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發布預測,以目前東南亞種植情況來看,可以種植橡膠的資源殆盡,認為2020年全球橡膠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現有的產能1 250萬t來看,屆時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將到達1 360萬t,需求大大超過產能。
而近期市場也熱衷于討論未來幾年ANRPC的供應能力,那就看看東南亞主產國種植狀況。從總種植面積來看,2016年ANRPC的總面積達到1 154萬公頃,一直有增無減。但是增速卻是逐年遞減,從2010年的4 %滑落至今年的1.8 %。可見IRSG預測橡膠種植面積資源殆盡還是有據可依。
市場關注的供應增量還是要落到新種植面積上,從ANRPC的新增種植面積來看,2012年開始新種植面積有著急速下滑,從新增48萬公頃下落到2016年的9.4萬公頃。低膠價的確打擊著ANRPC的橡膠種植熱情。從2012年的數據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泰國方面新增種植面積減少,越南方面確實有著激增,且越南在2008~2012年的新增種植面積都高于其他國家。以橡膠6~7年的種植周期來看,越南在2013年超越馬來西亞成為第三大橡膠出產國也是有原因的。總的來看,2013年~2016年是新增面積明顯下滑的幾年,對應2019年~2023年應該是ANRPC供應增長乏力的幾年。
橡膠樹的旺產期可達10年,以目前泰國橡膠樹樹齡分布來看,到2020年前高產樹還是占大部分。所以泰國產能影響更多在于種植區是否發生災害,而未來橡膠產量增量更多關注在越南。天膠供需缺口更多在于需求增長大于供應增長。
從ANRPC的開割面積來看,2016年的開割總面積為866萬公頃,且近幾年ANRPC的開割率都穩定在75 %左右。其中印尼今年的割膠面積為303萬公頃,割膠率為83 %,而泰國方面開割面積為283萬公頃,開割率為91 %。大體來看,ANRPC開割面積的趨勢與總種植面積相似,總量在上升但是增速仍在減少,從2010年的4.6 %下降到今年的1.6 %。
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數據顯示,天膠供應量已經連續3年增長速度放緩。從2013年的增長速度為5 %,2014年增長速度下降至1.9 %,而2015年增長速度僅有0.8 %。ANRPC成員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65 %,2016年有望繼續增長4.5 %。當前供需面有利于產業發展。
2017年世界天膠將增產,預計為1 256.2萬t。主要原因是2010~2012年新種膠樹進入割膠期,以及價格好轉下,印度、馬來西亞被棄割的成熟橡膠樹會恢復割膠。國內市場上,天膠產量近年下降趨勢與棄割膠樹復割因素對沖,中國產量與2016年持平,預計為74萬t。預計2017年全球天膠消費量為1 263.8萬t。
從數據來看,印尼有著最大的橡膠種植面積為364萬公頃,而泰國以309萬公頃排名第2。之所以泰國產量能超印尼,主要還是靠著自身高產的膠樹及90 %的高割膠率,而印尼方面橡膠樹產量就稍許低一點。
據國際橡膠組織(IRSG)統計預測,全球天然橡膠的年供需缺口近110萬t。其中,非洲的橡膠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6 %,而科特迪瓦、尼日利亞、利比里亞、喀麥隆、加納和加蓬被認為是非洲前幾大橡膠生產國。
科特迪瓦目前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七大橡膠生產國,年產橡膠約23萬t。2016年,科特迪瓦政府進一步推進橡膠和油棕產業改革。
2014年4月1日在科達布地區舉行了達布橡膠加工廠開工儀式,巴博總統等科特迪瓦主要政府官員專程前往出席。這是科特迪瓦第一個本土橡膠加工項目,達布橡膠加工廠第一期工程資金23億西郎全部由達布橡膠種植者自籌。
橡膠是尼日利亞緊隨原油、生皮和可可之后的第4大創匯來源。然而,自從尼日利亞發現石油后,便忽視了橡膠行業發展,致使尼日利亞橡膠產量下降驚人。
近日,尼日利亞橡膠業呼吁該國政府重新重視、振興橡膠行業的發展。但由于橡膠樹木老化,新植樹木沒有跟進,尼日利亞天然橡膠的產量逐年下降,產能已經由過去的13萬噸降至6萬~6.5萬t。
