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發玲
摘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閱讀理解專項是重點學習內容。英語閱讀理解在整個英語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大,英語閱讀理解專項取得高分,整個英語考試能取得較高的成績??梢姡瑢W好英語閱讀理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然而,由于英語閱讀理解部分相比其他專項而言,對學生的英文詞匯量和閱讀技巧有更高的要求,學生們普遍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語閱讀理解,在英語閱讀理解專項失分現象嚴重。因此,本文研究跨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跨文化因素 英語 閱讀理解 干擾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18-03
英語閱讀理解是學習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通過英語閱讀理解,學生能提高自身的英語思維能力,提高對英語的敏感性。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提升自身英語水平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通常包括對英文的判斷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語言概況能力以及在英語語言環境下對英語的概括能力。然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英語閱讀理解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受到跨文化因素影響。如何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加強跨文化因素的滲透作用,豐富英語詞匯量、提高英語閱讀技能,是相關專家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英語閱讀理解與跨文化因素簡介
英語閱讀理解,顧名思義為讀者對英文文章的理解過程。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讀者需要掌握大量的英文詞匯、熟練運用各種英文閱讀技巧,例如瀏覽、略讀等。通過英語閱讀理解過程,完成對全篇文章主旨的把握,實現與作者的溝通交流。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國家文化的體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文化指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歷史地理、法律規范等。在國家溝通過程中,不同的國家之間需要語言溝通,促進彼此共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跨文化交際產生。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際是各個國家增強交流,增進政治、經濟、文化互信,為實現彼此共同發展的產物。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加強語言溝通,提高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非常重要。英語的閱讀理解離不開對國家文化的了解,在對國家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基礎上,學生能采用英語語言思維,結合國家的社會背景,對英語閱讀理解更加透徹,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水平。首先,英語閱讀理解的文章題材多為對國家歷史、經濟、地理、社會等方面的真實描述。如果對國家文化缺乏一定的理解,完成英語閱讀理解只能憑借記憶單詞的涵義,死板地翻譯英文句子,無法更深刻理解英語閱讀反映的真實背景,無法領悟英語閱讀理解包含的真實的文章主旨。
二、跨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分析
(一)中文和英語文化內涵不同
1.委婉語的使用
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我們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單從字面進行分析,無法得到句子的真實含義。例如,“I have a bad stomachache.I must answer nature's call”,如果單從表面進行翻譯,采用直譯方法,那么得到的翻譯結果為“回答自然的召喚”,可見,這并不是該句子的真實涵義。因此,需要將中文思維切換為英文思維,考慮到英語委婉語的使用情況。該句子的真實涵義為“我的肚子疼,我要去廁所”。英語委婉語的使用增加了語言的生動性。
2.表示顏色詞的特殊用法
在英語使用過程中,一些表示顏色的詞匯在與其他單詞搭配時,常有特別的意義。例如,black tea,意思為“紅茶”;green-back,意思為“美鈔”;red-neck,意思為“鄉下佬”;blue-blood,意思為“貴族出身”;red meat,意思為“牛/羊肉”;black letter,意思為“倒霉的”;blue-jackets,意思為“水兵/水平”。表示顏色的詞匯,與其他詞匯搭配時,具有特殊的表達意義,而不能按照原來的詞語意思進行解釋。
3.詞匯褒貶涵義不同
由于國家社會背景不同及人們生活習慣不同,對表示相同涵義的詞匯有不同的使用習慣。例如,white翻譯為“白色的,純潔的”,在外國是褒義詞語,多表示積極方面。而在我國缺失消極詞語,常用來表示貶義。例如,白事、白旗。具有相同涵義的詞匯在中文和英語的使用過程中,代表了截然相反的語義色彩。
(二)俚語、習語、成語及諺語的理解
一些特定的詞語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具有自身固定的涵義。對于英語而言,即代表外國人語言使用習慣的習語、諺語、俚語、成語等。這種詞匯具有濃厚的國家文化氣息,我們在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這些詞語的使用特點,并牢記其特殊的涵義。例如:Like know like,意思為“英雄識英雄”;To face the music ,意思為“臨危不懼”;More haste, less speed,意思為“欲速則不達”;To take French leave,意思為“不告而別”等。這些俚語、成語是當地人多年來使用語言的習慣形成,我們在閱讀理解過程中,遇到此類短語,不能直白地進行翻譯,而要結合當地人的英語使用習慣,記牢短語的涵義。
(三)文化背景知識的影響
了解國外文化知識背景,對于英語閱讀理解至關重要。語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掌握國外文化知識背景,能夠提高對外國語言的理解能力。充分了解一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有利于提高對英語閱讀理解的整體認知水平,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英語閱讀質量。反之,如果對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缺少一定的了解,就不能充分掌握國家語言所表達的真實內容,我們所能讀懂的,只是一些皮毛知識,無法獲得文章的精髓。因此,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能力影響很大,了解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如虎添翼,會產生質的飛躍。
(四)寫作結構特點
在中國,我們更重視寫作的結構特點,即用委婉的方法,循序漸進引出文章的主旨,開頭的內容通常情況下與正文關系不大。而西方人更加注重分析能力,寫作常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交代文章的主旨句。再分層次描述支撐主旨句的論據。兩種寫作方式可謂截然不同。例如,NMET 2003年閱讀的第59題:What is mainly discussd in the text? A.Children's reading difficulties.B.Advantages of raising dog.C.Service in a public library.D.A special reading programme.在充分閱讀原文片段以后,發現答案為段落的首句。即第一句話“Reading dogs is an unusual way to help children improve their literacy.”為段落的主旨句,整個段落采用了開門見山的表達方式。段落介紹了孩子逐漸建立英語學習自信心的過程,采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對著家里的小狗大聲朗讀英語。段落的首句恰好表達此項含義,答案為最后一項。
