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ISM-AHP方法

2017-10-23 07:01:46鄭瀟雨
關鍵詞:養老老年人滿意度

劉 昊, 鄭瀟雨

(1.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 2.山東醫藥技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ISM-AHP方法

劉 昊1, 鄭瀟雨2

(1.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 2.山東醫藥技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眾多且關系錯綜復雜。從基本特征、認知特征、家庭特征、社會環境等4個方面選取19個影響因素,構建影響因素指標體系,以厘清各影響因素間的層次結構和重要性排序。用解釋性結構模型(ISM)解析得到由表層直接因素、中層間接因素、深層根源因素構成的5級多層遞階ISM,并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對表層直接因素進行重要性排序。結果表明:生活擔憂度認知、老年人社交網絡、社區助老服務供給等是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據此,進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4點建議:(1)提高醫療資源供給,探索發展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2)開辦社區老年學習班,提高老年人文化素質;(3)發展多種形式的社區助老服務,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擔憂度;(4)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體活動,建立融洽的老年人社交網絡。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ISM-AHP

一、文獻綜述與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與半失能老人數量逐漸增多,老年人養老需求日趨多元化。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4億人,占全部人口的10.5%,老年撫養比達到14.3%,養老問題備受關注。由于傳統的子女贍養模式難以有效滿足日趨增多的養老需求,加之受中國傳統養兒防老、家庭養老等觀念影響,居民對機構養老的認同感較低,而社區居家養老兼具社區與家庭的優勢,成為有效解決養老問題的必然選擇。近年來,許多城市出臺了社區居家養老的相關服務政策,但社區居家養老更多關注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問題,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問題。而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是影響、衡量老年人精神生活質量的主要指標,因此,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目前,學界圍繞社區居家養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1)社區居家養老發展狀況與問題研究。肖輝認為現有社區居家養老作為對傳統養老模式的一種補充,其程度和力度相對較弱,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多元養老需要,尤其在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人性化程度較低,因此,應逐漸向集中居家養老模式過渡[1];許星瑩等總結了社區居家養老具有代表性的若干運作模式,包括社區服務中心運作型、民辦養老機構運作型、物業管理公司運作型、星光老年之家運作型、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組織運作型、鄰里互助協作型等6種類型,分析指出社區服務中心運作型的可行度較高[2];馮喜良等基于北京市東城區、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和豐臺區的調研數據,分析了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現狀,指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整體進展不容樂觀,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對不同服務項目的需求及使用存在差異,特別在助潔、助醫和精神慰藉服務等方面的差異尤為明顯[3]。(2)社區居家養老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顏秉秋等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基本屬性、社會支持度、經濟獨立度、居住環境等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滿意度的復雜作用,結果表明社會支持度對社區居家養老滿意度的影響程度最大,其次為經濟獨立度[4];高輝等結合杭州市社區居家養老的實踐,將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分為個體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區位特征、鄰里特征等5類,其中,鄰里特征對社區居家養老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5];王維等通過對北京市215名老年人進行調查發現,老年人生活滿意度與其智能水平和擁有的子女數量呈顯著正相關,影響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因素還包括老年人活力、生理職能、總體健康、心理健康等[6]。(3)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完善措施研究。陳為智反思了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社區居家養老福利政策中心化、服務主體三位一體、需求導向、制度植入等是保證社區居家養老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建設方向[7];王振振等針對蘇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進行調研,探討其存在的問題,指出豐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和設施為提高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關鍵舉措,并分別從醫療護理、文化娛樂、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4個方面提出改善措施[8];嚴妮、宮芳芳、李杰等從社區空巢老人和日益突出的醫療資源供需矛盾出發,分析指出建立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是提高老年人居家養老質量的關鍵途徑[9-11];胡妍以長沙市社區居家老年人為例,分別從個人精神狀態、家庭、社區與鄰里、社會組織等4個維度探討構建社區居家老年人精神生活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12]。

綜上所述,學界圍繞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展開了較多研究,但其研究主要側重于老年人的整體生活質量以及該模式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缺乏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研究剖析。為了全面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有必要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進行研究。然而,影響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因素眾多且關系錯綜復雜,難以確定各因素的關聯關系和相對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將構建影響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指標體系,運用解釋性結構模型(ISM)分析各因素的結構層次,并進一步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因素的權重,以期為豐富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鑒。

