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達
1. VR——模擬仿真技術
仿真技術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性技術,它以控制論、系統論、相似原理和信息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專用設備為工具,利用系統模型對實際的或設想的系統進行動態模擬、試驗。
例如:汽車或飛機的駕駛訓練模擬器,就是應用仿真技術的成果。
——來源于網絡百科
VR——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VR)技術是仿真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虛擬現實技術依托自身具有的“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構想性”等技術優勢在國內外的娛樂、軍事、航天、產品設計、生產制造、信息管理、教育與培訓等諸多領域迅猛發展。
感知性:
虛擬現實技術的感知性主要體現在通過設備設施,體驗者能夠通過視覺、聽覺、運動元素、力量震動等因素切身體驗、感知到模擬現場的環境與操作。
通俗的講就是體驗者通過目鏡、顯示器可以觀察到虛擬的“實際現場情景”,可以在體驗者面前展示其立體感、空間感;通過耳麥、音響系統聆聽“實際現場”的聲音;通過軟件運行可以觀察周邊環境狀態及移動;體驗者可以通過自身小范圍位移感受到“實際現場”的運動元素;體驗者可以通過穿戴設備感受到“實際現場物質”對自身的作用力、震動等。
沉浸感:
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感使體驗者能夠切實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虛擬技術(VR)通過軟件設計情節、情境展現、作用力反饋等諸多因素,使體驗者會能夠快速進入(自覺扮演)虛擬環境的角色,能夠通過設備設施將體驗者自身融入(植入)到虛擬環境中,體驗者會隨著情節的變化而情趣波動。
交互性:
體驗者在虛擬環境內對“問題處理”的可操作程度和從虛擬環境中得到反饋的自然程度。
通俗的講通過計算機模擬現實,將學習、生活、工作等場景展現在體驗者的面前,體驗者可以在虛擬現實中進行自由瀏覽、參觀、欣賞、處理 “問題”,同時計算機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進行有效、隨機、實時的變化場景和“問題”,實現人機互動的實際效果響應。未來體驗者可以通過授權,添加、更改、搭建虛擬情景,智能計算機“自動”升級與體驗者進行交互運動。
構想性:
虛擬現實(VR)技術的構想性可以將未來幻想、微觀世界擴大模擬展現在體驗者面前,使體驗者在未來世界、微觀世界暢游、了解、學習、熟知未來及微觀世界,同時虛擬現實(VR)技術也可以將時光“倒流”,模擬過去已發生的真實事件將事件“再現”體驗者眼前。
虛擬現實“VR”作為現代科技前沿技術,是人與計算機并通過計算機對復雜數據進行可視化,是人與計算機交互響應的一種新形式,它的重要之處在于通過計算機科學技術產生全新的認知和體驗,與傳統的媒體(圖片、視頻等)展現相比,交互性的人機對話是虛擬現實“VR”獨特優勢的關鍵所在。
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業穩定生產的保障,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管理項目,企業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企業沒有安全就無法生存與發展。
安全管理是企業日常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法律法規的制定、安全管理計劃的編制與執行、安全檢查(考核)與安全改善。
安全管理是靜態與動態管理的結合,企業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運行的重中之重。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高高興興上班來、安安全全回家去”是每一名企業員工的最大幸福與期望。
什么是安全?
安全就是健康,安全就是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過程中沒有受到噪音、異味、磕碰傷、割傷、強光、輻射、灰塵等微小因素的威脅與傷害,安全也可以理解為周邊環境沒有危險(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安全需要24小時的安全意識,每個人都需要24小時的安全保障。安全不僅僅是企業工作環境中講安全,在日常生活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例如:交通安全、藥品安全、食品安全等等,沒有安全就沒有幸福快樂可言。
3. 企業安全管理
新員工入職都會經歷企業安全管理“三級”教育。“三級”安全管理教育是指廠級、車間級、班組級。新員工入職“三級”安全教育過程、內容、考核成績都會被記入員工培訓檔案,作為個人資料進行存檔備案。
廠級安全教育注重的是安全法規、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的教育與培訓,根據本企業生產現場狀況、產品性質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與培訓,廠級安全教育注重的是安全管理在企業高層管理層要求的內容教育與規范,注重的是企業廣泛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培養。
車間級安全教育注重的是根據車間實際現場、產品生產過程進行較為具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的教育與培訓。車間級安全管理教育相對廠級安全管理教育在內容上更加具體化、細致化,在該階段不僅僅是培養和提高安全意識,更為重要的是使新員工意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現實性,個人的不安全行為將會給企業、個人、工友帶來無法彌補的過錯。
班組級安全教育內容較車間級安全教育內容更為具體、詳細,注重的是員工生產過程中的標準作業執行、生產工藝流程中的安全管理操作、勞保著裝穿戴要求、班組現場“5S”管理的規定、工(輔)器具應用注意事項、設備設施安全點檢等,班組安全管理教育更注重的是工作過程中良好習慣的養成,以確保企業能夠正常安全生產。
