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喜+彭章隆
摘要:一個國家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來保障。非典、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暴發不是偶然的,是對政府和社會長期以來弱視公共衛生建設的懲罰,它告誡政府和社會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尤其是加強公共衛生法制建設的迫切性和緊急性。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制建設;管理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含義
根據我國頒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簡稱《條例》)的規定,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因臺風、旱災、冰雪、沙塵暴、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如近年來流腦疫苗恐慌、SARS、禽流感、蘇丹紅事件、哈爾濱水污染問題等等。這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發性或意外性、群體性和危害性等特征。其發生,不僅是公共衛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領域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和不斷探索。
二、法制管理的原則
1合法性的原則
在制度建設中,必須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法管理的必要性認定納人到合法性的考慮中去,全面平衡采取措施,它是一切行政行為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所謂的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的存在和形式都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2合理的原則
合理性原則是依法行政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它主要是基于行政的自由裁量權而言的,其基本要求是行政行為在合法的前提下,必須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必須客觀、適度、合乎理性、恰到好處。其核心是政府在啟動應急管理機制的時候,必須針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為了避免不必要實施應急管理,對應急管理的啟動、范圍、時限等都有明確界定。合理性原則是為了防止政府濫用應急權力,破壞法律秩序的基本要求,是法制管理的標志之一。
3監份制約的原則
現代的法制社會非常強調權利的監怪與制約,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管理,實際上是一種公共權利,況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管理是一種超前管理,其目標在于不僅僅防止危機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危機形成之后千方百計地遏制,消除其暴發誘因,將其控制、消除在萌芽狀態。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管理進行監怪制約,提供明確的法律保障。
4時效性原則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發性,不可預側性,防患于未然是一條基本原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必須強調時效性,了解詳情,果斷決策,控制影響,爭取主動;同時,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管理往往會限制公民的權利,使其承擔更多義務,所以,從保障公民權利的角度,從權力與義務平衡的角度,對應急管理的期限都要作明確的規定。有效地制止政府采取應急管理措施的便利和濫用職權,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制建設管理
1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律體系,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法律保障
完備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效率。一是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補充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律領域的空白,制定專門法規,明確公共衛生的內涵、政府職責和相應法律責任。讓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有法可依。二是要進一步修訂完善有關法規、政策和標準。如進一步修訂完善《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衛生應急工作規范》等,明確各種應對處置程序,在全國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衛生應急工作網絡預案體系。地方各級結合實際情況和醫學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形勢,補充相關內容,增強可操作性,樹立法律權威。三是加快制定完善社會捐贈稅收優惠、社會力量動員補償、救援人員保障撫恤等方面政策,以進一步推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深入開展。
2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依法治疫意識
只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人們學法、守法、愛法、用法的自覺性,依法治疫才有堅實的基礎。因此,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一定要高度重視公共衛生法制建設。廣泛利用大眾傳媒,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宣傳已有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條例和辦法等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具體規定和法律責任,并同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公共衛生事業的部署和政策措施結合起來,同宣傳普及科學預防疫病知識結合起來,培養公眾的公共衛生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共同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健康開展。
3建立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機制,提高應急能力
一方面遵循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分部門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群防群控等原則,建立統一、高效、權威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指揮系統。建立健全各級衛生應急工作管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充分發揮各應急指揮機構的作用,切實加強各部門工作的銜接。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辦法和預案,擴大應急預案的覆蓋面,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做好各級各類預案之間的銜接。加強預案的專項演練、綜合演練和動態管理,及時做好預案的修訂和完善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疫情監測、預警和報告網絡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公共衛生信息體系,重點做好網絡向下延伸和醫療結構縱橫貫通的工作。加強各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4以人為本,建立公共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
努力提高公共衛生執法人員綜合素質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完善公共衛生法制建設最重要、根本、核心的是人才問題。國家必須站在戰略高度,建立完善的衛生執法人才培養體系。重視高等學校培養規模宏大、專業對口、綜合素質好的人才大軍;運用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等手段,加強對現有衛生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提高專業技術隊伍的整體水平;及時補充急需的公共衛生執法人才,但必須嚴格執行人才的準入標準,保證隊伍的素質;必須制定規范、合理的獎懲制度,實現人才的優勝劣汰;必須增加經費投入,保證衛生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公共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S]. 2003.5.
[2]王重建,向浩,柳東如,等. 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制建設的思考[J]. 醫學與社會,2007,2.endprint