張,然后用別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再呈現幾張,再用其他方法教學,再呈現……這樣效果就比較好了,一節課展示20~30圖片就不成問題了。如果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聲音和動態的視頻影像,學生關注的時間就比較長一些了。經過課堂觀察發現,一般在展示視頻時,只要內容選取恰當,學生在5分鐘之內基本上都能很好地關注,過了5分鐘之后,可能就會有幾個學生開始分心了,如果過了7分鐘,分心的學生則可能超過1/4了。因此,在展示視頻資料時,一般不宜超過5分鐘。如果內容比較多,可以分割成幾段,每次呈現3分鐘左右,但每節課呈現的時間累計起來不宜超過10分鐘,超過學生則容易疲勞了。
2.制作課件力求“精”
心理學指出,學生的注意可以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動態的事物、對比大的事物往往容易引發學生的無意注意。因此,使用多媒體時,要避免學生無意注意的干擾。因此,在制作課件時,應求“精”:能用一張圖片或幻燈片表述清楚的,就不用兩張;能不加的聲音、圖標、動畫就盡量不加,讓畫面盡可能清爽干凈。
3.展示畫面力求“清”
視覺是人收集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因此,不論是利用多媒體展示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還是視頻,首先要保證每位學生都能看清。有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提前演示一次,教師站到最后一排,看看自己能否看清,然后做出適當的調整。一般來說,課件上所用的字號不小于40號,并盡可能加粗。圖片如果是從網上下載的,不夠清晰的話,可以用“我行我素”“光影魔術手”等圖像處理軟件進行相應的處理,避免畫面模糊或出現馬塞克。如果有條件的話,所需的圖片最好親自用數碼相機拍,再進行一些相應的處理。視頻如果是直接從網上下載的,清晰度可能不夠高,因此可以用“屏幕錄像專家”等軟件直接在電腦里邊播放邊錄制。如果有條件的話,直接從DVD碟、DV上采集,視頻的質量會高很多。
4.素材選擇力求“趣”
初中學生自我約束能力還不夠強,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更關注,學習的欲望也會更強。因此,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盡量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征,并聯系學生已有的直接經驗,選擇一些符合學生需要的素材。不少相關網站、教輔資料等也能提供大量與生物有關的素材,但是有些素材太老,畫面拍攝得也不精美,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仔細甄別。
5.與傳統媒體結合力求“諧”
(1)與板書結合
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一個問題不容易解決:就是教學中的生成問題。多媒體教學中使用的素材往往需要提前準備,盡管教師們已經預設到了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生成問題,但課堂是多變的,有些問題無法預料。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無法按照教師預設的思路進行教學的情況。而板書相對就要靈活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時的調整。
(2)與掛圖結合
使用多媒體教學,由于存在刺激可能轉瞬即逝的缺陷,因此,不容易幫助學生進行長時記憶。而傳統掛圖則可以在黑板上停留很長時間,并且細節清晰,因此可以彌補多媒體使用的這一缺陷。
(3)與實物結合
圖片、視頻再好,也不如實物直觀。因此,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還應該配合實物進行。例如,在學習心臟、長骨結構等內容時,最好能選擇一些動物的心臟、長骨向學生展示。但是,由于這些實物的大小有限,坐在后面的學生可能不容易看清,這時,再利用實物展示臺,將細節部分投射到屏幕上,效果就比較好了。又如,在學習植物、動物的主要類群時,采集一些植物的花、果,展示一些動物的標本,能給學生留下的深刻印象,這是使用圖片、圖形等無法替代的。
運用多媒體輔助初中生物教學,其目的并不是為了教學的簡單方便,而是要讓教學更為有效。這需要教師們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如何將多媒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