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甜甜
摘要:地理信息系統構建基礎是測繪測量操作,以數據庫為根本,對數據實施管理與分析。對這一系統的應用方式整體分析,能夠獲得彼此發揮作用的空間數據模型,在科學運用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實踐意義。并且,更加便捷測量工作,提升操作水平,保證準確度的同時幫助人們解決生活難題,保證獲得更好合理的規劃。本文主要圍繞這一系統,簡單分析了其應用優勢,并對實際應用問題進行了合理討論。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測繪;應用問題
在現代化項目建設過程中測繪發揮了關鍵功能,特別是大規模創新型建筑設計模式與材料的科學應用,對使用功能與精確度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測繪工作的發展也表現出數字化特點。傳統操作方式已經無法符合實際需要,特別是在精確度與效率要求方面更甚。地理信息系統通過準確顯示空間數據,進一步對大量地理數據嚴格處理。在當前測繪工作已經大范圍運用該系統,并突顯出現代特色。
一、系統應用優勢
(一)測量數據精準度較高
明顯不同于傳統測量,地理信息系統(GIS)一般利用地球上三個軌道平面的24顆衛星,密切聯系遙感技術,科學應用在對測量精度要求較高的大型建筑。在操作精確度方面,GIS利用衛星定位,輕松獲得距離地球120公里軌道上的小型動物。因此,在測繪操作時系統借用繞地衛星的平面掃描,有效對應地面接收設備,操作人員僅需要加工處理衛星數據即可獲取重要信息。
(二)監測操作水平較高
該系統不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在測量操作時僅需要安裝地面接收設備,不需要采取任何手動測量方法,一定程度提升了工作水平。GIS利用衛星實施測量,壓縮了傳統操作流程,因此迅速提升了操作水平;特別是有關地形地貌的測繪操作,可以使用相關設備同時分組開展測量,節省了操作時間。最后,還有效提高測量精確度。傳統測量方法一般都會出現誤差,人為操作也會影響測量準確度。利用衛星實施平面掃描,工作人員科學操作有關設備,減輕了人為影響程度。
(三)不易受外部環境影響
自然因素較大程度影響傳統視度,特別是部分地形復雜的地區,甚至不能整體實施測繪操作,僅能采取等高線估測,將使結果增加誤差,喪失操作的合理性。另外,若出現惡劣天氣,迫切需要停止操作。傳統測繪操作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故一部分擁有較高精確度要求的項目使用傳統技術不能符合自身要求[1]。
二、實際應用
(一)采集操作
在操作初期,應著重對客觀環境中的物象實施離散處置。GIS通過柵格與數量存儲的方法完成合理連接。一是利用幾何圖形聯系矢量存儲展現真實面對的對象。二是柵格儲存包括了單元存儲的行列,并屬于唯一儲存數值,進一步利用地面單位網格寬度明確柵格數據集分辨率。
針對本系統來講,空間數據與一部分附加數據有效聯系進一步對非空間數據實施存儲。在普通測量操作中,主要是聯系掃描穩定的數據視線與聚脂薄膜地圖產生數字化資料。然而,系統關鍵是與定位系統聯系明確相關坐標,再將信息傳遞至系統,開展對應的處置。也需要根據遙感技術對數據有效搜集和整理[2]。在實際測量操作中,系統大多數平臺都擁有傳感裝備,這部分裝備彼此相連,同時同步操作數據處理平臺,通過航空圖片利用三維技術對有關數據進行獲得。
(二)轉換和處理
這項操作基礎是各個公司設計的處理數據軟件,通過編輯傳遞到系統的數據進一步對其實現預處理,開展拓撲建模操作,疊加分析憑借合理模式獲得的測量圖形及其相同部分。系統軟件對數字化空間數據的各個條件關系整體識別,聯系空間內部的復雜實體,通過數學建模整體分析內含的鄰近關系,需要在正確的拓撲條件下深刻解析向量數據。針對測量操作中發生的分離線和交叉點現象以及原地圖形成的污點等這些對精準度造成影響的因素開展嚴格處置。同時還需要重構處理獲得的數據,轉換得到系統能夠甄別的數據,進一步在各種數據源之間達到有效兼容的目標。由于存在不同的需求對象屬性,因此在對這部分數據解析之前,融合處置投影和坐標,獲得不同復雜程度的數學精度模型,從而可以更加合理地進行運用。處理數據過程中體現出復雜性,測量操作還牽涉到重構數據及編碼等。
(三)空間處理
當采集、轉換數據操作完成以后可以開展這項工作,利用定位系統空間分析獲取的全部數據,有關圖形數據換算,定量測繪空間內部包含的所有實物。這個操作過也是系統整體十分重要的環節,會牽涉到各種不一樣的技術,對實際空間情況真實描述,從而得到信息終極效果,最后合理預估實際空間[3]。
(四)管理和顯示
在實際應用中,具體牽涉到使用點對實物信息的城市道路橋、交叉口等進行標識,通過線代表道路的線、邊線、通訊線等;采用面對道路附近的建筑物等表示。可以科學分層處理以上有關的實物:第一構建一個地理數據庫,并建立操作要素集,包括具有一定特點的道路線、城市交叉口、附近建筑物等;并在同樣的數據庫中初步構建管線要素集,如電力設備、電力線等。
通常來講,表達地圖特點的圖形有以下模式:單一的符號、數值地圖、通過與人口近似的字段特點代表數量、各種屬性的顯示。在地圖上采取單一符號表示數據能夠獲得密集分布特點,進而準確表示分布狀況。在實踐操作中,通過點對居民分布在城市不同區域的情況積極顯示,就能憑借密集的點直接彰顯居民分布居住特點;還可以憑借線的特點表示道路網密集特點[4]。針對表示上述居民密集情況,對人數科學統計,采取各個顏色代表居住狀況,借助符號自身大小,根據科學要求合理劃分。
三、擴展應用前景
這個系統實用價值與準確性很高,是與測繪領域十分適合的關鍵技術。隨著有關項目的增加,也提高了技術要求,需要工作人員持續優化系統技術,提升其處理和分析數據的水平,強化數據化性能,最大程度減少人工錄入數據的現象,繼而提升操作效率。
四、結束語
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測繪操作是最關鍵的前期工作,直接牽涉到房屋建設、礦產開發等若干個領域,伴隨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對這項技術產生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通過在這一領域內部應用GIS系統,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操作精確度,獲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是一種滿足現代化特點的技術措施。
參考文獻:
[1]暢源源,柴世界.淺析3S技術在測繪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3(5):237-238.
[2]甘德.淺析測繪工程的測量技術及發展[J].科技資訊,2014(17):29.
[3]黃張玉,徐佳,劉志強.面向信息化測繪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測繪工程,2014(4):76-80.
[4]崔俊生.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結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投資與合作,2014(10):247.
(作者單位: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