二、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指標體系構建

通過梳理現有文獻資料,在影響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眾多因素中,提煉出25個影響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因素。結合實地考察調研,向150位具有聽說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發放調查問卷并解釋每個指標的具體內涵,進一步梳理出20個被選頻率較高的因素。基于此,通過面談或郵件等方式綜合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保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觀點進行修改和補充,最終確定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表1),包括基本特征、認知特征、家庭特征、社會環境等4個方面19個影響因素。

表1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指標體系

續表1

三、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層次結構分析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為厘清各影響因素間的制約關系和層級結構,本文用現代系統工程中廣泛應用的解釋性結構模型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歸納分析。解釋性結構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以定性分析為主,其主要特征是把復雜的系統分解成若干子系統,借助計算機,用有向連接圖來描述各系統間的關系,將系統構造成一個多級階梯的層次結構模型。該模型尤為適合分析元素眾多、結構復雜的系統,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結構目標分析方法[13]。

(一)建立鄰接矩陣

鄰接矩陣E用來描述系統中兩兩因素間的相互關系,E中元素dij取值如下:

(1)

針對上述相互關系,通過再次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保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對指標體系中每個因素對其他因素是否有直接或間接影響進行判斷,在綜合各方面討論結果的基礎上得到鄰接矩陣E。

(二)建立可達矩陣

可達矩陣M用來反映有向圖各節點經過一定路徑可以到達的程度。應用布爾矩陣運算規則,將鄰接矩陣E與單位矩陣I求和得到E+I,然后進行冪運算,直至(E+I)k -1≠(E+I)k=(A+I)k+1,則M=(E+I)k,從而得到可達矩陣M。

(三)分解可達矩陣

將可達矩陣M分解成可達集F(Si)和先行集Q(Si)。其中,F(Si)表示從因素Si出發可以到達的全部因素的集合,Q(Si)則表示可以到達因素Si的全部因素的集合。

F(Si)={Si|mij=1},Q(Si)={Si|mji=1}

(2)

其中,F(Si)是可達矩陣中Si行中所有矩陣元素為1的列所對應的要素集合,Q(Si)是可達矩陣中Si列中所有矩陣元素為1的行所對應的要素集合。mij、mji均是可達矩陣M的因素。滿足下式的因素即為最高層因素。

Li={Si|F(Si)∩Q(Si)=F(Si);i=0,1,…,k}

(3)

由此,求出最高層因素L1={S0}。從原可達矩陣M中刪除L1中因素所對應的行與列,得到矩陣M′,對M′重復上述操作得到位于第二層L2的因素。從M′中刪除L2中因素所對應的行與列,得到矩陣M″,重復上述操作得到位于第三層L3的因素。以此類推,得到位于第四層L4和第五層L5的因素。據此可得,L1={S0};L2={S4,S6,S7,S14,S15,S16,S18};L3={S5,S8,S11,S12,S17};L4={S2,S9,S13,S19};L5={S1,S3,S10}。其中,L2為表層直接因素,L3為中層間接因素,L4和L5為深層根源因素。

(四)建立解釋性結構模型

根據L1、L2、L3、L4、L5的順序重新排列可達矩陣M的行與列,得到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可達矩陣,即骨干矩陣B。依據骨干矩陣B繪制多級遞階有向圖,即建立系統要素的解釋性結構模型。據此,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間的關聯關系與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

(五)結構模型分析

由圖1可知,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體系是一個具有多級層次結構的復雜系統,分為表層直接因素、中層間接因素和深層根源因素等3個層次。

1.表層直接因素包括基本特征、認知特征、社會環境等3個方面的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具有直接影響。部分老年人存在“人到終年萬事休”的消極心態,沒有培養一門興趣愛好,無聊時只喜歡看電視;而那些興趣愛好廣泛的老年人則不習慣閑下來,通過各種興趣愛好活動使自己心態年輕化,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年人通常接觸面狹窄,生活單調,在調查過程中,當被問到是否感到孤獨時,有47.8%的老年人表示經常感到孤獨,如不及時釋放負性情緒極易出現情緒障礙,進而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社會保障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實施,取得了諸多成效,但老年人仍然會擔心未來生活沒有穩定保障,如孤獨時無人陪伴、生病時無人照護,導致老年人的生活擔憂度增加,進而降低其精神生活滿意度。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老年人的社交網絡逐漸變窄,社交和友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極大地降低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文娛活動參與度和社會公益介入度這2個中層間接因素會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社交網絡,原因是通過文娛活動和公益活動可以有效增加老年人的人際交往。社區養老資源包括社區內設的老年醫院、老年興趣班、老年人活動場所等公共資源,但我國社區養老資源供給與需求不平衡,嚴重制約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社區助老服務區別于社區養老資源,主要包括上門看病、日常購物幫助、聊天解悶等服務,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服務就在身邊,不僅有助于增強老年人的安全感,還有助于直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老年學理論認為社會和物質環境會產生環境壓力,老年人應積極適應、作出反應和改變,以保持幸福感。社區居住環境包括住房類型、社區年齡、社區位置,舒適的社區居住環境對社區居家養老起到正面的助力作用,可以降低老年人的環境壓力,提高其精神生活滿意度。