橡膠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在尼日利亞老西部和中西部地區是中流砥柱產業,超過80 %~90 %的飛機輪胎和亞洲的汽車減震器都以其為原料。同時,天然橡膠也是尼日利亞許多行業原料的重要來源,包括鞋、地毯等。
天然橡膠、木材和鐵礦砂的生產是利比里亞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均供出口,因此也是利比里亞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利比里亞最大的種植園是喬治斯通公司(BridGEstone)在1906年建立的,它是現在的費爾斯通公司的父輩公司,這家公司在利比里亞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工業用橡膠種植園,現在,利橡膠種植面積占其國土面積的30 %。
喀麥隆橡膠種植者全國聯盟成立于2009年,已發展橡膠種植成員1 200余名,橡膠產量占喀麥隆全國橡膠總產量的5 %。
目前喀麥隆年產橡膠約6萬t,橡膠種植產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大區、中部大區、東部大區、西南大區和濱海大區。在喀麥隆從事橡膠種植和經營的三大企業為喀麥隆發展公司、喀麥隆埃維有限公司和喀麥隆棕櫚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南方橡膠公司園區位于喀麥隆南部大區,由中化國際(11.40+3.45 %,買入)投資建設,占地45 000公頃,2012年開始開發,目前已開發7 500公頃,首批橡膠樹今年4月將開始割膠,預計2020年建成橡膠加工廠。
近年來加納橡膠行業發展良好,政府將橡膠種植業作為創造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部門,并提供該資金和技術支持。
加納西部省、中部省和北方省的一部分是橡膠的傳統種植地。加納橡膠主要用于出口,其中95 %輸往法國、土耳其、韓國和東非。
據加納食品和農業部估計,到2020年加納橡膠出口總值將達2.5億美元,而加納的主要橡膠生產企業包括法資加納橡膠領軍企業“加納橡膠產業有限公司”(GREL)。
加蓬的天然橡膠種植始于1981年。加蓬政府于1981年成立了加蓬橡膠公司,當時的注冊資本為5.5億非洲法郎,約合200萬美元,政府占99.9 %的股份,而加蓬橡膠依托加工企業建有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
目前,加蓬橡膠公司共有三個工業種植園,種植面積總計約9 000多公頃。最大的橡膠種植園位于MITZIC地區北部(沃勒-恩特姆省),面積為5 050公頃;另兩個種植園的面積均為2 000公頃,分別位于BITAM地區(沃勒-恩特姆省)及KANGO-EKOUK地區(河口省);另外,加蓬橡膠公司在上述地區發動村民以家庭為單位種植橡膠。
加蓬橡膠公司下屬的橡膠廠(MITZIC),設計年產能力為10 000~12 000 t。該廠自1993年生產以來產量逐年上升,從當年的1 742 t升至1998年的10 963 t(3 037 t/94年,4 878 t/95年,7 202 t/96年,10 098 t/97年)。但自98年以后,產量卻直線下降,99年為3 677 t,2000年更是降至2 363 t。
加蓬所生產的橡膠全部供出口,市場主要是在歐洲(法國、意大利、荷蘭、德國、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希臘)、美洲、南非以及新加坡等國家。
全球天然橡膠的年供需缺口超110萬t,其中非洲的橡膠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6 %,而科特迪瓦、尼日利亞、利比里亞、喀麥隆、加納和加蓬被認為是非洲前幾大橡膠生產國。因此,面對輪胎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非洲國家對于非洲經濟多元化的急切訴求,非洲橡膠產業的發展將重新得到重視,而投資者在橡膠種植和橡膠加工兩方面都存在大量投資機會。受此影響,滬膠主力合約RU1705由1月26日收盤價21 475元下跌至2月28日收盤價18 490元,累計跌幅為2 985元,相對跌幅為13.9 %。
由此對天膠構成中性偏多作用。
(文章來源:興證期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