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t=-0.387,p>0.05),但此兩組大學生在性認識因素、性價值觀、性控制力和自身適應"/>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劉志偉+李燕
【摘要】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實證研究,探討了大學生性態度與性心理健康的相關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性保守組與性開放組在性行為方式及同性戀傾向等因子上的得分無統計學差異(t=0.326, p>0.05; t= -0.387,p>0.05),但此兩組大學生在性認識因素、性價值觀、性控制力和自身適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說明持不同性態度的大學生在性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由此應注意對不同性態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性態度;性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性心理是人類心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人腦對性信息刺激的主管能動反映。性信息主要指性征、性欲和性行為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既包括自身具有的,也包括客觀外界發出的,既可以源自于異性,也可以源于同性1。性心理大致包括性情感、性意識、性知識、性經驗、性觀念等2。
大學生生理已經成熟,思維活躍但心理還處于不成熟向成熟的發展階段,在性心理方面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本能性和朦朧性并存,性意識從懵懂到逐漸走向成熟,低年級大學生的性心理通常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主要還是生理發育成熟帶來的本能作用,情不自禁的對異性發生興趣、好感和愛慕;二是性意識的強烈性與表現形式的隱蔽性和文飾性,大學生十分重視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形象,注重來自異性的評價,但表現上卻可能顯得拘謹和羞澀;三是放縱性和壓抑性并存,既渴求性的釋放,又受到社會和道德要求的約束,自控和自制能力有限,性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動蕩不安,從而產生心理的矛盾沖突;四是男女性心理的差異性,男女大學生從性別的悅納程度到性情感的內心體驗都有明顯的區別3。
一、性心理健康及其與思政教育的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性心理健康是個體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能夠積極掌握科學的性知識,并用于解答字節的性困惑;愉快地接納自己的性別;能夠恰當表達性欲望,并使之符合社會規范;具有較強的性交往能力;由性適應促進自身性人格的完善,獲得美滿的情愛與性愛。
根據性心理健康的內涵,我國大學生性心理健康必須符合以下標準:一是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愉快地接納自己的性別;二是具有正常的性欲望,且性欲望的對象是指向成熟的異性而不是同性或者物品;三是性心理特點和性行為符合相應的心理發展年齡特征;四是具有較強的性適應能力,能夠正確地釋放、控制、調節性沖動;五是能和異性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六是性行為符合社會文明規范,自覺抵制腐朽沒落的性文化的侵蝕4。由此可見,大學生性心理健關系到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高校的和諧,是高校育人功能的重要落腳點。
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系。首先,兩者的目的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要求“以大學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其中的健康素質天然包括了心理健康素質中的性心理健康。其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內容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性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涉及的社會性行為規范、道德價值觀等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密切相關,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對大學生科學世界觀、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以及法律等社會規范教育的具體化。最后,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導向和行為管理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大學生的性人格健康發展為目標,提供科學的性知識,宣揚社會主流的性價值觀,開展與性有關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選擇討論,提高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大學生的性思想和性觀念進行引導,對大學生與性有關的性行為進行管理5。
二、性態度與性心理健康相關關系的實證研究
目前,有很多研究探討了影響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的相關因素。本研究以性態度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分析,探討形態對與性心理健康的相關關系。