圖1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結構層次

2.中層間接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造成間接影響,對表層直接因素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家庭和子女對老年人至關重要。家庭地位自評、家庭和睦度、子女關心頻率直接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擔憂度認知,同時也間接影響著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老年人通過參加文娛活動,一方面可以拓展思維,鍛煉身體,分散孤寂感;另一方面可以擴展社交網絡,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達到愉悅心靈的目的。由此可見,文娛活動參與度直接影響興趣愛好、孤獨感認知和老年人社交網絡。社會公益事業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的關心,使老年人物質和精神雙重受益,幫助老年人更好地感受到社會尊老愛老的風氣,降低老年人的失落感。一般來說,社會公益介入度越高的地區,社區的老年基礎設施建設越完善,社區養老資源供給越充分,老年人獲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成本越低,從而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物質生活質量和精神生活滿意度。

3.深層根源因素是決定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最根本因素,涉及基本特征、家庭特征、社會環境等3個方面。良好的身體狀況是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的基礎[14]。一般而言,身體健康狀況越差的老年人精神健康狀況越差,其原因在于隨著患病種類增多,經濟支出增大,家庭負擔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負擔也隨之加重。且伴隨著健康狀況較差老年人的往往是生活自理能力喪失,從源頭上影響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文化程度較高的老年人考慮問題的視角較開闊,接觸和接受新興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較強,容易獲得較多的精神食糧。配偶狀況影響居住方式,無偶或喪偶的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養老需求增大,通常由獨居或與配偶居住改為與子女一起居住,方便子女照看。整體上,身體健康狀況、文化程度、配偶狀況等直接影響家庭年收入,收入通過經濟支持的形式改變居住環境,從而對老年人精神生活產生影響。同時,政府支持對社區居家養老事業的發展起到正面推動作用,社保部、民政部、地方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有助于從政策支持和輿論導向上不斷提高社區居家養老的社會關注度和認可度,為實現“積極老齡化”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在根源上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

四、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表層直接因素的影響程度分析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由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于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15],能夠綜合人們的不同主觀判斷并給出具體的數量分析結果,通過排序結果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這種分析方法在實際研究中應用非常廣泛。由于中層間接因素和深層根源因素影響程度相對較深,但其最終作用于表層直接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產生間接影響,而表層直接因素的改善將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提高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且見效最快,故筆者將表層直接因素作為完善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重點。由于表層直接因素數量較多,為進一步識別和完善老年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采用AHP法對表層直接因素進行重要性排序。

(一)建立指標體系

根據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解釋性結構模型確定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表層直接因素指標體系,包含興趣愛好、孤獨感認知、生活擔憂度認知、老年人社交網絡、社區養老資源供給、社區助老服務供給、社區居住環境等7個指標。

(二)構造指標重要性判斷矩陣

通過再次咨詢相關專家學者和社會保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利用成對比較法和1~9比較尺度,對表層直接因素構造指標重要性判斷矩陣Q={qij}。其中,qij表示第i個指標對第j個指標的影響程度,即表示由一指標發生變化給另一指標帶來的影響,取值見表2。

表2 比較尺度說明

(三)計算權重和一致性檢驗

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然后利用公式AW=λW求相應的特征向量W。其中,W的分量即為n個要素的相對重要性,即權重系數。為了確定權重系數的合理性,須對所得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檢驗公式如下:

(4)

(5)

其中,CI表示一致性檢驗指標,CR表示隨機一致性比率,RI表示隨機一致性指數,n表示矩陣維度。n取不同值時,RI的數值會相應改變。當CR<0.1時,說明判斷矩陣通過檢驗,所得的權重系數較為合理,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表層直接因素權重

(四)因素權重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表層直接因素體系中,各影響因素的重要性并非相等,按其權重大小依次排序為:S7>S14>S16>S6>S18>S4>S15。

1.基本特征變量在表層直接因素中所占權重較小,只包含興趣愛好(0.1073)這一指標。興趣愛好對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正面助力作用,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培養適宜的興趣愛好是老年人和其子女應該考慮的問題。

