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 丹
可愛的老何老師
★文/許 丹

與老何相識是在2016年的秋天,那時候我剛上大二。
“哎,嘿嘿嘿嘿。”這是老何的開場。
“哦,哈哈哈哈。”這是全班同學的回應。
上課時,老何從他那破舊的看起來卻很有文藝風格的背包里拿出了《大學寫作》教程。
“好,下面我們來學習如何寫短篇小說。來來來,看我的PPT,不要看書。”
“老師,如果不看書的話,沒辦法畫重點啊!”我有些驚奇。
“什么?!重點是個什么東西,我跟你們說,這本書沒有重點,畫了重點會侮辱你們的智商。”老何用著更夸張的表情看著在座的各位。
一堂課下來,滿滿的都是快樂,老何從他的PPT延伸至寫小說的構架,再從如何寫小說延伸至社會現象。有一次說到單身這個話題,他說:“我們村每逢過年過節回家都會有大批打工青年‘被相親’,一個村子里好多戶人家只要是有男青年從城里打工回來的,基本都是單身……”
老何對相親的話題討論得特別帶勁,可當我們問起老何是否有對象的時候,老何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咳咳,不要嫌棄我八卦啊,這都是事實,不信的話,班上有同學來自農村的,可以回村子里看看,過年時相親的那個場面,去聽聽看看,說不定一篇小說就成了,嘿嘿嘿嘿……”老何忍不住笑了起來。
三十多歲的老何出了一本童話,取了一個筆名,叫夏商周。而正是因為這樣,我對老何的好感度立即上升。
老何在課上經常會跟我們說他的讀書心得。“讀書,多讀書,多讀紙質版的好書,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碎片化閱讀上!”
“老師,你的童話在哪個APP上有?可以免費閱讀嗎?”
“暫時還沒有上線。好像淘寶有個書店賣9.9元,十本以上包郵!”老何滿臉得意。
“買了我的書的同學,我給你們簽個名。嘿嘿嘿嘿……”老何算是在課堂上過了把作家癮。
記得有一次,老何在微信上分享了一首詩歌給我,說是要和我討論這首詩歌的妙處。至今我還記得我和老何爭論的場面。
“我覺得這個‘的’字用在整行詩中不怎么恰當,你看啊,在語境上就顯得很不著調,在全詩理解上就顯得很突兀,可是這首詩卻能獲得大眾好評,我覺得不符合常理。”我用著手指敲擊著鍵盤,快速地與老何在微信中互相爭論。
“沒有符不符合常理,寫詩的人能讓支持和反對的人各占一半,說明這個作者功力很深啊!我覺得這位作者寫得挺好的。哈哈哈哈……”老何意味深長地回復了我之后便悄悄地把這首好詩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還在分享的時候評論了一句。“頗好,頗好,爭論不一。”
還有一次,我好不容易花了長時間修改的一篇文章,剛分享過去沒到兩分鐘,老何一針見血地指出各種問題,著實把我嚇得丟了八分神。那一個下午,我寫一段發一段,老何看著我被嚇到的樣子,突然一下變得溫和起來。
“你把整篇發過來吧,這樣一段一段的,有些亂。”
“好的,這次修改得很好,給你滿分。”老何這句話讓我高興了整整一個下午。
一段時間下來,我似乎和老何有了一種默契,只要看到好的作品都會互相分享,相互評論。在老何的指點下,我的作品有了很大的進步。老何也為我高興。
老何從來不喜歡點名,他經常引用網絡流行語來表明自己的想法。記得那是周二早上的一堂課,班里好幾位同學遲到了,本以為老何會怒氣沖天地把我們整個班訓斥一頓,誰知道,他非但沒有訓斥,而是溫和地問我們怎么了。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融化了。因為那天天氣特別的冷,我們早上六點就要起床去操場跑操,在此之前又有拍攝任務,身體已經是吃不消了。
在老何知道了原因后,有些小激動,說非要和直屬領導提意見取消跑操,為我們稍微延長一下睡眠時間。看著老何像個小孩子一樣嚷嚷著為我們提意見,我們班的同學相互對視著,卻又搖著頭一笑。
今年初春,我偷偷地去蹭了老何的選修課,他還是老樣子,還是那么的可愛,他的課堂還是那么生動,那么有趣。
(摘自《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