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康
摘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是持續快速發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大變革、大發展。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鄧小平作為解放思想的旗手,對當代中國的解放思想作出了歷史性的偉大貢獻。當前,回顧鄧小平領導我們解放思想的艱辛歷程,重溫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從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入手,介紹了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歷程以及鄧小平思想的指導意義。鄧小平抓住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根本,領導我們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鄧小平 解放思想 中國 意義
一、鄧小平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拉開了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序幕
“兩個凡是”作為指導方針首先出現于1977年2月7日中央“兩報一刊”社論。按照這一方針,就要繼續堅持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繼續維護“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錯誤,那就只能使中國繼續陷入動亂和混亂。這是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在這個關鍵時刻,“文革”中第二次被打倒、當時尚未恢復工作的鄧小平最先站了出來,旗幟鮮明地表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自己的觀點。
(一)復出前多次發表談話,對“兩個凡是”表示異議
1977年2月,“兩個凡是”一提出,鄧小平立即表示反對。他在同前來看望他的王震說,這不是馬克思主義,不是毛澤東思想。4月10日,鄧小平致信華國鋒、葉劍英和中共中央,針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提出:“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又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4月10日后的某日,鄧小平同前來看望他的汪東興、李鑫談中共中央轉發他4月10日和1976年10月10日致中共中央信的有關情況,在談話中向他們明確表示:“兩個凡是”不行。5月24日,鄧小平同王震、鄧力群談話,系統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其中,包括這樣幾個主要論點:第一,“毛澤東同志說,他自己也犯過錯誤。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有這回事情”,“這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是個是否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問題”。第二,即使是正確的話,也不能到處搬用,“把毛澤東同志在這個問題上講的移到另外的問題上,在這個地點講的移到另外的地點,在這個時間講的移到另外的時間,在這個條件下講的移到另外的條件下,這樣做,不行嘛!”。第三,毛澤東思想是個科學體系,要準確、完整地理解,不能斷章取義。他說,我給中央寫信,提出“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這是經過反復考慮的”?!拔液土_榮桓同志曾經同林彪作過斗爭,批評他把毛澤東思想庸俗化,而不是把毛澤東思想當作體系來看待。”這些談話是我國最早對“兩個凡是”思想的系統批判。
(二)復出后第一次講話的中心內容就是強調“完整準確”與“兩個凡是”的對立。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央召開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恢復鄧小平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領導職務。鄧小平在會上發表復出后的第一次講話,中心內容強調完整準確理解毛澤東思想,其鋒芒仍然是指向“兩個凡是”。他說:“不能夠只從個別詞句來理解毛澤東思想,而必須從毛澤東思想的完整體系去獲得正確理解”,更不能像林彪、“四人幫”那樣,“引用毛澤東同志的某些只言片語來騙人、嚇唬人”,那樣,只能“割裂、歪曲毛澤東思想、損害毛澤東思想”。他建議,“除了做好毛澤東思想的整理出版工作之外,做理論工作的同志,要花相當多的功夫,從各個領域闡明毛澤東思想的體系。要用毛澤東思想的體系來教育我們的黨,來引導我們前進?!彼貏e強調,在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中,“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對我們黨的現狀來說,“特別重要”。其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它們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歷史觀,而“兩個凡是”正是同這兩條根本對立的。
在“文革”結束之后,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身負眾望的鄧小平旗幟鮮明地反對“兩個凡是”,對當代中國的政治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盡管他的這些談話和講話還沒有公開發表,但是已經在中央領導人和一部分高級干部中開始傳播,“完整準確”與“兩個凡是”的對立已經日趨鮮明,二者之間的斗爭已經不可避免,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序幕已經拉開。
二、鄧小平抓住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根本,領導我們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隨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隨著撥亂反正深入開展,隨著對建國以來歷史經驗的全面總結,以及對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的思想解放也不斷深入。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領導我們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解放思想,使我們的社會主義觀念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把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科學水平,從而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一)研究社會主義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們破除蘇聯那種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觀念,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說,我們過去的體制“是從蘇聯模式來的。看來這個模式在蘇聯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蘇聯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夠符合中國實際情況嗎?”“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個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p>
我們破除超階段的“左”的思想框框,堅持一切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鄧小平說,過去“左”的教訓就在于“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現在我們確認中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強調“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劃?!边@就使我們的社會主義真正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而擺脫了種種空想。
我們破除離開發展生產力抽象談論姓“社”姓“資”的思維定勢,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鄧小平說,關于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薄叭齻€有利于”標準的確立,加深了群眾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使人們的思想進一步得到解放。endprint
我們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思想傾向,堅持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鄧小平說:“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老祖宗不能丟?。 薄巴瑫r他也強調,馬克思主義一定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斑@就使我們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不斷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二)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理解發生了重大變化
