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蓮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習環境、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用具等都會給小學生帶來終身的影響。小學生作為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花朵,學校、政府與家長必須將其語文教育作為教學的第一位,并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符合國家和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不但影響他們身心的發展,而且關聯到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科技知識的傳遞。兒童繪本是一種將圖片和文字連接在一起的講述故事的兒童文學。一般來說,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字量少,很難理解深奧的文字,圖文并茂、淺顯易懂的兒童繪本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最佳讀物。所以,在當今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兒童繪本的重要性,不斷跟上時代的潮流,根據兒童繪本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將教學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素質教育上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充分發揮兒童繪本的價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現狀及存在相關問題
從當前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狀況來看,我們會發現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頻率不高,而且存在許多問題,比如部分低年級語文教師年級較大,思想守舊,難以接受兒童繪本教學的新概念,依然習慣傳統教學模式,不愿意輕易改變和創新,枯燥的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只會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喪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嚴重的情況還會造成學生對語文產生抵觸情緒,抗拒語文知識,難以獲取語文寫作技能甚至很難接受新鮮事物,更加無法掌握學習要領。
(一)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兒童繪本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和學校,尚未充分了解兒童繪本的真實意義和具體價值,難以形成完善的兒童繪本寫作教學觀念,甚至有些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對于保障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性。根據實地調查,當前很多語文低年級教師依舊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之中,會說話的嘴巴和會寫字的粉筆依然是課堂中的主角。通常這種情況下,小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在接觸新知識和新觀念時,難以有充足的好奇心接受教師的教學,甚至不能理解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和真實含義,很難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深入思考,只能靠死記硬背才能掌握知識點,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沒有真正的提升。學生與教師相互牽制的課堂會不僅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吃力,老師也很難得到良好的教學結果,更別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大多數家長和教師沒有意識到兒童繪本的真實內涵
現如今,很多學校已經跟上時代的腳步,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配置了相關教學用具和書籍,以便教師的使用和學生的學習。可是,與理想狀況相反的是,有些語文教師和家長沒有真正理解兒童繪本的內涵,認為兒童繪本的功能僅僅局限于兒童繪畫能力的提升,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兒童繪本是浪費孩子時間的不良刊物,禁止小學生接觸。比如在上課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會避免選擇兒童繪本作為教學工具,認為兒童繪本只會占用學生的時間,不會給學生帶來絲毫益處。其實不然,兒童繪本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而且會幫助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間接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二、促進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與兒童繪本結合的有效措
(一)通過兒童繪本,讓學生感受到實際生活和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接受到的事物的方式是最直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來學習,這樣接受事物的方式反而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便捷。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兒童繪本的出現會讓學生在真實的繪畫過程中不斷聯想,從而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事物,進而為學生的想象空間提供了具體的參考。語文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不管是閱讀理解方面還是寫作方面都與我們的生活關系息息相關。從日常我們的寫字、說話中都能發現語文隨處都在,兒童繪本正是將這些習以為常的事物變得形象化、立體化。
(二)充分發揮兒童繪本的價值,完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內容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尤其是處于小學階段的男生來說,語文是一個知識構造復雜又龐大的課程,小學語文教材知識結構復雜,信息量很大,涉及范圍也廣,同時,很多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本身的生活閱歷不夠充足,生活經驗不豐富,情感認知水平不高,寫作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可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又不可能在短暫的課堂時間內將所有的認知與閱歷傳授給學生,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準備課堂教學內容時,應該重視兒童繪本的重要性,通過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兒童繪本——與課程內容的圖片、文字、聲音、故事相互結合,善于抓住兒童繪本對學生的強力吸引力,增強課堂的互動性、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從而讓學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完成繪畫的同時,切身體會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從而豐富學生的閱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效進行語文教學工作。
(三)借助兒童繪本創設情境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兒童繪本渲染教學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擴展學生充滿想象的空間,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兒童繪本,讓學生閱讀繪本,通過繪本中描述的畫面,如海面、白塔、綠樹、紅墻等場景等,在腦海中呈現出日常生活的畫面。通過實際生活與課文內容的聯想,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與共同之處,從而利用圖文并茂的優勢和頻繁的互動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讓原本枯燥單調的課堂變得活潑、輕松,使得學生更愿意徜徉其中,感受語文知識的美妙,從而在愉悅的心情中獲取寫作素材和閱讀技能,收獲意想不到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