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昌
摘要:公路橋梁工程的質量問題一直是工程工作關注的重點,鉆孔灌注樁技術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橋梁的穩定性,但其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部分由于技術施工不到位而出現的問題。本文詳細介紹該技術的施工優勢、探究其技術要領、分析常見問題、尋求解決措施,以期能夠督促有關人員加快對該施工技術的優化升級。
關鍵詞:公路橋梁工程;基礎樁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為了加快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國家大力興建橋梁工程,提高運輸效率。鉆孔灌注樁技術被運用在公路橋梁的建設當中,其目的是穩定橋梁,提高安全性。其技術要求高,步驟復雜,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常會造成樁孔偏斜和孔壁脫落的現象。施工人員要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應對常見問題,進一步鞏固橋梁,提升質量。
一、施工優勢
(一)性價比高。鉆孔灌注樁技術近年來發展越來越成熟[1],能夠高效的利用空間資源和材料資源,且開展速度較快,能夠縮短工期。此外,其建造工藝保證了工程的高穩定性和高質量性,與其他技術相比,該技術建造的橋梁使用壽命更長。
(二)抗震性強。橋梁工程中需要建設穩定的地基,鉆孔灌注樁技術可以使橋柱深入地基,與地基緊密結合,增強其穩定性。由于其能夠深入地基以及水底巖石,確保上層橋梁足夠穩定,為整體橋梁工程提高承載力,因此其抗震性強。
(三)適用性好。該技術在開展過程中對施工現場的環境條件不做要求,無論施工地點的地理位置、地域條件、水務情況、氣候變化如何都可以順利展開,不拖延工期,減少時間成本[2]。
(四)承載力大。由于地域的不同,施工地點的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承載力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承載力低的橋梁容易不堪重負導致坍塌,因此提高承載力一直是工程實施的重點,鉆孔灌注樁技術的使用能夠將橋梁的承載能力最大化。
二、技術應用探究
(一)測量定位。在施工開始之前,要詳細掌握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以及橋梁的具體參數。數據收集到位之后,利用儀器緊密測量,確定橋梁建設的具體位置以及橋樁個數和橋樁之間的間隔距離。在此過程中,需要檢查測量儀器是否能夠正常運轉,以保證數據無誤。
(二)護筒掩埋。護筒掩埋具體操作需要根據橋梁的具體位置進行更改[3]。橋梁位置確定在地面上時,采取就地挖坑掩埋的形式;如果位置選定在水中,護筒就掩埋于水中,但需要高出水面一至兩米,再進行加固,保證其穩定性。護筒材料的選擇上一定要仔細,對其材質、密度、加工方法都需要詳細比對之后挑選最有材料。護筒的主要功能是增加橋梁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不能干擾其他工程的正常開展。
(三)樁孔施工。樁孔施工技術是指利用鉆機在護筒的外圍進行鉆孔,為灌入混凝土提高開口。開工之前需要考慮空洞的位置、孔徑、孔深以及鉆機的傾斜程度,在確定好數據之后,根據護筒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鉆孔方法。在已經注入清水的護筒頂部樁孔時,需要緩慢進行,在鉆孔過程中保證護壁泥漿正常進入筒中;待到泥漿沉至護筒底部一米處,可采取正常的速度進行鉆孔;在鉆底部的時候,緩慢鉆進。
(四)清孔。清理孔洞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樁孔施工之后,孔洞成型,其殘渣會滯留在孔洞口上,造成后期混凝土中混入護筒的殘渣碎片,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可以采取鉆桿或者泥漿泵對其進行大致清理。第二部分是在鋼筋籠吊裝后、混凝土注入之前對其進行細致清理,保證護筒內部的泥漿和砂石比例達到一定的標準后,即可進行灌注。在情況過程中,對器材使用力道的掌握要仔細,力度過大導致孔洞增大,降低承載力;力度過小,清空工作無法完成。
(五)鋼筋籠吊裝。鋼筋籠適用于穩定護筒的裝置,根據護筒直徑大小進行具體制作,其高度一般不超過十二米。它是在施工現場進行制作的,因此制作位置應該選擇在離目標護筒近的地方。制作過程中,采取點焊進行鋼筋間的焊接,保證其不變形。鋼筋籠的變形會破壞護筒的結構,從而造成承載力與抗震性的降低。鋼筋籠的吊裝需要先確定好護筒位置,下放的過程不能夠剮蹭到孔壁。
(六)灌注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是施工的最后一個步驟,要利用導管作為介質進行水下灌注的方法灌入護筒內部。需要提前配置不同密度的混凝土。在使用第一批混凝土時,要保證能夠將留在護筒內部的泥漿與泥渣從導管內排出,完成置換工作。分批多次進行灌注工作,當混凝土達到一定高度時,適當提高導管的位置,不讓混凝堵住管口。為了確保鋼筋籠不移位,在灌注時可以適當降低速度。
三、問題與對策
(一)問題
1.偏斜。護筒的制作過程中摻雜體積較大的石塊、鉆桿在清孔過程中傾斜度、不正確鉆頭在鉆進過程中沒有對準護筒基礎中心,以及橋梁地基的建筑不平等都會造成鉆孔的偏斜,這對后期灌注混凝土工作增加了難度。
2.脫落。在鉆孔時孔徑選擇不正確、護筒材料不合格、下方鋼筋籠時鋼筋籠接觸孔壁、鉆孔的速度過快等都會造成孔壁的脫落。孔壁是由樁孔施工時注入的護壁泥漿形成,護筒的保護膜對護筒有保護作用。一旦受損或者脫落,對橋梁的承載力造成嚴重影響。
3.鋼筋籠上浮。在制作時焊接不到位導致鋼筋籠在下放過程中發生形變、灌注混凝土時速度太快皆會導致鋼筋籠上浮。鋼筋籠對護筒起加固作用,一旦上浮可能造成護筒損壞。
(二)措施
1.針對樁孔偏斜。保證清孔時鉆機對準護筒中心、清孔過程中鉆桿不傾斜、地基地面水平。只有確定細節上零失誤才會降低樁孔偏斜的可能性。樁孔偏斜還可以采取后期修補的方式,選擇與護筒材料一致的材料進行修補,少量多次進行。
2.針對孔壁脫落。選擇正確數值的孔徑、購買質量良好的護筒、吊裝鋼筋籠時確定位置、低速鉆孔能夠有效解決孔壁脫落的問題。
3.針對上浮問題。在點焊過程中注意鋼筋各位置之間焊接是否到位,發現錯位需要不斷進行調整;適當降低灌注速度,防止其上浮;此外,在清孔過程中將多余泥漿進行仔細清理,可以避免發生混凝土灌注時泥漿上浮進而引起的鋼筋籠上浮的現象。
四、結束語
公路橋梁工程采取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進行橋梁的加固以及穩定的工作,具備噪音低、施工快、污染小、震動小、設備簡單等優點,受到工程建設行業的歡迎。由于受到技術條件上的制約,在施工過程中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這樣才能保證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發揮的作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田文才,裘繼榮.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20):135-135.
[2]劉歡.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建材裝飾,2016(6).
[3]譚普勇.基于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環球市場,2015(4):244-244.
(作者單位: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