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胡春喜
摘要:法制教育的生命在于其功能的實現。法制教育功能的實現是在外在政治力量的保證下,對通過法制教育的實施活動,把法律規范中體現立法者有關權利義務的要求和意圖,轉化成社會現實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從而建立牢固的法律秩序。
關鍵詞:法制;法制教育;功能
引言
法制教育對于社會發展的多方面重要功能已日益為人們所認識,其表現領域是多方面的。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事業中,通過法律規范的傳輸,法制教育在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管理層面發揮導向作用,同時在中觀和微觀層次上發揮著規范市場秩序和引導經濟行為不可缺少的作用;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法制教育能夠倡導主文化、引導亞文化、抑制反文化;在政治方面,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有利于實現社會的穩定。
一、法制教育的經濟功能
法制教育的經濟功能是指法制教育對社會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直接發生影響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建立和維護一定的社會經濟關系和經濟秩序。
法制教育的經濟功能的具體體現為:第一,法制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價值導向。思想理論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解放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思想前提。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的實踐充分表明,我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同人們思想的解放、理論的創新和民族精神狀態的深刻變化緊密相連。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法制教育,同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為法制教育的完善提供了契機。因為它所要求的不僅是有秩序的社會、遵守秩序的個人,更要求健全的社會、健全的個人。第二,法制教育為經濟進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的環境。市場經濟作為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為先進合理的經濟模式,已被實踐證明是最有效率的。從一定意義上說,市場經濟如同一把“雙刃劍”,具有經濟和法律上的兩面性。市場經濟的目標模式雖有其經濟合理性,但同時也內含著一定的風險。第三,法制教育為經濟主體提供保障。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人的精神狀態,人的素質、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直接關系和影響生產的效率和經濟的發展。如何保護勞動者,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也是每個管理者必須知曉并且按規行事的,只有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的發展。再次,法制教育的經濟功能是法制教育本質的一個重要體現。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走向反映著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法制教育的經濟功能是法制教育的統治功能之一。
二、法制教育的社會穩定功能
社會穩定一般指社會運行有序可控、內部激活、整體平穩的一種積極狀態,是新穩定的創生和舊穩定的揚棄,它建立在社會矛盾比較緩和、社會關系比較融洽的基礎上,是相對的、動態的、發展的而非絕對的、停滯的、倒退的。維護社會穩定的途徑有多種,法制教育對社會穩定有生命線的意義,其主要借助一種凝聚、塑造、范導社會成員思想和行為的文化力來支撐社會大廈。通過思想灌輸、精神激勵、人文關懷來塑造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提高人的素質、消解矛盾沖突、排除社會隱患,從而將其功能滲透于社會穩定結構機體,實現其社會穩定價值。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沒有主導的社會意識形態就沒有社會的穩定,法制教育通過熔鑄人們的行為于統治階級要求一致而發揮社會穩定功能。具體表現為:社會穩定以腐敗為天敵,腐敗侵蝕社會肌體,踐踏社會公正,異化社會動力,法制教育通過克制腐敗而發揮社會穩定功能。腐敗對社會穩定具有及強的破壞性和顛覆性,
尤為重要的是腐敗破壞社會穩定的群眾基礎。
三、法制教育的文化功能
良好的文化環境不是人為外的某種神秘力量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環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發揮法制教育功能,提高人對文化環境的能動作用,是文化環境建設的主要方式。在文化建設中,法制教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倡導主文化。所謂主文化,亦稱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中占統治地位或主導地位的文化。主文化反映了社會文化的性質和面貌,制約著社會成員的行為,決定著社會文化的進程。當前,中國社會正從傳統型向現代型快速轉變,在社會轉型期,必須使人們明確了解統治階級限制什么、反對什么,不能對那些錯誤的違法的東西視而不見。如果主文化錯位,含糊不清,就會為各種錯誤思潮創造條件,就會給社會帶來隱患。因為絕大多數社會成員不再從主文化以及它的方面中尋找自己判斷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尺度,它對絕大多數社會成員
形成和選擇的根本的價值標準、行為規范、思維方式的影響就削弱了。第二,引導亞文化。亞文化是相對于主文化而言的,它是指社會上一部分成員所接受或為某一社會群體所特有的文化。亞文化的承擔者是由民族、階級、階層、職業、地域、性別、年齡等等差異所形成的眾多群體和小群體。在我國,社會轉型加速期由于種種新職業的出現、社會分工和社會流動的加劇,群體和小群體的數量也急劇增加。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亞文化的選擇往往有兩種情況:可以對同一亞文化環境所包含的對立的因素中選擇一種因素,接受它的影響,而抵制與此相反的因素,也可以擺脫原來生活的亞文化環境。法制教育要引導人們主動選擇亞文化,發揚正氣,糾正歪風,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第三,抑制反文化。所謂反文化,是指那種否定、背離主文化的文化。反文化并非都是反動的,退步的。對不同的
歷史條件下的反文化應具體分析。我們不能期待反文化能夠被一勞永逸地消除。一種反文化被取締,還會有其它形式的反文化冒出來。法制教育不能借故反文化的客觀性,漠然視之,無所作為,正確的態度是正視它,揭露其根源和危害,提高人們對反文化的認識度,把反文化的危害作用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和最低的程度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法制教育的功能做如下定義:它是指法制教育作為體系或部分,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指引下,基一于其內在結構屬性而與社會單位所發生的,能夠通過自己的活動或稱之為運行造成一定客觀后果,并有利于實現法制教育的價值,從而體現自身在社會中的實際特殊地位關系。
參考文獻
[1]李力.論法律的功能[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 (3)
[2]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