研究隨機抽取306名在校大學生作為對象,采用性態度量表(SOS,Sexual Optional Scale)6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7作為研究工具。其中,性態度問卷包含性開放、性行為方式及同性戀傾向三個因子,研究中按照大學生在性開放因子上的得分分成低分組(性保守組)和高分組(性開放組),兩組在性行為方式及同性戀傾向等因子上的得分無統計學差異(t=0.326,p>0.05;t=-0.387,p>0.05)。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包括性認識、性價值觀及性適應等三個因素,其中性認識包括生理知識和性知識兩個因子,前者是指生理結構、生理功能等知識以及青春期生理衛生等知識,后者是指有關性病、性騷擾、避孕、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識;性價值觀包括性觀點和性態度兩個因子,性觀點是指有關性問題的各種看法,性態度是有關性問題的態度傾向;性適應包括自身適應、社會適應和性控制力等三個因子,自身適應是自身性別認同以及對自己生理變化的適應,社會適應是對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適應,性控制力是對性活動、性行為的調節和控制。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性態度問卷上表現為低分組(性保守組)和高分組(性開放組)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上的多個因子得分存在統計學差異,且差異顯著。在性認識因素上,無論是生理知識還是性知識,低分組的生理知識和性知識顯著低于高分組(t=-3.313,p<0.001;t=-3.687,p<0.0001),即性保守組在生理結構、生理功能等知識以及青春期生理衛生等知識,以及有關性病、性騷擾、避孕、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識的儲備量要遠遠少于性開放組;在性價值觀方面,在性觀點和性態度上表現的差異也都是顯著的,但方向相反(t=-4.583,p<0.0001;t=5.841, p< 0.0001),這說明性開放組對性問題的各種看法要比性保守組更加大膽和開放,而性保守組在性問題上持更加保守和謹慎的態度;在性適應因素方面,低分組和高分組在社會適應方面沒有差異(t=1.307,p>0.05),但在性控制力和自身適應方面差異顯著(t=4.567,p<0.0001;t=-2.99,p<0.01),這表明性保守組在性行為、性活動的調節和控制方面要優于性開放組,但在自身性別認同及對自己生理變化的適應方面要差于性開放組。endprint
以上結果表明性態度是影響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于性保守者,性開放者在生理知識和性知識的儲備方面要更勝一籌,這是因為性開放者對性持開放的態度,他們坦然接受性并主動吸收性的知識;性開放者雖然對性問題的各種看法要比性保守者更加大膽和開放,但是在性行為和性活動的控制方面相對于性保守者存在不足;也正是由于性保守者在生理知識和性知識方面的儲備不足,所以他們在自身的性別認同以及對自己生理變化的適應方面要差于性開放者。
三、研究結果的思政教育啟示
(一)加強思政教育對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指導
大學生性心理健康狀況參差不齊,受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起伏大影響面也大,脫離思想政治方向的性心理健康教育顯然是不符合我國高校實際和我國國情的。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部分內容是歸屬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推動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得到支持。這種支持主要體現在師資、設施以及機制體制等三個方面:首先要加強師資建設以適應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環節的不同需要;其次是要加強對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設施支持,保障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和開展;最后是要建立完善的機制體制促進大學生性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性心理障礙的咨詢與治療等方面的工作,促使各部門協調配合,分工協作。
思想政治教育還應對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理念的指導,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角度規范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廣大師生只有認識到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大師生才能理解和支持并營造積極良好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使之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積極開展差異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結果發現性態度不同的大學生其性心理健康狀況及特點各有不同,性保守者在性認識方面存在缺乏,以致于他們在自身的性別認同以及對自己生理變化的適應方面要差于性開放者,因此,對于性保守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應主要開展科學性知識的教授方面,讓他們在思想上放下包袱,正確的認識和看待性,積極學習科學性知識;而性保守者雖然在性認識方面表現良好,但在對性問題的各種看法方面更加大膽和開放,在性行為和性活動的控制方面也顯得不足,因此對于性開放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加強性法律、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讓他們在思想上能夠控制性行為及性活動的沖動,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需要說明的是,對性保守者和性開放者的劃分是相對的,無論是對性保守者還是對性開放者都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性價值觀的教育,把大學生的性觀念引導到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中來,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社會實踐、課外運動等,把大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為自我成長和學校發展上來,使其性心理在自我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建設和升華。
參考文獻:
1.胡珍,王進鑫.大學生性健康教程【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8(140)
2.黃希庭.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51)
3.張國成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8(164-166)
4.嚴明,董珊.大學生性健康教程【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176-177)
5.楊繼宏.思想政治教育域下的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
6.段梅玲.大學生內隱-外顯性態度的測量與關系.江西師大碩士論文.2010
7.駱一.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問卷的初步編制.西南師大碩士論文.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