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格菁
摘要:“新媒介”是傳統媒體的一個相對概念,有些學者將其與“新媒體”相結合。目前,學術界尚無統一的定義。一些專家認為,只要傳統媒體與當前背景不同,它們就可以稱為“新媒介”。一些學者提出,泛媒體時代對“新媒介”的定義不再像傳統媒體那樣容易分類,而是形成了“新媒體群”。我們可以理解這個“新媒體群”是一個新的媒體終端,它使用數字和移動技術通過網絡渠道傳輸信息,或者作為依賴互聯網平臺進行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形式。“新媒介”的許多特征使其不同于過去媒體發展史上報紙,廣播和電視的出現。它并沒有使舊的傳統媒體衰落,而是將這些媒介帶入更廣泛的媒介整合之路。
關鍵詞:新媒介;新聞;傳媒
1 新時代媒介的簡單概述
1.1 新時代媒介帶來的優勢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時期的媒體具有更突出的優勢。首先,新時代的媒體傳輸速度更快,以高速信息高速公路為載體,可以達到傳統傳輸速度的3.5倍以上;其次,互動和有效性得到加強。由于技術的限制,傳統媒體缺乏互動,新媒體改變了這種狀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和其他新媒體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強烈。讀者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實時評論新聞。例如,一些政府機關開設了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使人們能夠及時反映情況,并給予及時反饋。由于技術的發展,新聞的有效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訪談—編輯—發布模式具有運輸,購買等限制。讀者很難第一次了解這個消息。新媒體打破了這一界限,讓人們第一次通過網絡了解最新的新聞事件。
1.2 新時代媒介帶來的弊端
雖然新時代的媒介具有如此突出的優勢,但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就會造成局面惡化。對新聞業而言,如果我們通過新媒介傳播模糊或偽造的信息,將會帶來嚴重后果。這是因為信息將通過各種渠道和快速傳播手段傳播,因此如果輿論不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控制在可控范圍內,人們就會懷疑新聞下的新聞是否真實。新時代媒介可以得到保證,更重要的是,它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保障的穩定性。
作為一種高度商業化的媒體傳播方式,新時代媒體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一些新時代媒體可能會受到信息傳播的興趣誘惑,可能會集中在內容上,涉及一些虛假信息,這使得公眾對其真實性產生了質疑,這對整個新聞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損害公共影響和權威的象征。
2 新媒介給我國傳統媒介內容帶來的變化
2.1 豐富傳統媒介新聞源,改變新聞報道方式
如今,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越來越受到傳統媒體的關注。互聯網上的網民的聲音經常被用作新聞材料,輿論監督的聲音被傳統媒體在報紙,廣播和電視上發表。例如,今年新聞在線已經多次將微博截圖引入其報道,而中國之聲頻率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已經加入了對新華網、人民網等頭條新聞的播報。
此外,傳統媒體也更為看重與新媒介平臺上用戶的互動:北京交通廣播的《一路暢通》等多個欄目在前幾年的網絡直播和短信、論壇聽眾互動后,于2011年開始增加微博平臺互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千里共良宵》節目也采取了主持人評說+百度貼吧、新浪微博和手機短信等形式與聽眾互動。
2.2 追求利益最大化
傳統媒體作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優惠政策,員工有各種各樣的好處。但是,隨著我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媒體在市場和網絡面前的缺陷越來越突出。如此眾多的傳統媒體,為了生存,爭奪被切斷的市場蛋糕,放棄社會責任,開始與許多糟糕的新媒體混在一起,用各種手段贏得觀眾的注意,并報道一些不好的社會觀念和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當前的金錢崇拜、享樂主義和奢侈之風。
3 通過新媒介技術加強新聞真實性報道的措施
3.1 加強新媒體的監管與引導
隨著新媒體發展的加快,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這對其監督,指導和安全工作來說越來越重要。首先,我們必須加強對新媒體的監督。立法部門要加大對新媒體的研究力度,加快新媒體新聞傳播領域法律法規的完善,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執法部門要加強執法工作,宣傳部門要加強宣傳工作,兩個部門要共同努力,為新媒體新聞傳播營造良好環境;二是加強新媒體的引導。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新媒體,加強網絡信息化建設,為新媒體新聞傳播提供堅實的技術條件;另一方面,要在保證新媒體新聞傳播自由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堅持中國網絡新聞主權,避免不良思想對受眾的影響。
3.2 注重對新媒介組織的職業操守建設,努力提高其社會影響力度
要想實現新聞的真實性報道,就要對新媒介組織提出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求其必須將職業操守放在首要位置,秉持求真務實的態度,盡量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還原事情的真實性;其次,要引導公眾學會理性看待問題,不要盲目跟風;最后,對于一些社會現實問題,不僅要勇于披露,還要起到正確的輿論監督作用,促使其不斷規范自己的言行,同時新媒介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公共影響力,憑借真實可靠的新聞報道來吸用受眾。
3.3 加強“融合新聞”優化與創新
媒體融合在新媒體時代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媒體形式,而新聞融合是它的衍生物,具體來說,新聞的整合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輔相成,全面整合,滿足其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挽救衰落的傳統媒體,并使它們煥發活力。因此,加強“綜合新聞”的優化和創新,培養優秀的媒體人才,創造和引進先進的技術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央視新聞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們設立了“中等整合編輯辦公室”,以協調報告資源。憑借高效的團隊和先進的技術,他們促進了媒體報道的正常化,使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微博、央視微信等都在各自的媒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介時代新聞媒體仍存在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新媒介時代新聞媒體的優化和創新。因此,目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都應該正視現有問題,開拓思路,勇于創新,從新媒介新聞媒體的主要特征出發,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李偵偵.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征與趨勢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19(6):9-10.
[2] 吳昕怡.第二媒介時代新聞傳播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6):47,232.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