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朝宮廷史研究日趨火熱,相關學術成果亦不斷涌現。眾家側重點各不相同,就明朝后妃對明政治發展的影響這一方面的研究,以林延清教授為當仁不讓的集大成者。林延清,師從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先生,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理事,從事明清史的教學和研究四十余年。林教授從2002年至今共發表了十余篇關于明朝后妃與政局演變的論文,《明朝后妃與政局演變》一書便是在這些論文的基礎上,由林教授聯合其門下諸博士、碩士系統梳理、深化研究而成。
全書共計30萬字,201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正文由三部分構成,分別為“緒論”、“第一編 后妃制度”以及“第二編 后妃與明朝政局演變”。“后妃制度”包括后妃的選配、冊封、起居及禮儀制度以及禁止后妃干政的制度及影響四章內容。“第二編 后妃與明朝政局演變”選取了有明一代對政局產生影響的十位后妃的典型事例加以詳細論述。細細拜讀全書之后,感覺收獲良多,粗淺總結本書幾大特點,本人不揣谫陋,略言其要。
其一,緒論精到,觀點鮮明
緒論分為了五個部分,開篇作者便指出明朝政局演變雖是明史研究的一個重點,但以往的學者多著眼于皇帝和文武官員在明朝政治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后妃在其中的作用和影響的現狀。另外,受諸如《明史》、《萬歷野獲編》等史書中“史臣稱后妃居宮中,不預一發之政”等觀點的影響,多數人將明朝后妃置于明代政治演變之外,作者糾正了這種觀點,并明確提出有明一代,之所以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后妃一直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響。因此,要研究明代歷史發展的脈絡和全貌,必須研究明朝后妃與政局演變的歷史。緊接著作者對此課題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其中,二、三、四部分總結了三條明朝后妃對政局產生的積極作用。(一)輔佐君主,治國安邦,以太祖馬皇后、成祖徐皇后、仁宗張皇后為例;(二)果斷處理皇位繼承危機,實現皇位平穩更迭,如仁宗、孝宗、熹宗時期的三位張皇后;(三)支持改革,挽救危亡,則以神宗李太后為代表進行分析。第五部分列舉了宣宗孫皇后、憲宗萬貴妃、神宗鄭貴妃等在明朝歷史發展中帶來消極后果。故緒論不但點明了選題意義,也是對全書主題高層次的提煉與總結。
其二,鋪墊恰當,前后呼應
要幫助讀者更好的體會明朝后妃所作所為的動因,理解她們在政局演變中造成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首先需要對制度層面和后妃群體所處的大環境進行一個科普性的介紹,于是作者安排了“第一編 后妃制度”作為后文的鋪墊。這一部分大多內容能與全書主論點掛鉤,或與后妃們的具體事例相聯系,茲舉一例說明。“后妃選拔條件”一節中,指出了后妃的來源對明代政治格局影響頗大。《明太祖實錄》中有記載,朱元璋曾告誡子孫“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等,必慎選良家子而聘焉,皆無受大臣所進,控其夤緣為奸,不利于國也。”這一原則的確立,使得民間選拔成為明朝歷代后妃的主要來源。這是統治者為鞏固皇權,防范后妃和外戚干政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從另一方面說,外戚不能成為后妃的有力支持,她們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皇帝,由于皇帝的寵幸和支持,才成就了憲宗萬貴妃、神宗鄭貴妃等人干政的可能性。此外,如明初規定“皇后金寶、金冊,貴妃以下有冊無寶”。宣宗專寵孫貴妃,打破祖制,開始給貴妃授寶。這是作者認為孫貴妃即后來的孫皇后對政局產生消極影響的開端。
其三,史料翔實,闡幽發微
全書體系完整,章節設置明晰,將整體考察與個案分析兩種方法有機結合,史料運用信手拈來,其文筆流暢、觀點獨到、論證嚴謹,足以見作者史學功底之深厚。在占全書篇幅三分之二的個案分析中,每一篇都圍繞明朝后妃對政局影響這一中心來闡釋,每一篇又均能以小見大、單獨成文。令人佩服的是作者總能從中闡幽發微,做到發掘事物的深層次原理,揭示說明事物細微之處。如“蔣太后與‘大禮議”,作者敏銳的從嘉靖三年張璁、桂萼“列十三事以上”,注意到疏文中將禮官稱朱厚熜奉慈壽皇太后懿旨入繼大統,違犯后妃不得專制干政的祖訓,列為“欺罔之十”,揭示出這實際上是在世宗的授意的下將其繼位歸于遵太祖兄終弟及之訓,從而抽去張太后擁立有功的政治資本,進一步提升蔣太后的地位與權勢。又對原本堅定支持張居正改革的李太后,面對導致明朝衰退的黜張運動卻沉默不語的緣由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是其封建統治者的本性所決定,二是為了維護和擴大自身及家族權益。
若勉力探其不足,僅發現一處值得商権,對宣宗孫皇后的負面評價似乎有失偏頗。結論之一是“土木之變”后,時為太后的孫氏阻擾景帝繼位,埋下了內亂的禍根,余以為情有可原。當時英宗被俘不過幾日,于情于理也應先想辦法施以救援,而不是輕易更換天子。南遷之事孫太后并未同意,且第一時間下懿旨命郕王“暫總百官,理其事”,其處理方式并無錯處。再者答應瓦剌湊金銀珠寶贖回英宗,是其作為母親想救回兒子的天性使然。另一結論直指孫太后輔助英宗對景泰朝進行清算的指控,孟森先生的《明清史講義》中多次提到英宗的清算行動“皆稱皇太后制行之”,可見多半是借用孫太后的名義而已。又從“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一語可推測,孫太后本人應該并未參與其中。
《明朝后妃與政局演變》第一次全面深刻分析后宮政治對明朝治亂興衰的歷史影響,為后人更加全面、深入的剖析、研究明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角和富于開拓性和啟發性的裨益。本書是融學術性、可讀性于一爐,內容豐富、見解獨到的明史研究之佳作。
作者簡介:
劉沐晗(1985年—),女,回族,湖南益陽人,碩士在讀,湘潭大學歷史系,明清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