三、應對英語閱讀理解跨文化影響因素的策略
在上文中主要探討了跨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如何科學正確應對英語閱讀理解中跨文化因素的影響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研究領域所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本文在充分研讀相關參考文獻的基礎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其今后應對英語閱讀理解的跨文化影響因素的具體策略進行分析。
首先,積極開展跨文化教學。在進行閱讀理解的過程當中,文化的差異會影響學習者對閱讀材料的整體認知,有的時候,因為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識儲備,最終導致了英語學習者在應對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語篇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被動,甚至是理解失誤的現象。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要積極地從文化教學的角度來減少因文化的不同而對英語閱讀產生的不良影響。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一方面,要重視對英美文化的教學,在課程的設置以及相關的文化教學資源的準備方面下足工夫,為幫助學生提高對英美文化的感悟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從宏觀的層面,來做好中西方文化的橫向與縱向的比較工作。通過這種多元的文化教學形式,來更好地引導英語學習者去面對跨文化因素對閱讀理解所產生的諸多的不利的影響。需要強調的是,在進行文化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在相應的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從而避免在文化教學與閱讀理解的教學目標相互脫離的現象。
其次,做好閱讀理解的文化分析。在進行英語的學習過程當中,閱讀理解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向,面對跨文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除了在文化教學層面進行必要的強化與提高之外,還應該從閱讀理解的具體訴求出發來進行具體的分析。在進行分析的過程當中,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對閱讀理解中所涉及的諸多的文化要素進行分析與整理。從歷史、宗教以及文學等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分類,然后根據在閱讀中存在的文化短板與不足,在今后的文化學習中進行必要的強化與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大英語閱讀理解的數量。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理解的水平與英語學習者英語語篇的閱讀數量有著一定的內在關系。因此,在今后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的發展與提高的過程當中,應當在閱讀的數量層面進行適當的加大。通過這種從量變到質變層面的積累,來為減少與應對跨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理解的負面影響構建必要的基礎。
再次,做好跨文化的交流活動。英語閱讀理解屬于一種語言輸入的過程。但是,這并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包括英語在內的諸多外語的學習一個重要的落腳點是進行語言的具體應用。因此,在今后的英語閱讀理解具體實踐的過程當中,除了在必要的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學習上進行積極的提高之外,還應該在跨文化的交流活動中下更大的力氣。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來將更多的文化學習的理論與具體的文化實踐進行具體的結合,從而讓文化更好地促進閱讀,讓兩者之間形成一種積極的、良性的互動。另一方面,依托現在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例如,各種題材影視劇以及不同文化主題的介紹等等。在新穎獨特的文化交流與實踐的過程當中,提升整個文化對閱讀理解的正向理解水平。
最后,開展跨文化的學生交流。我國各高校與國外院校積極配合,互相交換學生,是促進我國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舉措。同時,在學校內部,組織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開展討論活動,增進彼此的交流,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好方法。我國學生很少有機會跟外國學生進行溝通,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開展學生交換活動,對于學生總結英語語境中的重要信息,減少漢語語言環境對英語學習的干擾有重要作用。在諸多的學生交換活動中,來更好擴大跨文化對英語閱讀理解的正面影響。
總之,在進行英語閱讀理解的學習過程當中,跨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缺乏正確的認知,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者閱讀理解水平的提升,也會影響英語學習者英語綜合素養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從跨文化教學、英語閱讀理解的練習以及英語閱讀理解與文化層面的互動等維度來進行相應的提高。只有這樣,英語閱讀理解中的跨文化因素的影響才會降低到一個最低的閾值。
四、結語
在進行第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跨文化影響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從跨文化因素的具體內涵以及其對英語閱讀理解的具體影響入手,探究今后有效應對跨文化因素對英語閱讀理解不利影響的具體對策,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琪.英語閱讀理解中的知識反轉效應研究綜述[J].教育現代化,2016(27):62-80.
[2]溫小梅.探討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求知導刊,2013(4):145-200.
[3]方麗琴.淺談單招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3):52-90.
[4]王禎禎.高職高專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5):45-60.
[5]陳競.推理技巧在英語閱讀理解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6):96-100.
[6]王霞芳.淺談中學英語閱讀理解[J].學周刊,2012(2):25-60.
[7]吾孜拉古力·尼扎木丁.中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研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2(2):25-60.
[8]高傳吉.先前知識、元理解、閱讀預期與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成績的關系[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5):45-50.
[9]武穎.大學英語閱讀理解之淺談[J].科技信息,2011(31):102-200.
[10]張艷.英語閱讀理解訓練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9):69-70.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