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漢榮
狗的知識
★文/李漢榮

我無法弄清一條狗所具備的知識系統,但是,我相信,它對人的觀察和了解,一定不亞于我們人對自身的了解。
狗不會去崇拜一只貓或一頭豬,也不會去崇拜一頭比它高大的牛,但它可能會崇拜一個小孩,它知道這個小孩就是正在長大的他的主人。狗對人的研究可追溯到人與狗第一次見面的那個時刻,大約在數萬年前的某個上午,狗來到人的屋檐下,答應了人的苛刻要求,與人結成了不平等同盟,人給它提供一些殘湯剩飯,它負責幫助人看家護院。狗也從此開始了對人的長期觀察和研究。
人豢養狗,其實是豢養了一個人性的研究者,一個人類學專家,一個人心的洞察者。狗對人的心理的了解超過了對它自己心理的了解。你要是問一只狗在想什么,它是說不清的,但它一定知道你在想什么。
狗是嚴重被人同化了的動物。狗的忠誠與其說是美德,不如說是無奈,是不得不如此的選擇。隨機應變,隨緣而化,狗不認識“緣”這個字,但在隨緣、惜緣這方面,狗做的最出色。傻瓜養它,它就忠于這個傻瓜;流氓養它,它就忠于這個流氓;圣徒養它,它就忠于這個圣徒;惡棍養它,它就忠于這個惡棍;好人養它,它就忠于這個好人。這無關狗對善惡的理解和評價,而與狗的知識結構有關。
狗的知識結構的核心,是對主人的無條件服從,是對主人收養之恩的報答。但這不能簡單地視為奴性,這是一種忠貞情感和報恩意識,可以視為狗的宗教信仰。
當一個人失去了一切,失去了財富、權力、親情、友誼,但還有一只狗忠于他,把他看作教主和朋友,還有一只狗與他相依為命,還有一只狗愛他,同情他,甘愿與他一同去受苦,去流浪,去死;這條狗就有可能拯救和撫慰這個絕望的人。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是狗代表世界拯救這個人,或者這樣說,世界委派一只狗去拯救這個人。
狗跟隨和研究人,已經多少萬年了,他對人性一定有自己的判斷和評價。
那么,狗掌握的有關人性的主要知識是什么呢?他對人性的理解和評價是什么呢?
是貪么?似乎是,其實不是。在狗的眼里,人對權力、錢財、情色、虛榮、功名利祿的膜拜和貪圖,與它對幾根肉骨頭的膜拜和貪圖是一樣的,并非是人性的核心部分,他們所貪圖的,只不過是人性中核心部分的替代物和填充物。
那么,人性中的核心部分,也即致命部分是什么呢?
作為資深人類學家,作為長期從事人性研究達數萬年之久的人性專家,狗提供了這樣的答案:
人性中的核心部分也即致命部分,是他們生命深處的空虛、找不到生存意義的苦悶以及對死亡和虛無的恐懼。
一言以蔽之:人心和人性中的致命部分,是怕自己的一生被遲早要來的死亡給徹底否定了,是怕自己所有的努力和爭斗到頭來都成為毫無意義的一場徒勞,是怕自己這一輩子白活了。
狗這樣回答:所以,他們就不停地用那些替代物(權力、錢財、情色、虛榮、功名利祿等等)來填充自己裝飾自己麻醉自己,這就是我所看到的隱藏在人的貪婪后面的核心本質,對此,我是十分地可憐他們;出于同情,我選擇了對這些貌似貪婪實則可憐的生物的無條件忠誠,以緩解他們的空虛、苦悶和對死亡與虛無的恐懼。
由此,我們得知:出于對人性中的致命部分的長久觀察和理解,狗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乃是:對人性的致命困境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他們難以擺脫的對死亡與虛無的恐懼和焦慮的由衷同情……
(摘自《讀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