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幫廣
摘要:供熱與通風空調項目質量不僅受到設計水平與設備性能的影響,同時也取決于安裝操作質量,其直接決定了項目能否全面體現社會生產效益。由于這兩個系統操作十分復雜,也產生了較高的技術標準,為了確保操作質量,必須對其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效分析,從而保證系統的正常使用,降低發生事故的概率。
關鍵詞:供熱通風;空調工程;施工要點
近些年來,通風與空調項目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一部分建設單位向不具備施工水平的單位分包這些項目,操作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直接投入工作,引出了很多質量問題,不能達到預計的應用效果,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對通風與空調項目施工操作的研究具有一定實際意義。
一、常見要點問題
(一)采購材料設備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建設安裝單位為了節省成本,更加傾向于選擇那些價格便宜的材料,導致大量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出現在工地。由此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問題,不僅影響了項目的使用時間,甚至會發生安全事故。比如主要材料金屬板材和非金屬材料。前者普遍使用薄鋼板,通常要求0.5-2mm厚度,擁有很好的機械強度與加工特性,由于成本低廉應用范圍廣泛。鍍鋅薄鋼板,厚度時0.25-2mm,而項目要求厚度是0.5-1.5mm,其中鍍鋅層應保證≥0.02mm的厚度。后者則要求光滑的表面,不會出現裂紋和毛刺[1]。
(二)安裝設備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不規范與不協調是主要的安裝問題。在大量出現問題的項目中,絕大多數原因是操作人員不規范安裝導致的。比如最普遍的安裝閥門,由于不同的項目情況,使用的閥門類型也不同。基于這一點,出現了很多錯誤安裝和胡亂安裝問題。
不協調安裝也是破壞設備的原因之一,特別是對一部分需要特殊保護的設備。比如風管,布置要求是豎向無縫,如此可以降低斷開的幾率。同時禁止安裝在風管下端。在安裝中,還要結合項目的實際布局科學規劃設備材料。比如科學分布管線,要求定期維護的應使用外管線,而隱性管線可以在特殊需要時應用[2]。
(三)大量空調噪音
針對這一問題在利用有關技術的過程中,還必須控制好噪音較大的問題,進一步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一般發生噪音的原因有:安裝位置與本身配置出現了矛盾。此外一般來講外風機出口位置應當安裝消聲設備,若沒有安裝,則風在快速吸入的過程中由于力和壓強的統一影響,必將在排風口位置累積,出現長鳴。
(四)水循環問題
這也是對供熱通風與安裝系統造成影響的普遍因素,發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水循環交叉混合其它管道,在管網內形成氣囊,進一步對水循環性能造成不良影響,冷凍水無法正常循環操作,從而令空調無法正常運行。水管道沒有定期清理,也會導致空調出現一定程度的堵塞,明顯對制冷效果造成影響。
二、具體施工要點
(一)不斷加強監管質量效果
最大程度確保項目的質量與投入使用效果,應通過科學方法,對內部工作有效監督,從而提高整體監督效果。第一,認真根據操作圖紙開展施工,選擇符合質量要求的材料與設備,同時確保各項采購產品擁有完整的質量證明。第二,深入開展質量驗收操作,對工地內的材料和設備整體控制,當結束檢驗工作以后,安排專業人員實施管理,確保在整體操作過程中合理控制這部分材料與設備。第三,在實際操作中,應當嚴格落實質量監督工作,具體對安裝過程開展,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錯誤[3]。
(二)提高操作人員專業水平
為了保證項目建設質量,應當逐步提升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使其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培養安全操作意識。因此建設單位為了有效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需要逐步增加訓練人才的強度,并且鼓勵他們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充分結合理論與實踐。另外,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還要認真遵守相關規定,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進行整改。
(三)科學安裝設備
第一,合理布置管線。在實際操作中,相關人員認真根據有關規定合理安排管線,比如盡可能防止管道對室內采光、開關門窗、維護操作設備等造成影響,特別需要注意處在同一空間內部時,針對各種并行和交叉的管線,操作人員應根據圖紙與真實狀況設計合理的布置方法。若圖紙相背于真實狀況,應與設計單位交流協調,適度調節設計。第二,安裝水系統方面。為了防止項目竣工以后發生水循環受阻問題,操作人員應當做好這部分工作:首先在制作管線方面,結合圖紙要求,認真對場地進行考查,對項目給排水管線以及其他線路之間存在的聯系全面思考,消除不良因素,選擇與真實狀況最為符合的操作方案。之后與設計單位討論協商,合理更改圖紙。其次是針對交叉管線的操作,應堅持協調安裝的基本原則,防止氣囊出現在管線中影響水循環系統工作。最后是及時清理冷熱水系統,有效避免出現堵塞管線的現象,從而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
(四)節能降噪方法
對項目是否合格進行評判的主要標準是節能降耗,作為能耗大戶,對其采取一定的節能降耗手段也體現出較強的環保意識。因此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第一,科學應用外部新風量。這一風向的大小密切聯系著系統的能耗情況,風量越大,相應也會產生較高的能耗,反之則越小。因此在安裝操作時,需要嚴控新風量使其保持合理范圍。誠然,新風量可以有效協助通風系統開展工作,比如春冬季節顯著增加的新風量,相應降低了設備的使用頻率,有效減少了能耗。第二,合理設計內部溫度。在制冷操作時明顯高于室溫一度,而制熱操作時低于室溫兩度,這樣可以節省10%的電量,并且不會令人體明顯體會到溫度的改變。所以為了減少能耗,開機中可以設計為高冷或高熱,迅速根據人體最適合的標準調節溫度,之后可以更改為中地縫,不僅節省了耗能,還可以避免出現噪音。此外,應盡量控制開關門窗的次數,降低室內溫度的流失量,而延長設備的操作時間,將無法達到省電的目的[4]。
三、結束語
綜合分析,項目質量的決定因素不只是設計水平與設備性能,還有安裝操作因素造成的影響。我國正在逐步關注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也借鑒了很多國外的先進技術,一定程度推動了行業的發展,但是由于市場競爭壓力,一部分建設單位基于技術與成本短缺的壓力不注意施工質量,忽略了施工要點,因此,需要建立系統標準對供熱通風和空調系統施工有效規范。
參考文獻:
[1]王剛.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中常見問題及處理對策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6(12):162.
[2]熊玲.施工關鍵技術在供熱通風和空調工程中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5(13):103+105.
[3]侯衛東.建筑空調安裝施工技術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56):83-84.
[4]鐘釗雨.空調通風系統的整體思考[J].技術與市場,2015(12):47+49.
(作者單位: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