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知加
【摘 要】在我國現階段的建設工程中,工程造價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工程造價的主動控制意識較為薄弱、工程造價三超問題嚴重等等。BIM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有效處理這些問題。對BIM在建設工程投資決策環節、設計環節、招投標環節施工建造價環節、竣工驗收環節等全程的應用進行探討。本文通過對BIM進行研究,為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建設工程;造價管理;BIM 應用
國內目前基本缺少全生命周期視角下的BIM技術在造價工作中的應用研究,缺少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工作模式關鍵技術研究。而本文將通過實際項目驗證分析應用BIM技術背景下,工程造價協同管理工作的實現路徑和涉及的關鍵技術。
一、BIM技術與工程造價管理的綜述
(一)BIM技術的綜述
BIM是近些年來土建行業經常使用的計算機技術,BIM技術主要是通過將復雜的學科知識通過參數的方式表達,并利用相應的BIM軟件進行3D合成并進行分析,使得工作人員能直觀的了解到工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BIM技術之所以能迅速在土建行業中風靡起來,主要是由于BIM技術具有參數化、可視化、模擬化、可協調性以及可輸出性的特點,這保證了工程施工過程中信息的實時性[1]。
(二)工程造價管理的概念
為了保證投資商的利益以及建筑的質量,工程造價管理的價值不言而喻,早在封建時代,工程造價管理便已經初具雛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逐漸被承包商以及投資商所注重,其中工程造價管理的概念對于承包商以及投資商是不同,對于投資商來說,工程造價就是建設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即售賣時的定價,而對于承包商來說,工程造價就是建筑安裝以及建設過程的總價格,而所謂了工程造價管理就是避免所花費的資金超過上述的價格。
二、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造價管理的應用分析
(一)投資決策階段
BIM數據模型的建立,結合可視化技術、模擬建設等BIM軟件功能,為項目的模擬決策提供了基礎。基于BIM的數據模型及信息庫,充分利用BIM的模擬性及可視化等特點能夠為建設項目模擬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業主可以通過可視化的BIM技術結合要求觀察到設計方案的三維建筑實體概念模型,經過建筑日照分析、照明分析、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情況分析等,利用BIM模型中的構件可運算性,造價人員可以利用以往類似項目的BIM模型或者粗略地搭建擬建項目的BIM模型,便可以快速統計出工程量信息,再結合造價的云端系統,快速查詢價格信息或相關估算指標,在不需要圖紙的情況下完成項目投資估算的編制工作。建筑的局部問題還可以借助BIM來商量討論,確保前期在論證方案的過程中排除潛在問題,通過更加準確的數據,得到擬建項目的概算指標,使得前期成本估算更加準確,使項目投資達到預期。由于在造價管理中,項目從投資決策到建設施工過程中會產生海量的項目有關的技術、經濟信息,運用BIM模型可以將這些信息儲存后進行分析,形成每個項目的獨特造價指標,逐漸積累形成屬于自己企業的BIM數據庫,而這些結構化的數據庫與建設工程特征值緊密聯系,利用BIM模型的數據庫存儲的以往類似工程建設項目的信息時,可以實現根據擬建項目的工程特征值與數據庫中數據的自動對應和篩選,能夠進行更加準確的投資估算。
(二)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是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環節,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高達 70~80%,在BIM技術下,通過數據庫得到以往建設項目的歷史數據,可以進行限額設計,確保建設項目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2]。同時BIM的可視化特點使得在設計審核階段就可以通過碰撞檢查與虛擬建造的方法檢查設計中各專業之間設計存在的沖突問題,減少施工過程中發生返工的概率,進而節約成本。設計階段包括初期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在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階段,利用BIM模型的關聯數據庫,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設計過程中工程基礎數據拆分實物量,為限額設計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隨著設計深度的不斷加強,BIM模型所包含的工程信息也不斷更新、完善。
(三)招投標階段
在建設招投標階段,建設單位可以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富含豐富數據信息的BIM模型快速調取工程量信息,結合項目具體特征編制準確的工程量清單,這樣不僅能有效地防止缺項漏項,而且能夠快速而準確地得到工程量,很好地避免下一個階段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可能出現的工程量不清的問題而引起的糾紛。在BIM模型中,可以直接加載工程量清單信息,在出售招標文件的過程中,將BIM模型作為招標文件的一部分一同交給投標單位,使得投標單位更好地對工程量進行復核。投標單位通過購買招標文件后得到這些含有工程量清單信息的BIM模型的招標文件,保證了設計信息在整個過程中不發生流失。
(四)施工建造階段
BIM在施工階段工程造價管理中主要運用于工程計量、施工組織設計優化、工程變更、索賠管理、工程進度款結算、資金使用計劃與偏差分析等方面。施工建造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就是把計劃投資額作為造價控制的目標值,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定期地進行造價實際發生值與目標值的比較,發現其中的偏差,并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證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即進行短期多算對比。基于BIM技術,可以快速搜索構件信息并組合相關聯成本信息,快速生成多算對比文件,為偏差分析提供基礎數據,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并改正問題。
(五)竣工驗收階段
竣工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確定建設工程項目最終的實際造價。通過BIM模型與造價軟件的整合,系統的數據以及BIM模型可以隨工程的進行而更新,模型中的構件是工程項目中數據的載體,可以通過模型數據進行分析,在工程進行中,可以根據需要更快速地進行工程量分階段、位置的拆分與匯總,被選中的構件能夠依據構建內置的計算規則結合構件之間的扣減規則直接統計出工程量,實現“框圖出量”[3]。當前不論是固定總價合同還是固定單價合同,他們具有共同的特性,就是在結算過程中形成的構件綜合單價不調整,造價產生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工程量的變化所引起,這樣在BIM模型的基礎上加入綜合單價的工程造價分析元素就可以對進度款進行確認,實現“框圖出價”,同時還可以形成工程造價文件,方便進度款結算。
三、結語
總而言之,BIM技術的應用逐步成為未來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的重要趨勢。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BIM技術應用于全過程的工程造價管理,能夠明顯提升工程建設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造價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嚴格落實工程建設各個階段造價管控效果,為工程施工質量及其建筑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信恩,李明.基于BIM的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淺析[J].建設科技,2015(5):78-79.
[2]張樹捷.BIM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經濟,2016(2):22-26.
[3]胡紹蘭,張國興.淺析BIM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4(4):70-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