企業安全管理是以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為目的,針對安全生產進行有關決策、計劃、協調和控制。安全管理是利用管理方法、活動、措施,將安全事故預防、事故應急與保險補償有機結合在一起,達到保障安全的目的。企業安全管理應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占主導地位,依據我國安全生產法及安全生產實踐指導有效地進行企業安全管理。
4. 安全管理教學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企業和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加優秀(苛刻)的要求,要求人才需要具備更強、更高的素質與能力。endprint
高等職業教育以社會、企業發展需求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提高技術能力為主要目的,服務于社會及企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應具有較高的綜合職業素質(能力),并且成為能夠勝任某一具體崗位的技能人才。
安全管理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必修課程,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重點教學項目。“安全管理”、“保證安全生產”是每一名職業員工必須具備的意識與能力,如何確保畢業學生成為合格的職業人,安全管理教學必須認真思考、強化執行,學校必須重視安全管理課程在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教學目標及重點:
1) 培養學生在校期間具備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2) 熟知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遵守并嚴格執行安全守則;
3) 通過企業安全事故實際案例分析,學習和掌握識別不安全因素,做到會分析、能改善企業現場不安全要素。
安全管理教學內容:
安全管理教學分為理論知識講解、實際案例分析、安全管理實訓操作三大主要部分。
安全理論知識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理解記憶,重點講解什么是企業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知識、規章制度、不安全要素識別等。
實際案例分析以教師講解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為主。主要是教師針對教學內容,恰當結合企業安全實際案例講解、分析,剖析安全事故發生真因,使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講解,理解和接受安全管理及各項規章制度。
安全管理實訓則以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為輔。教師針對授課內容,設立安全實訓課題,明確安全實訓目標,提醒(強調)安全實訓注意事項。
安全實訓重點放在操作過程中的標準作業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遵守以及安全實訓的總結,使學生通過安全實訓課程理解、掌握安全管理操作規程。
5. 虛擬現實(VR)技術與安全管理教學的結合
2016年被稱為我國虛擬仿真技術元年,隨著全世界虛擬仿真技術硬件、軟件的不斷改善與提高,虛擬仿真技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虛擬現實(VR)技術應用于安全管理教學進入了探索、研究、應用階段。
安全管理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理論授課、案例分析、實訓。
企業安全管理知識、規章制度、標準作業等可以通過教師講解很容易被學生所掌握和接納,但是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因為學生對安全事故的剖析與講解僅僅處于聽故事、看錄像、被“恐嚇”過程,學生對安全事故的發生及真因沒有感性認知,學生沒有身臨其境,僅僅在視覺、聽覺上有所收獲,短時間觸動較大認知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但瞬間就被遺忘,無法真正理解、消化、吸收安全事故分析的經驗教訓,教學效果不理想。
虛擬仿真(VR)技術具有“感知性”、“沉浸感”、“交互性”、“構想性”。模擬是虛擬仿真(VR)技術重要功能之一,利用虛擬仿真(VR)技術,可模擬企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可以將安全事故發生過程情景“再現”。通過穿戴技術(手套、頭盔、目鏡、音響等),即時將作用力、聲音反饋在學生身體感官之上,即時將情景、畫面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將會被置身于“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中,安全事故將“發生”在學生“身邊”,使學生在分析安全事故時身臨其境,這樣的教學方法、工具對學生的觸動性將大大提高,這將會增大學生感官刺激性,使學生對安全事故發生的過程記憶深刻。
虛擬仿真(VR)技術可以真實模擬企業組織生產全過程,包括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流程等;可以模擬企業生產環境,例如廠房、車間、班組、設備、道路、綠化等;可以將“真實”的企業生產情景再現學生面前,包括生產加工技能展示、標準作業執行、設備設施的聯動、設備維護點檢過程等;可以將不可再現或難以復原的各類事故發生過程“再現”在學生面前。
學校建立虛擬現實(VR)教室(安全實訓基地)能夠有效解決安全管理教學的困境,探索虛擬仿真技術輔助教學,改變傳統教學的只能聽、只能看的被動格局,實現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興趣教學全過程,針對性地解決教學“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實習、實踐環節不夠”的現狀。
虛擬仿真技術應用于教學將會充實學生的職業“經驗、經歷”,這些“經驗、經歷”終將成為學生的閱歷,將會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職業人。
虛擬現實(VR)教室(安全實訓基地)能夠有效提升學校安全管理教學效果,幫助專家、教師開發課程,提高學校安全管理課程實訓水平,有利于高職院校教學,有利于企業、社會的相關培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