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磊
摘要:我軍在中國共產黨絕對領導下,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歲月和保衛、建設祖國的英勇奮斗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同時也形成了獨具優勢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是無產階級先進思想與人民軍隊斗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能否保持我軍優良傳統,關鍵就在于能否把我軍優良傳統教育抓實抓好,促進官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動強軍實踐。
關鍵詞: 基層部隊 優良傳統 傳統教育
1 基層部隊開展優良傳統教育現狀
目前,基層部隊在優良傳統教育方面總體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也有些存在不夠重視傾向,通常表現為教育內容不系統,缺乏對全局的把握,不注重創新忽略以人為本,方法簡單教育空間局限,開展形式單一,多為枯燥的說講,紅色傳統氛圍營造參差不齊等。我軍優良傳統教育很難入心入腦,一些好的優良傳統未能得到很好的發揚。
1.1 內容不系統,缺乏對全局的把握
我軍已有90多年的歷史,優良傳統的內容十分豐富。但現實情況是,在教育的安排統籌中缺乏對我軍豐富的優良傳統全局系統的把握,不注重全局與局部的辯證關系,缺乏對我軍傳統的整體印象和完整的認識,如開展團史、連史教育應放在我軍優良傳統教育中統籌,而不是單獨組織。優良傳統教育存在著不系統的問題,基層官兵對優良傳統教育缺乏整體的認知,容易對優良傳統教育產生疲于應付心里,傳統教育往往成了走過場。
1.2 不注重創新,忽略以人為本
當前優良傳統教育仍然存在“照搬”的現象,原封不動的搬用過去傳統,在教育中說過時的話,講過時的事,張口戰爭年代如何,閉口過去怎樣,而不注重挖掘優良傳統中新的時代內涵。容易誘導教育對象認為優良傳統教育是過去的事,是一種特定階段的精神,從而產生與己無關的錯覺。優良傳統教育的創新多是停留在教育手段的創新,而沒有很好的把優良傳統的精神實質與當前的形式任務相結合起來。
1.3 方法簡單,教育空間局限
優良傳統的作用主要是靠影響,是依靠我軍深厚的歷史沉淀所產生的影響力,所以它主要是靠潛移默化的感染,既不能強制接受也不能取代現實。但現實是我們仍然存在教育觀念滯后,方法手段簡單,認識局限的問題。往往認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就在軍營內,仍然拘泥于教案課件的教育方法。在優良傳統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育主體不能把優良傳統教育講新、講實、講活的問題還很普遍,在教育中不能講清、講透優良傳統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不能把優良傳統結合基層現狀形象化、具體化。使優良傳統教育懸在空中、落不到實處,理論和現實兩張皮。具體來說,不善于將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教育與部隊訓練和日常工作相結合,向執行任務中滲透,更沒有將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穿插入點名、新兵入伍軍人宣誓、晉職晉銜等多種時機。
1.4 氛圍營造 ,參差不齊
基層傳統氛圍營造多是注重硬件的建設,而不注重軍營內部環境的熏陶。對本單位優良傳統的小環境塑造還不夠,不能形成那種抬頭受教育、入門受感染、人人講傳統的氛圍。基層連隊建有榮譽室,榮譽墻,先進連隊的傳統氛圍營造好于其他連隊。旅團史館硬件建設較為完備,但缺乏專職的旅史干事,多為宣傳干事兼職,一定程度影響了旅史館的管理使用。連隊榮譽室利用率不高,很多戰士當兵兩年,很少去連隊榮譽室。基層營連開展優良傳統教育更是沒有充分利用好榮譽室、旅團史館等資源。營區優良傳統氛圍勢必會受到影響,在新的營區如何營造好優良傳統的氛圍,傳承優良傳統,是個必須面對的問題。
2 提高優良傳統教育質量的幾點建議
當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步伐加快邁進,很多基層部隊轉隸換防,如何在改革中將我軍優良傳統教育繼承發揚好,如何正確認識我軍優良傳統,如何開展好優良傳統教育,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注重開展傳統教育的系統性
我軍優良傳統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具有完整的體系,只有通過系統的教育,才能使優良傳統在官兵頭腦中產生整體印象,形成完整認識。尤其是新兵入伍,應該按照優良傳統教育的教育內容,一課一課進行講授、學習和討論。為了加強記憶,適當的提倡背記一些東西,這也是值得提倡的。應該對我軍優良傳統的基本內容進行科學的審視和梳理,從實際效果出發,根據不同內容和客觀條件靈活運用,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創新。
2.2 注重把握傳統教育的滲透性
當今是改革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我軍的優良傳統也同樣需要改革創新。要挖掘優良傳統的新內涵使之具有時代氣息,與時代同步,要使之貼近實際,走進生活。要創新將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教育內容滲透到日常的各種活動中,減少官兵對教育的逆反心理,使官兵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多用聊天與告誡的方式來組織、鋪陳和述說,以此增強說服的親和力,多一些隱性的教育,少一些顯性的教育,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2.2 注重社會化環境的熏陶
開展我軍優良傳統教育不僅要善于借助入伍宣誓、升降國旗等各種儀式,而且還要將我軍的優良傳統靈活的融入到平時的訓練、廣播電視、網絡教育中潛移默化的進行,不斷強化和鞏固官兵對優良傳統的價值認同。通過輿論宣傳、社會文化引領,社會風氣熏陶等多種手段,充分發揮培育效能,使其真正滲透到官兵內心世界。現代官兵對網絡電視等大眾傳媒有較高的依賴性,我們要善于借助東風,廣泛利用社會資源,整合網絡力量、媒體力量提升教育效果。創新方法手段,通過盤活軍地資源、打造文化精品、發揮網絡優勢等方式,陶冶情操,激勵精神,使優良傳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
2.4 加強營區傳統氛圍的營造
重視軍營內部環境的熏陶教育,我們應該立足自身,積極創造和優化軍營內紅色優良傳統的小環境,形成時時處處能使官兵耳濡目染體現優良傳統的環境和氛圍,激勵和感奮官兵自覺學傳統、用傳統。通過抬頭受教育、入門受感染的氛圍,激發官兵的青春朝氣、英雄虎氣和頑強士氣。教育官兵了解自己部隊的光榮歷史、革命故事、戰斗英模,引導官兵珍惜榮譽當好傳人,幫助官兵在我黨我軍優良傳統中汲取精神營養、明晰是非界限。
中國革命的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學習多重溫,心中會增添許多正能量。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實踐,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只有對我黨我軍昨天的奮斗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現實工作,承擔起明天新的使命。善于運用黨的歷史,就要堅持不懈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論新形勢下繼承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J]. 徐志雄,鄭義學,侯敬智. 軍隊政工理論研究. 200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