鄧小平說:“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在總結長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鄧小平領導我們撥亂反正、正本清源、銳意創新,使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深刻地認識到: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針對“四人幫”所謂“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也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的謬論,鄧小平說:“當然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p>
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鄧小平說:“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必須打破平均主義,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比較快地先富起來,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
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反復說:“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區分不在于是計劃還是市場這樣的問題”,“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嶄新結論,是當代中國思想解放最重大的理論成果。
(三)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回答發生了重大變化
“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個問題具有密切的聯系。搞不清“什么是社會主義”,便談不上正確回答“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但二者之間又有區別?!笆裁词巧鐣髁x”,這是社會主義理論一般問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一個同國情相聯系的較為具體的理論問題。用哲學的語言說,前者回答“是什么”,屬于認知觀念;后者回答“怎么做”屬于實踐觀念。
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領導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開創了一條嶄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的基本點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設富強、民族、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條道路同過去相比,最主要的是實現了三個偉大歷史轉折。
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所決定的。鄧小平反復強調,對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扭住不放,‘頑固一點,毫不動搖?!敝挥邪呀洕闵先ィ拍荏w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為解決國際國內一切問題提供物質基礎,為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提供物質基礎。
從僵化半僵化轉到實行改革。這是由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非對抗性質和我國原有體制權力過分集中的弊端所決定的。鄧小平說:“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安桓母锞蜎]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他說:“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p>
從封閉半封閉轉到對外開放。鄧小平說:“總結歷史經驗,中國長期處于停滯和落后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敝挥袑ν忾_放,才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吸收和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使我們的事業獲得新的活力。從封閉到開放,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調整,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思路的重大創新。
三、學習鄧小平關于解放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在新歷史起點上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
胡錦濤同志說:“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毙率兰o新階段,我國的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決定我們必須把發展的新起點同時作為解放思想的新起點,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動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
(一)解放思想永無止境,要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的道路
實踐在發展,事物在發展,眾人的思想也必須隨之向前發展。解放思想應該成為人們思想的常態,什么時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時候就要犯錯誤了;哪個地方思想僵化了,哪個地方就要落后了。當前世界的大變動,中國的新發展,黨情的新變化,尤其要求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應對新形勢、回答新問題、解決新矛盾、實現新發展,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興旺。
(二)解放思想要緊緊圍繞三大基本問題
三十年解放思想的歷史,從根本上說就是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三大基本問題來解放思想的歷史。只有解決了這三大基本問題,才能從全局上推動我們事業的發展,從根本上統一全黨、全國人民的思想。在當前,尤其要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胡錦濤同志說:“全黨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眹@三大基本問題解放思想要注重實效,努力做到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各方面工作創新,努力做到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科學發展、推進社會和諧。為此,就要注重調查研究,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坐而論道,流于空談;要注重開闊視野,從別人、別地、別國那里吸收營養、拓寬思路,不要閉目塞聽,坐井觀天;要注重總結經驗教育,勇于拋棄一切錯誤或過時的東西,不要把已有的經驗、做法,絕對化、神圣化;要注重轉變作風,從各種各樣的形式主義、文山會海、八股套話中解放出來,推進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
(三)解放思想要始終堅持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和人民滿意標準
實踐標準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認識標準。凡是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就堅持,不管有什么非議,不管有什么干擾;反之,就改正,做到胡錦濤同志所說的那樣:“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生產力標準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歷史標準。凡是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的東西,就堅持;反之,就拋棄。人民滿意標準是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最高價值標準。凡是符合人民利益、群眾滿意高興的事情就堅持;反之,就反對,就拋棄。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三個判斷標準,解放思想就有正確方向,解放思想的燦爛之花就會結成豐碩的物質成果。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石仲泉.我觀鄧小平[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4]馬兆明.鄧小平理論研究史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5]孫華玉,建新.論鄧小平科學的發展觀[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
[6]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