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張楠
摘要:秦漢瓦當紋樣作為一種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精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舊作用于今天的藝術作品創造,歷史不斷前進,社會文化與人民需求發生變化,瓦當紋樣也隨之演變以獲得很好的發展。
關鍵詞:秦漢瓦當 瓦當紋樣 現代圖形
中圖分類號:J5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087-01
一、秦漢瓦當紋樣的藝術分類
瓦當藝術主要包括圖案瓦當、文字瓦當兩大類,其中圖案瓦當主要分為幾何紋樣和動植物紋樣。而文字瓦當產生相對較晚,它產生于戰國,繁榮于漢朝,具體來說是西漢,因此文字瓦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戰國以后的社會生活狀態以及社會文化的縮影,它表明了中國古代人民內心的精神世界以及對于藝術的創作。從全面的角度去看,瓦當藝術一方面是集實用性和審美性于一體的裝修元素,另一方面也是繪畫、書法、雕刻等各種形式的藝術相互交融所產生的偉大藝術。
幾何紋樣瓦當在所有種類的瓦當紋樣中是發掘最早的。它是從豐富的生活題材中提取而后創造的,主要體現出線條的縱橫交錯,幾何紋具有鮮明的特點,它向我們展示了線條的藝術,展示出一種抽象美,同時它也被廣泛運用到動植物紋瓦當與文字紋樣的設計創作中。
植物紋瓦當一般以日常生活活動與形態為原始題材,向觀賞者展示了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選取身邊的花、草以及其他動植物為設計元素進行創作。古代生產活動最主要就是農耕,植物紋一般都以此為題材,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該時期廣大人民對于植物生長過程的認知,葵紋、云紋、蓮花紋瓦當、樹木紋瓦當都是其中的典型。
動物紋瓦當有著五花八門的紋路樣式,以素材的選取及造型的演變為視角,得出秦漢兩朝的成品設計期間兼顧過去與當下。
二、秦漢瓦當紋樣在現代圖形設計中的應用
秦漢兩朝,大量的瓦當紋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類別主要包括文字與圖案。作為一門融合藝術追求與生產行為的藝術,它不僅在此后的繪畫等小型工藝作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還對早期修飾古建筑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今社會,秦漢瓦當紋樣在現代圖形設計中運用的效果顯著。
(一)文字瓦當紋樣設計應用
對于平面設計而言,圖形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甚至可以說,它是設計師們離不開更不可忽略的一項內容。在這個信息爆炸、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文字符號不再拘泥于過去的一些藝術活動,它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設計成品中也有所體現。尤其是2008年我國主辦的奧運會會徽。我國遠古時代就出現的漢字在發揮其基本效用的同時還在當下的設計界大放異彩。
現代圖形傳達的是一種視覺層面的效果,設計師們的設計理念可通過清晰明了的圖形向人們精準無誤地傳達,如果不夠清晰而是較為混亂,那么設計師初衷的傳達將受到巨大的阻礙。所以,設計師應避免圖形過于復雜混亂,同時又保證強烈而又鮮明的視覺效果,方可引起觀賞者的興致。
(二)圖案瓦當紋樣設計應用
從秦漢兩朝的瓦當圖案的類型來看,大致包括葵紋及云紋,前者在漢朝早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只是應用時間較短很快即消亡,在秦朝時期,后者得到了迅速的推廣與應用,后來進化為云紋瓦當紋樣,直到今天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各種藝術設計過程中,均可向人們傳遞一種寬廣的胸襟。顯然,這也是我國傳統瓦當文化同新時代審美需求的有機融合的優秀成果。云紋的描繪向后人展示了古代人們對大自然的熟悉狀況,同時也反映了他們的需求與追求。當然圖案的內容是動態發展的,會因時間的年輪、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升、原料的升級等外在因素而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長此以往便有了很強的獨特性,同時由于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都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奉獻,發展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態。
三、秦漢瓦當紋樣對現代設計的啟發
就我國目前已取得的設計成果而言,瓦當紋樣發揮了重要的意義,它并非簡單地保留與繼承了過去,而是有所剔除與篩選地選擇性繼承,并且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將民族文化與新時代相融合。就算是戲劇等其他藝術形式,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樣需要吐故納新。對于秦漢瓦當紋樣對現代設計中的應用,應該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
秦漢瓦當紋樣在未來設計中的新應用是將秦漢瓦當紋樣作為一種設計元素應用到目前很少涉及的園林、雕塑等類型中。人們大多更傾向于文化與精神層面的追求,他們追溯與研究其所在民族的傳統文化,展開深入的探索行為。從個人的內心深處出發,多數人則青睞于將民族文化同流行設計融為一體的設計成果,其中的傳統元素正是多數人所追求的。將兩者全都融入到作品中,占領了人們文化心理上的高地,對現代設計而言尤為關鍵。
參考文獻:
[1]盧花.漢代瓦當的審美研究[M].西北大學出版社,2012.
[2]丁曉雯.陜西地區秦瓦研究[D].西北大學,2007.
[3]金潔梅,毛志睿.淺析漢代瓦當裝飾藝術特色[J].美術界,201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