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炳軍
【內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強與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主要途徑,深入探析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在藝術性、時代性、數字性等方面進行增強,有針對性的提升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認為是各種形式的“政治課”;是枯燥,純粹的“灌輸”;是被錯誤認為只有我們國家有,而且最重視的一項教育。其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具有實效性的教育課程,它是通過一定課程的有計劃性設定,通過對高校學生政治理論素養的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的培養,讓他們從個人思想意識中形成正確的思維觀點,用正能量性的立場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就當今外部環境而言,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國內與國際在思想領域中對于政治信仰、價值觀以及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界定與認識,同時還存在著虛無主義的錯誤觀念,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開放程度不斷擴大,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的多樣,獲取的內容更加海量、更加碎片化,這些都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戰。再從高校學生自身內部環境來看,他們從小受到更多方式的教育,有些甚至超越了以往傳統性的思想意識,同時他們還比較重視自我展現,內心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控制,對于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會產生反感和抵觸性情緒,這也需要通過創新教育方式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實效因素
人生規劃必須是一個具體化、清晰化的目標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在專業課之外的一門重要的塑造個人思想意識形態的課程,要把高校的學生培養成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完善的個體。因此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實效因素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因素要體現人性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質的目的是通過鮮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學生從思想中形成一套完整和科學的思考生活、創新生活的思維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有時被認為枯燥無味,主要在于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的過于原則化;教育時只重視將政治原理應試的講授給高校學生,沒有相對應的轉化為實際能力的解讀,不利于學生實際操作;學生在就學期間會面對到學業壓力、情感壓力、社會交往等諸多問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稍得滯后,與高校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有著較大的距離,易使學生產生無用感的錯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關注社會實際,在充分調查研究的情況下,凝練過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精華部分,同時補充具有現今特色的道德素養、人文素養教育內容,貼近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實際,并創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語言來吸引學生,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另外,還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來解決學生最關心、最現實、最實際的問題,讓他們感覺到實效性,進而以個性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鞏固和穩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實效。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因素要體現社會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到“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始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從總書記的講話中可以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的社會性實效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這種社會性不是要讓高校學生變成圓滑性的社會人,而是從為國家與社會的建設提供足夠強大的精神角度,來引導學生將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與社會事業、國家發展的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在教育過程中從發掘學生個人價值的角度入手,結合高校學生專業培養目標,提升學生的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和社會公民意識,并保障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要求,這樣才可以使他們從思想上有較大提升,并為社會的發展進步貢獻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實效性
1、教育內容的時代性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對于當下的熱點話題和熱點事件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課要不斷更新內容,以當下熱點作為抓手,將有教育意義、探討意義的具有時代感的內容充實到日常教育內容之中,運用當下最新的理論成果,幫助學生們通過正確的觀點來對事件進行針對性分析,并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有更多當下相關的事實來印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在國際化發展背景下,要注重培養學生從全局角度、以長遠眼光看問題的思維方法,高校要結合最新的世界格局,社會環境的時代特性,開展形勢政策相關教育,跟進關注時事政治與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教育學生用辯證性的思維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覺站在國家意識的立場上,從多個角度想事情、看問題,提高思想政治意識。
2、教育方法的綜合性
社會發展的時代性、高校學生成長環境的變化、個體思維的多樣化、面臨問題的復雜化,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單獨一種或者兩種方法是不可行的,效果性也是不強的。在傳統教育中,教育者擁有絕對的權威性,對于教育的內容學生要全盤接受,隨著整體環境的變化,這種傳統性的教育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今的教育環境。我們要在保有傳統教化、修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對話交流、體驗式教學等教育方法,形成立體化的教學形式來把生硬的思想教育變得活潑起來。同時,我們還要吸收國外先進的思想教育理念來豐富我們的教育形式。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的是隱性教育,不是通過讓受教育者記住各種口號式的思想來完成教育過程,而是通過營造學校德育環境,從學習態度、生活秩序等諸多方面用無形的力量滲透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更利于學生接受。同時,不僅在學校內,在家庭、社區等諸多領域內形成整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相較當前我們所處的“學校講得高尚,家長行得三俗”的不平衡局面,更利于學生們形成完整、有效的思想政治意識。因此,高校要構建具有實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時要具有綜合完整性,提升現實效果。
3、教育載體的藝術性endprint
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藝術都是啟發與引領人們去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凈化人們的心靈,提升人們的品味,煥發人們的真情,從此意義上來說二者具有一致性的目標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用冷冰冰的詞句、生硬的道理來說教,具有美感與藝術性的思想政治材料,更能影響到受教育者的內心之中。比如當前熱播的央視欄目《朗讀者》,通過一個主題詞,引出朗讀者真實的故事;又通過一段發自內心的作品誦讀,來向社會大眾傳播人性的善、情感的真、思想的純。這是一種巧妙的結合,在讓人欣賞的過程中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再比如,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一首童聲詮釋的謎語歌來完整的表現出來時,并沒有讓人覺得突兀,而是將實效性、趣味性與藝術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人們得到了生動形象并具有感染力的思想教育。由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要像創作藝術作品一樣將理論美化,并賦予具有高校學生特點的語言符號來展現,這樣才能更具有實效性。
4、教育分析的數字性
大數據時代的降臨,使得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有了飛躍式的變化。經過大數據分析的信息的更具有依據性,也使得信息的傳播與接收更具有實效性。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結合大數據快速運算所產生的眾多信息,讓高校學生可以多種渠道獲得幾何裂變式的海量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注重建立大數據分析的綜合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要廣泛接受和借鑒大數據時代下社會新思潮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結合,持續不斷地將新內容引入到教育課程之中,讓學生始終保持著新鮮感。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從意識上樹立積極健康的主流價值觀,對影響社會穩定、環境和諧的不良思潮自覺進行抵制。高校要發掘自身內部的技術優勢,同時與社會資源有效合作,實現對接,建立與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相關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將與高校整體思想政治教育相關信息和具有社會屬性的大數據聯系使用,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有動態性與實效性的數據分析信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活力、感召力和影響力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提升其實效性,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要通過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體系,使得學生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為培養有思想、有道德、有情操的有用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魯顯玉.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審美教育[J].學術探索,2012(12):54.
[2]李凈 , 謝霄男.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時”的蘊涵探析 [J]. 思想教育研究 ,2014(9):101-105
[3]胡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策略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