2.認知特征變量在表層直接因素中占據重要作用,包含孤獨感認知(0.1194)和生活擔憂度認知(0.2552),其總權重為0.3746。其中,生活擔憂度認知容易增加老年人的負性體驗,并極易影響老年人周圍的親朋好友,具有負外部性的特點,在表層直接因素中所占權重最大,說明生活擔憂度對老年人精神生活有較大影響,通過完善老年人社會保障、提高子女精神慰藉質量等有助于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擔憂度。孤獨感認知所占權重排名第四,對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產生一定影響,在降低老年人生活擔憂度的同時,通過文娛活動、親友陪伴等方式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具有重要意義。

3.社會環境變量在表層直接因素中占據主導作用,包含老年人社交網絡(0.2045)、社區養老資源供給(0.0758)、社區助老服務供給(0.1301)和社區居住環境(0.1077),其總權重為0.5181。其中,老年人社交網絡所占權重排名第二,該因素從側面影響老年人孤獨感認知,融洽的社交網絡是提高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手段,老年人通過與同齡人互動,容易找到共同語言,遠離生活的壓力和心中的孤寂。社區助老服務供給所占權重排名第三,可見老年人十分重視身邊切實可獲得的助老服務。與此同時,社區居住環境所占權重排名第五,在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舒適的社區居住環境成為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養老住所時考慮的因素。由于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發展尚未成熟,社區養老資源供給權重相對較小,但并不意味著可被忽視,隨著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社區養老資源供給將引起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重視。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從上述分析可知,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眾多且關系錯綜復雜。其中,興趣愛好、孤獨感認知、生活擔憂度認知、老年人社交網絡、社區養老資源供給、社區助老服務供給和社區居住環境為表層直接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具有直接影響。文娛活動參與度、家庭地位自評、家庭和睦度、子女關心頻率和社會公益介入度為中層間接因素,較表層直接因素影響程度更深,且對表層直接因素有一定的約束作用。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年收入、居住方式、政府支持、身體健康狀況、文化程度和配偶狀況為深層根源因素。深層根源因素的影響根本且深遠,這些因素難以在短時間內有較大變動,但一旦得到改善將從源頭上全面提高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

在表層直接因素中,生活擔憂度認知、老年人社交網絡、社區助老服務供給等是影響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關鍵因素。這些因素對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精神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最直接、見效最快,若以這些因素為出發點,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將明顯提高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

(二)建議

面對日益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精神需求的滿足日益引起老年人的關注。精神需求作為一種更高級更復雜的需求,其對老年人的影響根本且深遠,精神上的空虛與沮喪較之物質匱乏更容易給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創傷。基于此,結合以上研究結論,提出如下4點建議。

1.提高醫療資源供給,探索發展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身體健康是老年人享受精神生活的根本,社區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需求強烈,應著重提高社區醫療資源供給,大力探索和發展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通過建立社區長期照護保險,提供上門看病、陪同看病、上門護理、康復護理等服務,有效滿足老年人在家門口看病的需求。具體來說:一方面,應加大對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的財政扶持,進一步拓展其經費來源渠道,明確規定地方財政撥付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的建設經費,確保專款專用[16];另一方面,應通過政策導向和薪酬福利吸引優秀醫療人才入駐社區,并督促相關部門加強對社區醫護工作者的考核和監督,逐步提高社區醫療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和穩定性。

2.開辦社區老年學習班,提高老年人文化素質。文化程度作為深層根源因素,從源頭上影響社區居家養老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滿意度,提高老年人文化素質有利于老年人樹立積極樂觀的養老觀念。通過開辦社區老年學習班,拓寬老年人的學習渠道,為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建設,實現自我追求和人生價值提供幫助。社區老年學習班的工作人員要以熱情招待、服務周到、耐心解釋、多聽意見的態度和作風吸引廣大老年人參加各種學習活動,著力打造符合老年人實際需求的課程,充分發揮其為老年人服務的職能。

3.發展多種形式的社區助老服務,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擔憂度。政府應加大政策優惠和資金投入力度,將針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普惠性服務的政策倡導落實為各種服務項目,讓老年人充分感受到社區關懷,從而降低其生活擔憂度,并提高其精神生活滿意度。在充分掌握社區老年人相關信息的基礎上,以需求為導向,根據不同類型老年人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和服務項目。其中,針對高齡、失能、貧困的老年人加大資助力度,提供日常購物幫助、上門做家務等服務,降低其生活擔憂度;針對低齡、身體較好的老年人重點提供聊天解悶、心理咨詢等服務。同時,進一步完善社區老年人服務熱線、法律援助等專業性較強的服務。社區助老服務的開展要求政府、市場、家庭和社區做到三位一體。其中,政府要扮演好購買服務和監管的角色,通過輿論宣傳促使公眾進一步強化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意識;市場要提供專業社區助老服務和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家庭和社區要構建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如鄰里互助網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孤獨感。

4.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體活動,建立融洽的老年人社交網絡。老年人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有利于擴大生活空間、排解孤獨感。與同齡人的交往與合作既有助于溝通感情、增進友誼、建立融洽的社交網絡,也有助于調節情緒、陶冶情操、強健體魄、延年益壽。要利用一切機會大力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活動,為老年人展示自我、體現自身價值搭建舞臺。從社區的角度來看,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體育活動,鼓勵老年人參與,從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幫助老年人疏導負性情緒。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應加大對社區的資金扶持,積極引導各個社區開展適合老年人身體狀況的文體活動,如完善棋牌室、體育器械等基礎設施,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娛比賽等,建立融洽的老年人社交網絡。

[1]肖輝.集中居家養老模式及相關對策探析[J].河北學刊,2017,37(2):184-190.

[2]許星瑩,朱海祺,杜杏斯,等.社區居家養老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J].衛生軟科學,2016,30(1):12-15.

[3]馮喜良,孫亞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現狀的調研報告——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調研數據[J].調研世界,2017(1):23-27.

[4]顏秉秋,高曉路,袁海紅.城市社區老人居家養老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1):6211-6215.

[5]高輝,謝詩晴.杭州市老年人居住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既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設施發展視角[J].經營與管理,2015(12):147-149.

[6]王維,謝紅.居家養老老年人幸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0):1173-1177.

[7]陳為智.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的關鍵問題反思及前瞻[J].西北人口,2016,37(3):100-104.

[8]王振振,雍嵐,王樂.居家養老社區服務可及性評價研究——基于蘇州市的調研[J].人口與發展,2016,22(3):90-99.

[9]嚴妮.城鎮化進程中空巢老人養老模式的選擇:城市社區醫養結合[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22-28.

[10]宮芳芳,孫喜琢,顧曉東,等.醫養融合居家養老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大連市中心醫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例[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2):11-13.

[11]李杰.青島“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問題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4(18):74-80.

[12]胡妍.城市社區居家老年人口精神生活質量指標體系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23-26.

[13]張化楠,方金,畢紅霞.老年人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ISM-AHP方法[J].西北人口,2016,37(4):57-63.

[14]張俊浦.積極老齡化視角下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的功能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0(1):1-4.

[15]張麗麗,呂靖,艾云飛.基于ISM和AHP的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影響因素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4(11):38-43.

[16]李芬.農村空巢老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海南省農村空巢老人的調查分析[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0(2):67-74.

(責任編輯: 林安紅)

Influencingfactorsofmentallifesatisfactionoftheelderlyincommunityhomecare—BasedontheISM-AHPmethod

LIU Hao1, ZHENG Xiao-yu2

(1.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Shand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18,China;2.ShandongMedicineTechnicianCollege,Taian,Shandong271000,China)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ntal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home care. 19 factors are selected from four aspect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social environment. The index system of influencing factors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hierarchy and importance among various factors. It is

multi-degree ISM for level 5 consisted of the surface layer, middle, indirect factors, and deep root by explanation structure model (ISM),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used to rank the importance of surface direct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mental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are the life concern degree cognition,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elderly and the provision of the old service in the community. Based on this, four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improve the supply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explore the integrated nursing car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community; (2)start the community geriatric learning class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elderly; (3)develop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ty support services to reduce the life concerns of the elderly; (4)actively carry out recreation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elderly,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social network for the elderly.

community home care; mental life of the elderly; satisfaction; ISM-AHP

C913.6;C913.7

A

1671-6922(2017)05-0072-07

10.13322/j.cnki.fjsk.2017.05.012

2017-05-3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BSH096)。

劉昊(1992-),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

猜你喜歡
養老老年人滿意度
多感謝,生活滿意度高
工會博覽(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認識老年人跌倒
保健醫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保健醫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保健醫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雜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養生不是養老
基層中醫藥(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養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538国产在线|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三级|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国产屁屁影院|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欧美福利在线| 欧美一道本|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91人妻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亚洲精品动漫| 亚洲性影院|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18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2022国产无码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青青久视频| 亚洲九九视频|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秋霞国产在线| 激情综合网址|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日韩91|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久青草网站|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99激情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99久久精彩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2020| 乱人伦99久久|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毛片网|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制服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1024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